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意越來越濃,天氣的變化也越來越大,各種疾病的發生也越來越頻繁。其中,秋季腹瀉便是秋天最最危害寶寶健康的頭號勁敵!越來越涼爽的秋季正是小兒腹瀉的多發季節。入秋後,是小兒尤其是嬰幼兒(6月齡—3歲)腹瀉發病率開始升高的時期,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小兒秋季腹瀉的多發季節。因此,年輕的父母此時別忘了幫寶寶預防腹瀉。什麼是小兒腹瀉?腹瀉該怎麼辦?對方腹瀉有哪些誤區?
【什麼是小兒秋季腹瀉?】:
小兒秋季腹瀉,是指發生在9月---11月份這個季節的腹瀉,發病年齡以6個月---3歲最多見。秋季腹瀉的病原體有輪狀病毒、ECHO病毒、柯薩奇病毒,引起秋季腹瀉的主要禍首是輪狀病毒,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秋季腹瀉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徵,即感冒、嘔吐、腹瀉。 秋冬季是小兒腹瀉病高發季節,多數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因多發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稱為“秋季腹瀉”。
本病呈散發或小流行,經糞—口傳播,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潛伏期l~3天。多發生在6~24個月嬰幼兒,4歲以上者少見。起病急,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無明顯中毒症狀。病初可有嘔吐,常先於腹瀉發生。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粘液,無腥臭味。本病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約3—8天。
【發生秋季腹瀉的常見原因有】:
1、消化系統不成熟
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較差,但營養需要相對又高,腸道負擔重。如果餵養不當,如過多地加喂澱粉類、脂肪類食物,導致成分改變,或者一次進食過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導致腹瀉。
2、免疫功能不成熟
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免疫功能也不夠成熟,當有病原菌隨受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內後,易造成腹瀉。
3、輪狀病毒感染
嬰兒秋季腹瀉主要由於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寶寶消化道),這種情況多發生于人工餵養兒,餵養時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這種情況多發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為最高峰。
4、溫差大 秋季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氣候變化引起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也可導致腹瀉。
【注重生活細節,預防秋季腹瀉的發生,要做好以下幾點】:
1、鼓勵母乳餵養,尤以生後數月和生後第一個夏秋季節最為重要,應避免夏秋季斷奶;
2、人工餵養時要注意飲食衛生,每次餵食前用開水洗燙食具,最好每日煮沸一次;
3、母乳和人工餵養都應該按時添加輔食,切忌幾種輔食同時添加;
4、食欲不振或在發熱初期,應減少奶及其他食物,以水代替;
5、夏秋季節,避免過食或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注意居室通風;
6、患營養不良、佝僂病和腸道外感染時,應及時治療,防止腹瀉的發生;
7、感染性腹瀉(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傳染性很強,必須注意隔離。
【寶寶腹瀉了要注意什麼】:
補水——還要防止寶寶出現脫水現象。可以給患兒飲葡萄糖鹽水,1升水里加葡萄糖3湯匙(約50克)、鹽半茶匙(約2克)。父母一時找不到葡萄糖,也可以用普通白糖代替。或服用新配方的口服補液鹽:氯化鈉3.5克、枸櫞酸鈉2.9克、氯化鉀1.5克、無水葡萄糖20顆,加水至1000毫升。
飲食——要調節好患兒的飲食。病情輕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勵其進食。急性期可減少哺乳的次數,縮短每次哺乳時間,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湯等。病情較重伴脫水者應到醫院及時就診。患兒營養好轉後,可逐步恢復飲食,進食必須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切不可操之過急。
保暖——除調整飲食外,還要注意患兒腹部保暖。秋季氣候漸漸轉涼,患兒由於受病毒侵犯,其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將加重腹瀉。父母可適當地用熱水袋對寶寶腹部進行熱敷,也可幫寶寶揉肚子,以緩解其疼痛。
護臀——還應保護好患兒的臂部。因便次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黏膜必定有損傷,患兒便後要用細軟的紗布蘸水輕洗,再塗些油脂類的藥膏,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患兒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復交叉感染。
【對付腹瀉三種方法不可取】:
有些人腹瀉期間,按傳統說法或自己想出來的辦法來對付,結果病情不但沒有緩解,而且還會加重。
1、腹瀉期間禁食:有些人認為,腹瀉時腸黏膜充血、水腫甚至潰爛,應當讓腸道“空一空”,休息1-2天,此期限間應禁食,這樣可減輕腸道負擔。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腹瀉時不但不應禁食,還應食用一些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雞蛋麵糊、豆漿、細麵條、蓮子粥等,做到少食多餐,細嚼慢嚥,以利營養素被機體消化吸收。
2、腹瀉時吃大蒜:急性腹瀉不宜吃大蒜,尤其是生蒜。吃大蒜殺菌防腹瀉,應該在未病之時服用,方可顯其功效。腹瀉次數過多,會引起脫水及電解質紊亂。這時可適當進食淡鹽水或稀粥、果汁、醋等食物,也可飲濃茶,起到抑菌作用。
3、腹瀉時多吃蔬菜:許多新鮮蔬菜如小白菜、韭菜、菠菜、捲心菜等均含有亞硝酸鹽或硝酸鹽,一般情況下這些蔬菜對身體沒有不良影響。但當人處於腹瀉消化功能失調,或胃酸過低時,腸內硝酸鹽還原菌大量繁殖,此時食入上述蔬菜,即使蔬菜非常新鮮,也會導致中毒而引起腸原性紫紺。因此,當消化功能不好時,最好減少蔬菜進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