它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自然的恩賜,是先人的智慧;他目如炬,行如風,站如松,坐如鐘,是黑陶的護法,是堅韌的使者。它是為世人驚歎的黑陶藝術,他是張國慶,被授予“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和“山東省民間手工藝製作大師”稱號的龍山黑陶藝人。
最初的天然偶成,與藝術無邊,只關乎生活
剛剛走進張國慶老師的城子崖黑陶研究所時,置身在一排排鬲、爐、瓶、鬶中,仿佛時空倒轉,凝重舒適,寧靜致遠,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一一掠過眼前。黑陶,是陶胎較薄,胎骨緊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其誕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距今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是陶器中的極品。在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中均有發現,因其經年的歷史和獨特的色澤而蒙上神秘面紗。
1928年,我國著名考古學者吳金鼎,在山東省章丘縣(現章丘市)龍山鎮的考古發掘中,首次發現了這一史前遺存,故被命名為“龍山文化”。 因以黑色陶器為主要特徵,又稱為“黑陶文化”。龍山文化的黑陶以“黑、薄、光、紐”著稱,可分為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其中以細泥薄壁黑陶的製作水準最高,胎壁厚僅0.5-1毫米左右,表面烏黑發亮,被稱為“蛋殼黑陶”。
失傳四千多年的先進陶藝技術,幸而經幾代學者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於1989年將其製作工藝完全破譯,使黑陶這一遠古的藝術獲得輝煌的新生。輾轉發展,黑陶的製作愈加細膩考究,形意豐富。它魅力超群,滲透著濃郁的東方文化氣息,像許多民族文化瑰寶一樣,黑陶也逐漸由生活物品延展到藝術層面,進而歸結為一種文化。歷經歲月打磨,這一“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成為黃河流域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看得見的是古樸典雅,看不見的是熏煙
滲碳城子崖黑陶研究所裡,我們認真聽著張國慶老師的指導,淨手、和泥、開動轉輪……沉浸在古樸的制陶氛圍裡,一招一式都充滿了對黑陶藝術的虔誠追尋。那一刻,我們仿佛在跟隨吳金鼎先生的腳步,潛心挖掘那些被歷史封存的藝術品。選土、曬土、浸泡過濾、沉澱縮水、制泥、制坯、晾坯、修坯、壓光、刻花、幹坯、燒制、出窯雕刻……
張國慶的黑陶製品都是來源於龍山當地的土,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自豪的說:“我們這裡的黑陶有著龍山小米的香氣。你看我們的土地,上面的耕作土種的是龍山小米,下面的生土就是我們龍山的陶土。”的確,龍山陶土受自然恩賜,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含油性、無雜質、韌性強、硬度高、密度高,因而用龍山陶土做出的黑陶堅韌、油亮、細膩、沒有雜質。
用力揉泥塊,將其喚醒、重塑,繼而上轉輪、找重心、拉坯,每一環節都沒有可以參照的教條,都必須依靠實實在在的經驗去拿捏。稍有不慎,剛找好的重心偏了,剛拉起來的坯塌陷了……切實體會了“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含義。只有試過才知道,古樸典雅的黑陶藝術品背後原來需要歷經如此多複雜的環節。從一團泥巴到成品,絕不是簡單的程式化公式運轉,而是需要心與泥土的深度溝通。
土生土長的心阿,在一方水土的孕育中,早已是定了性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我們都聽過“不到東北不知道膽有多小,不到廣東不知道錢有多少”。在人們的印象中,不同地區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而這一性格的同一性則是在漫長的潛移默化中形成的。黃河流域孕育出的龍山文化具有典型的黃土文化特徵:憨厚樸實,踏實勤勉。龍山文化下生長的人們大都實實在在為人,踏踏實實做事,張國慶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他從事黑陶製作已有25載春秋,其黑陶製作技藝高超,尤其善於手工拉坯、刻花和製作蛋殼陶杯。他的作品造型典雅、古樸大方、藝術精湛,多次在省(市)級以上展覽中獲獎。不過,雖然他身獲多項榮譽,懷有高超技藝,但是這位“大師”為人和善謙遜、寡言謹行。陶,是無言的歷史、文化的訴說。張國慶的作品也一如他的為人,質樸而醇厚,卻是用心燒制而成。
大地負載萬物,饋贈龍山陶土,物華天寶;大師秉承傳統,潛心黑陶技藝,人傑地靈。黑陶養成,恰如人之成人。陶器在坯胎階段,如有瑕疵,可打碎重做。一旦進爐之後,整個燒制過程便不可逆轉。燒制完成,器物也就永遠定型了。人也如此。少年時期具有可塑性,不怕犯錯誤,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而人到中年,思維方式、心理性格等都基本定格,無論好壞,基本很難會出現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