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鯉魚不上鉤,良藥沒到口

很多釣友在釣鯉魚時會遇到魚不吃食的情況,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拒食是大多數魚類,尤其是淡水大型魚類,例如鯉、鯇、青等魚類生活週期中的重要行為之一。據有關魚類行為學記載:魚類的索餌行為具有一定的節律性,是對溫度、光照、餌料等週期性變動的生態因數的一種主動適應。

【釣魚王庫戰翹嘴(腥香)魚餌,本品以翹嘴喜食的魚、蝦等為主要原料精製加工而成。腥味濃烈、誘食性強。適宜在湖泊、水庫垂釣翹嘴、蒙古鮊魚、鯵條等魚類。對嗜腥的鯽魚、鯰魚等魚類也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以溫度為例,我們在春季裡釣鯉魚,雖然養殖塘的鯉魚早就開口了,但是較大的湖庫就不行,非要等到表層水溫上來,鯉魚逐適溫層調節完生理機制才會近岸索餌。實際上這就是鯉魚對水溫這種生態因數的一種主動適應。

再比如光照:我們在夏天的庫湖內釣鯉魚,早晚是上魚的高峰值,其他時間則不然:而春季上午10時至下午16時是高峰期,鯉魚的索餌意願表現的較強烈。秋季則是在下午14時左右出現攝食高峰。

【泰戈60T高碳素台釣竿,28調,腰力強勁,受力均勻,重心靠後,手感好,專攻大物,適合溪流、水庫、湖泊、池塘等垂釣場所。】

從光照上看:夏季裡的光照時間長,陽光直射水面。趨弱光性的鯉魚大多隱匿在光線較暗的水底或者蔽蔭處。這時背光就成為鯉魚的一種被動適應,但是春秋兩季光照又成為鯉魚的一種主動適應的生態因數,因為對於冷血變溫的鯉魚來說,趨溫是適應中的第一要義,避光則退而其次。

鯉魚在索餌方面具有顯著的週期變化,它比趨溫和避光方面來的直接,拋開生理和季節等原因,單從垂釣這個角度來分析,一方面由它的飽食程度來決定,另一方面則由魚的防禦本能來左右。但是這兩方面都可能是釣魚人自個兒惹的禍。

我們不妨想想近幾年來,在春季作釣較大的湖庫方面,鯉魚剛開口時釣地好好的,但過幾天就不行了,鯉魚基本上停口,即便是有上鉤的,除了口小口微外,大多是鉤子在魚口腔內掛得很淺,且多不是在正口上。

【AOPO美國原裝手機可視探魚器,無線聲呐中文釣魚探測器,環保ABS塑膠外殼,增加使用壽命,外置充電介面,高光LED燈,夜釣可視距離100米,德國藍牙晶片,準確GPS衛星定位,高性能鋰電池,超長待機,高密度防水密封圈。】

究竟什麼原因呢?有人說是鯉魚進入了生殖期內的厭食症階段。但是魚剛剛才吃了幾天食啊!說它才步入生殖期之前的儲備營養階段還差不多。實際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釣魚人窩子內不斷堆積的窩食和竿食喂飽了鯉魚。

從解刨學上看:鯉魚本身沒有胃,食道管後端緊接前腸,除直腸外其他腸腺均不發達。也就是說:鯉魚的腸道消化功能並不強。它的消化系統主要靠體內產生的消化酶來運行,而消化酶的生成又離不開高水溫,溫度越高產生的消化酶越多。因而,飽食下的鯉魚白天就在窩點不遠處的水表層之下。

【泓濤顆粒狀打窩料,蚯蚓紅蟲皮筋顆粒魚餌,簡單方便實用腥味小藥魚餌】

鉤子在鯉魚口腔內進入的較淺或很少正口,這說明鯉魚對竿食產生了戒心。鯉魚並非要直接經歷,只要看到或感覺到同類的遭遇便足以產生記憶,雖然這個畫面是短暫的,但通過次數的增加將畫面不斷強化,從而形成了條件反射,對於鉤餌的回避產生了拒食現象。

之前也看到過一些釣魚技巧中指出:要在水底將魚遛疲再牽到水面上來。針對鯉魚這種條件反射的拒食現象,這種操作其實恰恰對魚群的影響是極其強烈的,上鉤的鯉魚在掙扎中會撐起各鰭。有些魚這麼做有警告作用,但對於鯉魚來說則是大難臨頭,那麼我們能不能將魚在第一時間拎出窩子,譬如說將其拽上水面。

即便是你能做得到,其意義也不大,鯉魚的視覺系統同樣會“看到”頭頂上發生了什麼。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不斷地變換鉤餌。例如:棄商品餌用蟲餌,變懸墜為臥底等等變通來打鯉魚條件反射的時間差,從而達到釣取它的目的。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