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你一定不知道,寶寶竟生活在這樣的壓力中!

(ZH 作品)

“最近改了個英文名,叫壓力山大”,是成年人經常用來自嘲的一句話。從學生時代為成績而焦慮開始,壓力就成了每個人如影相隨的老朋友。

大家有沒有發現,人人都有的壓力,但是不同的人表現並不一樣。有這樣一些人,總是顯得特別煩躁,時常給身邊人傳播負能量:壓力大的受不了!跟這樣的人相處,會讓人覺得“心好累”。

而你一定不知道,成年之後對壓力的反應,其實跟小時候的養育環境有密切關係!寶寶小時候壓力越大,長大就更容易焦躁有壓力。因為壓力導致應激激素升高,可能影響大腦中壓力應答部分的發展。

什麼,寶寶也有壓力?這伺候得跟皇上似的,還能有壓力?是的,壓力這個東西,寄生在我們身上的時間,比我們想像的要長很多。當我們還是個吃吃睡睡的小嬰兒時,壓力就在了!

回想一下,寶寶是否有這樣的表現:爆發性發怒(且不易安撫),哭鬧頻率莫名上升,忽然變得黏人,甚至飲食作息不規律等。寶寶出現反常行為,首先要判斷是不是生病了。排除健康因素之後,如果反常依舊,很可能是寶寶有!壓!力!

媽媽某日工作不順,被老闆批了一頓後回家,抱起寶寶,無力地笑笑,就讓寶寶跟著奶奶玩去了。老公回來,三言不合,又大吵一架。

晚上給寶寶做完一整套睡眠程式,本該呼呼大睡的小人卻在懷裡翻來覆去,哭鬧不止。忍不住凶了孩子“你怎麼回事啊?都幾點了還不睡!”小傢伙卻淚眼汪汪地說:“媽媽凶!”羞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了!

小小的寶寶,如同敏感的雷達,通過肢體語言和語氣就能探測到父母的壓力。我們的負能量,很容易直接傳染給寶寶!

抗壓對策:努力當個壓力絕緣體。

人生難免有壓力,但作為成年人,要學會釋放壓力,比如打個拳啦,靜坐深呼吸啦,再不濟,出門跑上一段,到無人處吼幾聲也是好滴!

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回家就儘量給寶寶營造一個無憂無慮的小世界,咱要學著做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爹媽哈。

本來挺好的小朋友,突然表現出莫名煩躁,尤其是上廁所的時候,甚至抗拒上廁所。正在想著怎麼回事,旁邊飄來奶奶的一句話:“上廁所得趁早學啊,都這麼大了還穿紙尿褲怎麼行。”秒懂,心急的奶奶肯定已經在嘗試如廁訓練了。可看寶寶這反應,擺明瞭是沒準備好嘛!寶寶乖,麻麻懂你!

抗壓對策:耐心引導,靜待花開。

早點學如廁,早點識字……為什麼總要早一點?反省一下,我們是不是出於私心“貪快”了?寶寶都用行為赤裸裸地抗議了,就別逼他了!可以先灌輸“大小便要在廁所進行”這個概念,再慢慢引導。等一等,待寶寶心情好了,生理上也準備好了,技能解鎖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

媽媽產假結束剛重返職場的那陣子,寶寶是不是哭哭啼啼得叫人心碎?糕媽有時候去外地參加展會、課程,偶爾也得和年糕小少爺暫別幾日。告訴年糕我要出差,小傢伙就各種不願意,特別黏我,一直拉著我的手要講故事、要陪他玩。

這是寶寶從“分離”中感知到壓力的表現。特別是,原本日夜陪伴的媽媽離開了,寶寶不習慣,超沒安全感,即便有其他人陪,也總是在說不清道不明的壓力中煩躁著。

抗壓對策:堅定離開,按時回來。

如果確實需要和寶寶短暫分離,媽媽就不用太帶愧疚感,因為你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寶寶。但也不能偷偷溜走,要用解釋和安撫建立安全感。糕媽每次都是大大方方地說:媽媽要出差,但一定會準時回來,你和奶奶在家玩。當然說到也要做到,日子一長,寶寶就明白離別是正常的,壓力自會隨著安全感的增強而減滅。

寶寶夜間突然開始大哭,檢查一遍,沒發燒沒出汗,也不是餓了,可寶貝一直哭個不停,寶寶到底怎麼了?安慰了半天,寶寶才斷斷續續地蹦出幾個字,“怕……怕……樹樹……”媽媽一聽,恍然大悟。想起白天帶娃去商場玩,大螢幕裡放著動畫片,裡面有個會說話的樹,當時寶寶就哇哇大哭,讓爹媽real尷尬。我們看來很萌很正常的事物,卻是寶寶受到驚嚇的元兇。

抗壓對策:不要超過寶寶的認知力和承受力。

帶寶寶接觸新事物是好事,但可以先預熱一下,比如,看電影之前,先讓寶寶看看卡通人物的圖畫,熟悉熟悉,看看寶寶的反應,沒准他就很期待那個會說話的樹。如果寶寶一時無法接受,也別勉強他,慢慢來,我們自己適應新事物也是需要時間的,對吧?真的遇到寶寶不能接受的畫面,及時帶寶寶“撤離”,也許就是最有效的辦法。

糕媽說

媽媽是對寶寶最敏感的人,當他有異常的時候,你一定可以感受到。寶寶的壓力有些是自己探索世界時遇到的,有些卻是我們在不經意間強加的。

糕媽在開頭就提到了,寶寶小時候面臨的壓力,會影響到成年之後。這就更意味著,我們應該努力為孩子減壓。畢竟,沒人喜歡在高壓下生活。而一個整天抱怨、脾氣暴躁的人,也不會在社交中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輕鬆愉快的成長環境,才是我們給寶寶最好的禮物哦。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