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節是影響水體溫度的重要因素,而水溫又是影響魚類攝食的重要因素。這種連鎖的反應會使魚類隨水溫的高低而使其機體的生理代謝產生變化。
魚類的攝食與生長是隨水溫上升而呈正相關。一般在12℃以上攝食生長,以18~23℃時的攝食量最大,生長也最快,水溫升至26℃以上,攝食量下降,28℃以上就進入“夏眠”。另外,水體呈味度的高低與時節有著直接的關係,魚類的嗅閾值和味閾值又會因水體呈味度的高低而變化。那麼,垂釣用餌與時節的關係就顯得惟妙惟肖了。
當然,選用魚餌的前提還是要首先確定其垂釣的水域和水體,然後再進行已確定範圍之內的調整:
*【漁紳士硬調碳素長節磯釣竿,配備熱硬度合金陶瓷導線環散熱性好,腰力十足,高強度高韌性,手感好,專攻大物。】
a、冰釣:冰釣是指當水體表面結冰封凍後,人們在冰面上掘出冰洞後再進行垂釣的一種垂釣方式。
因受地理位置的影響,冰釣形式一般只出現在我國的北方。冬季是太陽距地面的最遠時節,加上受冰面的阻斷,陽光照射水體的強度和深度均大幅減弱。由於缺少了陽光的照射,水中的大部分植物已不再產生光合作用。水溫也隨之下降的很快,冰面下的水溫最低可達到4℃度。
水在0℃~4℃之間,熱縮冷脹。水在4℃以上,熱脹冷縮。水在4℃時體積最小,因而4℃時水的密度最大,含氧量也最高。在低溫條件下,水體中的有機化合物的分解也變得十分緩慢,從而導致了水體呈味度的降低。因此,魚類在這一時節其嗅閾值可以達到最大,也就是說,在這一時節魚類的嗅覺靈敏度最高。
魚類的嗅覺靈敏度越高,垂釣時所選用的魚餌的呈味度就應該越低,這就是垂釣用餌的規則之一。所以,在冰釣時儘量不打窩或少打窩,釣餌也應該選用純天然或與天然等同的物質原料所製作的魚餌。冰釣常用的釣餌有紅蟲、蚯蚓等,但魚類在冬季並不是不吃素餌,有時用小米等糧食作物打下的窩子會被魚類一掃而光。
*【民間藝人優質碳素釣魚竿,竿身採用進口碳布,具有超乎想像的硬度,超輕,超硬的垂釣手竿,搏大魚遊刃有餘】
b、春秋釣:在春秋兩季垂釣,雖然氣溫和水溫很接近,但用餌仍有區別。春節的水溫由低轉高,水體呈味度也開始回升。魚類的嗅覺則開始進入由靈敏到遲鈍的漸變過程,但其嗅覺依然很靈敏。
所以,在春季垂釣仍需選用呈味度略低的餌料,以營養類原料含量高的魚餌為主。另外,以螞蚱、蟈蟈、蟋蟀等昆蟲為餌釣草魚,在這一時節其效果最佳。因為昆蟲的體液和血液一樣都在魚類的敏閾值範圍之內。
暮春初夏,雨水增多,氣溫上升較快且晝夜溫差也較大,水體環境變化尤為顯著。隨著水溫的回升,魚類的攝食量和耗氧量也會相應增加,水體的呈味度自然也會升高,所以在垂釣時可以提高魚餌的呈味度。
秋季的水溫由高轉低,水體呈味度開始回落。魚類的嗅覺也開始由遲鈍走向靈敏,但這種魚類嗅覺的漸變過程很慢,秋季的魚類其嗅覺仍很遲鈍,只有到了深秋,魚類嗅覺的靈敏度才會有明顯的提高。因此,在秋季垂釣,用餌仍需選用呈味度略高的魚餌。
*【謳思卡高碳素海竿套裝,超硬調遠投竿拋竿,腰力強勁,韌性足;精美塗裝竿身,精緻輪座,防咬線陶瓷導環,舒適握把,專攻大物】
c、伏釣:由於水體溫度的關係,夏季是魚類嗅覺最遲鈍的時節,也是魚類嗅閾值最小的時候。如果水溫達到18℃以上時,魚類的嗅閾值會比冬季縮小一倍。因此,很多以天然及營養類為原料的魚餌,如以魚粉、蝦粉、肉骨粉和蚯蚓粉以及其他以氨基酸、維生素和蛋白質為原料製作的餌料因其呈味度低,對魚類均不能起到很好的誘食作用。而營養類含量少但呈味度偏高的魚餌,如以各類香精香基來提味的餌料卻能引起魚類的注意。這就是為什麼天熱時用“香”餌及天冷時用“腥”餌的主要原因。
雖說“香”與“腥”是區分餌料氣味或味道的慣用俗語,但真正意義上的區分還是應該是以魚餌呈味度的高低來見解,因為絕大部分“腥”餌其呈味度都接近于天然,而“香”餌大都含有香精成分,其呈味度要比“腥”餌高出幾倍、幾十倍或幾百倍不等,所以單純使用“香”與“腥”從氣味或味道上來區分餌料是不正確的。
水體溫度與魚類敏覺的關係也是成反比的,即水體溫度越高其魚類的敏覺就越低。因而在伏天垂釣時,如使用紅蟲、蚯蚓等含有血液和體液的活餌,其效果遠不如在早春或晚秋時突出。
*【澳洲飛鼠越秀鯉台釣魚竿,釣力超強,起魚快,腰力足,韌性好,進口高密度碳纖維,防刮耐磨,適合休閒、競技垂釣。】
d、早晚釣:在清晨垂釣時最好不要打重窩,用餌也是這一天中使用魚餌呈味度最低的餌料。這是因為水體經過一夜降溫,以及水體內有機化合物經過一夜的沉澱,導致水體呈味度的大幅下降,魚類的嗅覺和味覺自然要比其他時段靈敏很多。假如做窩過重,其窩料中所含有的呈味物質因濃度大而常常會超出了魚類的嗅閾值,此時的魚類既接受不了又不願捨棄,有些魚類會圍著窩料打轉,以等待窩料呈味度的降低。也有些魚類則會側身俯衝,用魚尾去拍擊或打散窩料,就會出現我們平時經常遇到的窩中氣泡翻花但魚不吃食的現象,其原因就是窩子做重了。
還要強調一點,這裡所謂的重窩並不是指使用窩料量過大,而是指其窩料的呈味度過高。這種現象並非只出現在晨釣中,在其他時段有時也會經常出現,其出現的次數和頻率與水體呈味度的高低有著直接的關係。使用釣餌的道理與做窩類似。傍晚垂釣時可延續下午使用的魚餌,其變化不大。
*【雙寶巔峰鯉碳素硬釣台釣竿,標準28調性,重心靠後,防刮耐傷,防爆抗擠,韌性好,協調性好,更適合野釣、庫釣、競技釣。】
e、午釣:在晴天,午釣在用餌上是這一天中使用魚餌呈味度最高的餌料,原因同樣與水體呈味度有關。
當早晨太陽出來後,陽光對水體的照射會使水溫逐漸上升,而溫度則正是某些物質進行化學反應所需的先決條件。在有些水質惡劣的池塘,因水體中含有大量易揮發性物質,遇陽光照射使其達到揮發的適宜溫度時,這類物質便開始活躍起來。所以在垂釣時常會遇到有太陽出來魚便停口的現象發生,而持續時間很長。在這種情況下,找有樹陰的水面下垂釣或釣深水水底其效果可能略好。
*【本汀硬調台釣竿,19調性輕硬綜合釣竿,高噸位碳布製作,超輕量設計,遛魚輕鬆。】
f、夜釣:夜釣在用餌上要注意魚餌的適口性,這是夜釣與白天垂釣最大的區別。因為夜晚的水溫在逐漸降低,在白天經歷了水體高呈味度的刺激後,魚類嗅覺的靈敏度也在逐漸恢復,辨別魚餌優劣的能力也在逐步加強。所以,夜釣在用餌上不需要使用呈味度偏高的魚餌,而應該側重於營養性和適口性。
編審意見:通過時間段 天氣分析餌料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