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ndroid Authority網站報導,所有最新款旗艦機型智慧手機都價格不菲,質疑目前智慧手機價格是否過高的用戶“絕非個例”。在一些情況下,旗艦機型智慧手機價格逼近1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885元)——取決於合約類型、存儲容量和其他配件,不到10年前,人們認為近700美元(約合人民幣4819元)就是很高的智慧手機價格了。
當然,目前市場上有更多的智慧手機廠商和產品型號,它們具有不同價位,提供不同特性。即使如此,也很難改變人們的感覺:大牌廠商出品的頂級產品型號——以穀歌Pixel為例,價格比以往更高了。擁有知名品牌的大牌廠商獲得了暴利?
下圖為過去5年三星Galaxy S系列旗艦機型的價格,表明其最低價格和平均價格呈穩定上漲趨勢。
當然,眾多運營商購買選項和地區性☆禁☆交易,意味著價格活動範圍非常大,部分合約機使用者2年內為旗艦機型支付的價格超過1000美元。有趣的是三星Galaxy S系列,最近記憶體選項不多,使得Galaxy S7 Edge和S8 Plus的最高價格低於128GB版Galaxy S6 Edge。即使如此,我們仍然能發現其最低價格上漲的趨勢,過去5年上漲了約100美元(約合人民幣689元)。
Android Authority表示,對過去5年更多旗艦機型智慧手機資料的分析,證實了價格上漲的整體趨勢。確切的本地價格有一定幅度變動,但平均價格資料顯示,旗艦機型價格由2012年的600美元(約合人民幣4131元)上漲至2017年初的約750美元(約合人民幣5163元)。
這相當於旗艦機型價格上漲了約25%——與特定價位有關,高於同期內美元約10%的通脹率。這意味著,即使扣除物價因素,旗艦機型智慧手機價格也高於5年前,但這是有原因的。
新硬體推動了價格上漲?
當然,2012年的智慧手機,與LG、三星和索尼等公司新發佈的手機幾乎沒有相同之處。不僅僅是硬體性能有大幅提升,目前智慧手機的做工和原材料成本也高於以往。
另外,目前的智慧手機集成有大量新特性,每種新特性要求更多硬體和更多開發資源。從指紋感測器到快速充電、更好的音訊元器件和其他新特性,手機集成的新技術遠多於以往。這還沒有考慮過去數年處理器、顯示幕或記憶體技術價格的上漲。
考察三星Galaxy S系列手機的原材料成本,會發現過去數代產品在穩定上漲。Galaxy S2原材料成本約為215美元(約合人民幣1480元),Galaxy S6 edge元器件成本估計約為284美元(約合人民幣1955元),增幅為32%。與Galaxy S2相比,普通版Galaxy S7成本上漲了19%。值得指出的是,這些資料不包括硬體和軟體發展者薪酬——也在不斷上漲。
Android Authority稱,考慮到上述所有因素,過去數年,智慧手機原材料成本、通貨膨脹和旗艦機型價格之間存在一定關聯。因此,雖然我們的旗艦智慧手機價格確實高於5年前,這並非是廠商獲得暴利的結果。鑒於過去數年手機市場激烈的競爭,我們可以知道手機價格上漲的原因不是廠商暴利。
中檔機的增長
本文一直關注的是價格最高的旗艦機型,但一個細分市場在不斷增長:以遠低於高檔機型的價格提供相當高端的規格。這類“超級中檔”手機並未全部採用最新技術,這使得它們更接近老一代手機,以遠低於700美元的價位,提供令人嘆服的體驗。
這類手機能感受到技術價格不斷下跌帶來的好處。由於製造工藝不斷改進和成品率的提高,非最先進處理器、顯示幕、記憶體和相機模組價格不斷下跌,催生了一個5年前還不存在的細分市場。在這層意義上,令人滿意的手機比以往更便宜了。
我們花冤枉錢了嗎?
雖然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人們都希望智慧手機價格更便宜,但是,採用最新技術總是有代價的,過去數年,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手機價格一直在上漲。目前的手機種類遠多於以往,部分高性能、集成有大量特性的手機,實際上價格(扣除物價因素)比數年前的旗艦機型要低。
旗艦機型智慧手機的價格,要高於同一家公司5年前推出的產品。但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更多的是集成在手機中的特性不斷增多,而非廠商漲價。我們必須考慮到,所有超級中檔手機、高端旗艦機型,需求略低於數年前,由於需求減少,價格可能會上漲,以對沖需求減少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