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中,龍鳳是很好看的一種。畫面上,龍、鳳各居一半。龍是升龍,張口旋身,回首望鳳;鳳是翔鳳,展翅翹尾,舉目眺龍。周圍瑞雲朵朵,一派祥和之氣。
龍和鳳為什麼要配合著、對應著出現呢?
陝西寶雞北首嶺仰紹文化遺址曾出土一件"龍鳳紋"彩陶細頸瓶。這件珍貴文物說明,龍和鳳都起源於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期,而且是同步的。作為源遠流長、蘊含豐富的文化現象,龍和鳳都是中華民族的圖章、徽記、標誌和象徵。如果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符號按其功能效應的大小排個座次的話,龍無疑是要坐第一把交椅的,那麼,第二位就該是鳳了。
龍是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雷電、虹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是龍的主要集合物件,因此,龍常常被稱為"鱗族之長"、"眾獸之君"。
鳳是古人對多種鳥禽和某些遊走動物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長翅膀的鳥禽是鳳的主要集合物件,因此,鳳便登上了"羽族之長"的寶座,有"百鳥之王"之稱。
龍有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靈異、征瑞、兆禍、示威等神性。
鳳有喜火、向陽、秉德、兆瑞、崇高、尚潔、示美、喻情等神性。
神性的互補和對應,使龍和鳳走到了一起:一個是眾獸之君,一個是百鳥之王;一個變化飛騰而靈異,一個高雅美善而祥瑞;兩者之間的美好的互助合作關係建立起來,便"龍飛鳳舞"、"龍鳳呈祥"了。
鳳的取材對象主要是鳥禽,而鳥禽絕大多數都是喜歡溫暖,喜愛陽光的,因此,鳳凰又稱"太陽鳥"、"陽禽"、"火精",所謂"丹鳳朝陽"、"鳳鳴朝陽"、"火鳳凰"。
龍和鳳的互相吸取,反映著龍鳳崇拜的交融互滲。就像世間男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樣(所謂"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龍和鳳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鳳,龍就是孤單的龍;沒有龍,鳳就是淒清的鳳。龍因力而生,鳳因美而活。龍的力為鳳的美提供著支撐和歸宿,鳳的美為龍的力提供了目標,增添著特別迷人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