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不久的裡約奧運會上,中國品牌大量出現在新聞裡,匹克贊助了 12 國代表團出場服的新聞也受到關注。這個國產運動品牌的露出,多少讓情緒高漲的中國線民們又小小興奮了一把。事實上,從 2008 的奧運會開始,匹克就已經開始贊助奧運會了。
其實匹克的國際化行銷道路早就開始了。2006 年,匹克簽約 NBA 球星巴蒂爾,推出了明星款球鞋。他們還通過贊助斯坦科維奇洲際籃球冠軍杯、NBA 等國際化賽事,增強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提升品質、進軍國際自然離不開原創設計,2008 年,匹克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設計研發中心。設計癖帶著對傳統製造業的好奇,拜訪了匹克北京設計中心,看看這個中國老牌的設計中心長什麼樣子。
匹克北京設計研發中心大廈
「國產製造業品牌」也有設計中心
匹克北京設計研發中心坐落在大興亦莊北工大軟體園,是匹克目前最大、設計職能最全面的設計中心。2010 年,匹克買下了整棟大樓,將 40 多位設計師安放于此,進行研發與設計。這幢樓共有 7 層,設計師主要集中在 4 樓、5 樓、6 樓,有明星球鞋設計師、當季銷售需求設計師、服裝設計師。目前,匹克準備將 3 樓做改造成設計師實驗室,進行新材料與技術的研究。
開放的辦公空間
設計師桌面,你懂的
1 樓是明星款球鞋陳列室、3D 列印和競品拆解室,2 樓是會議室和品牌管理中心,負 1 層則是小廚房和籃球場、乒乓球場。
1 樓陳列的球鞋
設計師用來列印模型的工業 3D 印表機
拆解競品運動鞋的機器
負 1 層的廚房
露天籃球館
據匹克北京設計研發中心總監崔亞光介紹到,在北京建立設計中心,主要是為了對前沿的市場進行判斷和把握,而一線城市與籃球、潮流、時尚的關係也更加緊密,能夠更好地進行創新與創意設計。而技術實現、生產,則在福建泉州、江西等地。
「製造業品牌」在設計什麼
與北京體育大學合作開發的梯度科技是匹克的核心科技之一。所謂梯度科技,就是在腳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程度的吸震、助彈加速效果。
人在運動的時候,腳的不同部位需要的吸震和助彈力度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腳跟部分需要的吸震力度大,減少落地時的反作用力對膝蓋進行的傷害。而前腳掌則需要更多的反彈,更好地發力並進行運動。
「一般的運動鞋,中底是一整塊有彈性的材料,而我們則是在腳掌和腳跟再各加上兩層,這兩層材料的吸震和反彈程度是不同的。比如在腳跟,落地時受力最大的部分我們用的是吸震性最強的材料,其他的部分就是次強的」,崔亞光解釋道,「在需要反彈力的前腳掌,我們則是按照相同的規律填充兩層程度不同的助彈材料」。
匹克也會設計不同吸震和助彈的鞋底樣式,去應對不同運動的受力特點和需要發力的部位,從而幫助運動者取得更好的運動效果,進行更好的保護。
梯度科技說明圖
設計師在研究梯度科技
梯度科技是用來比肩 NIKE Air 系列的氣墊緩震科技的,據崔亞光介紹,每個品牌的球鞋都有這樣一下核心科技,比如艾斯克斯的矽膠技術,安踏的果凍膠技術。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三級緩震等一系列核心技術。
匹克的這些核心科技是由 7 人的運動科技創新部進行開發和設計,而剩下的設計師則進行具體球鞋的設計,根據匹克的核心科技設計每款球鞋的鞋底花紋、局部的支撐和保護、鞋面的設計。
而明星款球鞋現在應該可以算是匹克的常規設計了。在和球員托尼·派克合作的派克三代球鞋中,考慮到身為後衛的派克需要經常有變向的動作,鞋底的人字形紋路一直延伸至鞋幫下部,保證派克在變向和側滑時的抓地性。而針對一些體重較重的力量型選手,匹克運用更多的支撐和減震對球員的腳部進行保護。
設計是為了更好的製造
不出意料地,耐克年初發行的那款頗具噱頭的 LunarEpic Flyknit(月球史詩)跑鞋也出現在匹克的競品分析室裡。這款研發了 18 個月、運用鐳射技術切割鞋底、Flyknit 飛織技術織成鞋面、讓耐克花了不小力氣來包裝的跑鞋,在崔亞光這個製造業人眼裡,可不止「像在鋪滿松針的路面上奔跑」的宣傳標語這麼簡單。
崔亞光認為這是美國用技術在向傳統製造業發起挑戰。「Flyknit 的主體就是『織』,一次成型,一個人看幾排機器,而傳統的鞋面要 40 道工序」,崔亞光向設計癖解釋道。如果大面積應用,對勞動力的使用將大大降低,這意味著中國製造業大量的低成本勞動力將不再是一個優勢。
NIKE LunarEpic Flyknit 跑鞋
「在製造方面,他們的工廠也在廣東也在福建,恨不得和我們的工廠沒隔多遠」,崔亞光告訴設計癖。而研發和品牌價值的差別,卻使得兩個品牌的附加價值存在差距。也是基於這個原因,整個 3 樓才會被調整成一個進行新材料和新工藝的實驗室。
在 2013 年,匹克開始用 3D 列印製作模具。設計師建立模型之後直接列印出來看到效果並利用電腦進行修改,免去了與工廠協調進行模具生產、製作、修改的環節。
但是不斷發展的 3D 列印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讓匹克感到備受威脅。崔亞光認為 3D 列印的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應用到大批量的工業生產上,而利用統一模具進行生產的傳統製造業將被極大改變。「到時候整個模具產業都會收到巨大的衝擊」,他告訴設計癖。
感受到威脅的匹克已經開始在 3D 列印上進行研究,在匹克的設計中心,崔亞光像設計癖展示了匹克正在研發的一些新型結構,但他遺憾地表示,受限於現有模具的原因,這些結構並不能實行並投入生產。但是他希望,3D 列印的生產一旦可以投入大批量生產,匹克可以抓住這個機會。
匹克設計總監崔亞光
不論如何,1989 年成立的匹克,能在不到 30 年的過程中,把一個小型加工廠做成一個簽約眾多球星、2015 年全年營業額 31.1 億元,境外銷售額 6.7 億元的品牌,匹克的成績還是讓人欣喜的。成立設計中心、引入 3D 列印模型、設立實驗室,匹克也在對時代做出回應。除了研發,匹克在宣傳上也在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但是,相較於 NIKE 對研發的投入、品牌本身的定位和塑造,國產品牌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製造業的發展走向,一直是世界焦點。不管是機器人代替人工生產,還是 3D 列印的逐漸普及,「第四次工業革命」似乎已經開始從講座課件走向生活。推動中國三十年高速發展的功臣製造業,是否能在這個風雲際會的時代中存活,還要看他們對新技術的把握與對品牌的塑造。
值得慶倖的是,他們自己深諳此理,總歸不用我們來操心。但是具體有什麼動作,怎樣應對這樣的時代,還要看他們走得多塊,改變多大。
圖片來源:匹克提供、設計癖拍攝、愛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