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擺脫飲酒又不失禮節,以茶代酒表敬意!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有“以茶代酒”的習俗,每逢宴飲,不善飲酒或不勝酒力者,往往會端起茶,道一句“以茶代酒”,以盡禮數。

既推辭擺脫了飲酒,又不失禮節,而且極富雅意。這一軼事廣為應用,可知此典故是從何而來呢?

 

“以茶代酒”,這個習俗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在《三國志》中有明確記載。吳國的最後一個皇帝叫孫皓,他是孫權的孫子。

孫皓喜歡喝酒,一天到晚沉溺於酒肉之中。他有一個規定,每個參與酒席的人都要喝滿七升,喝不滿不讓退場。七升是很多的,那是海量。

古代的酒都是釀造酒,就是今天喝的米酒、黃酒等。但釀造酒喝七升也不得了,所以基本上都要喝到酩酊大醉。

不過孫皓不給任何人機會,所有參與酒席的人都喝醉了也沒關係,一定要喝下去。只有一個人例外,這個人叫韋曜。

孫皓為什麼給他網開一面呢?因為韋曜是孫皓父親的老師,孫皓要尊師,就要尊敬他。

國人尊師的習俗非常久遠,而且過去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對老師是很敬仰的。因此孫皓為他一個人單獨開了一個口子,以茶代酒。

 

古時征戰,金戈鐵馬,奔赴沙場時總會喝一杯壯行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美酒雖是果酒,味甜但性烈,一盛入夜光杯,便殷殷如血,渾不見女兒之態。酒入腹中,豪氣頓生。

若此行一去不復返,便馬革裹屍還;若凱旋,也當聚會飲酒,千鬥不辭,在喜極而泣的英雄淚中,飲到杯幹。

而茶不是這樣的,最苦的茶,也不烈,只讓人感到深沉的餘味,在舌尖縈回,溫暖敦厚。

茶適合幽窗棋罷,月夜焚香;適合去往禪院經對時,邊飲邊談,偷得浮生半日閑;適合醒來無事,孤榻對山雨,獨自品茗。

在紛紛擾擾的的俗世裡,得三兩知己相伴,偶爾一聚,泡一壺清茶,看葉片杯中舒展,如同等花開放一樣。

或獨自在寂靜的夜晚,攜著淡然的心境,聽著月亮的絮語,聞著淡淡的茶香,會發覺一個人的寂寞也可以是如此的美麗。

聊天可歡暢投機,沉默也舒適自在,方不辜負這一杯清茶,一絲閒暇。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