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老二一般都比老大精?

現在生二胎的越來越多了,門診也經常看到帶著倆娃來看病的。因為很多病人都是一直看,眼見著大娃長起來了,二娃也逐漸一歲多了。其中發現了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老二普遍比老大精、早熟。

在我這裡的最明顯的表現是1歲多的孩子,如果是老大,1歲多時看病幾乎是從頭哭到尾(當然不是全部,但絕對是大多數),不管用什麼方法都無法撫慰他們驚恐的心靈。而老二,卻常常能出人意料的安靜,即使哭鬧,稍一安撫就很奏效。

1歲多的孩子既知道害怕,又沒有評價外界事物對自己傷害程度的能力。就診時拼命的哭鬧是這個年齡孩子顯著的特點。但老二顯得明顯比老大“早熟”。

問到媽媽對老二的評價,眾口一詞的說:比老大精。不僅表現在人際交往方面,在智慧發育的各方面都顯得比老大早。

◆同樣父母,同樣家庭,孩子的差異為什麼那麼大? 我也深深思考了一下。

一是因為老二從生下來周圍就有一個比自己大的孩子,時刻有學習和模仿的對象,這有利於他們成長。

另一方面,老二生下來的生存環境就比老大“險惡”。這話怎麼講,就是老二生下來就有一個競爭對手:老大。但人有生存本能,恰恰是這些來自老大的刺激和競爭讓老二更快的成長,尤其社交和語言能力。

還有,就是俗話講的: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俗話不俗,有個爸爸,帶老大時,事必親躬,孩子有點頭疼腦熱一定親自帶孩子來看看,怕孩子磕了碰了,能抱著就不讓孩子走。有了老二,這些呵護都不復存在。但老二少了家長的照顧,反而有了更多的大運動、精細運動的機會,這些他不得不做的訓練讓他的四肢更有力,手指更靈活。

反思帶孩子的過程,我們努力付出,給孩子更多的照顧,更好的條件,其實有時是阻礙了他們的成長。有意識給孩子鍛煉的機會,他們會進步的更快。

孩子會走了就不要抱,讓他在蹣跚中成長

幾乎所有的爸爸媽媽在孩子剛學走的時候都表過決心:以後不抱她。但真正堅持下來的真不多。

孩子會站會走是大運動發育重要的里程碑。會走以後,鼓勵孩子自己多走,利於大運動的訓練和進步。走路多了,之後的跑、跳、單腳站、單腳跳會比較快的發育,孩子活動量大還有助於吃好、睡好、生長發育好。

總是抱在手上的孩子常常大運動滯後,餵養困難,身高體重不達標。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孩子大運動落後才真是輸在起跑線上。

在外面不要替孩子“出頭”,讓他在互動中獲得社會適應能力。

帶孩子出去玩,怕他受欺負,護在他周圍;怕他站在滑樓梯旁邊一直排不上隊,替他和小朋友說可不可以讓他先滑;和別的小朋友吵架,替他與別的孩子理論。而您的孩子呢,站在旁邊啥也不說。

然後你發現,孩子是“窩裡橫”,在家霸道,出了門就受欺負。你再怎麼教他“打回去”,他也不會。因為他沒有通過自己的能力既達到目的又交到朋友,他沒有學習到怎樣和小朋友相處。

◆當你站的遠點,你會驚奇的發現,孩子還是很有一套的。

不要總是沒完沒了的消毒,孩子需要從病菌那裡獲得免疫力(太過於積極的消毒,機體失去小劑量接觸感染源的機會,這些小劑量感染源的刺激可以讓機體獲得一些免疫而不至於致病。)

不要總是餵飯,讓孩子吃得一片狼藉一陣子後,就再也不需要餵飯了。

喝水,讓孩子自己舉著杯子。看過太多大人舉著杯子孩子湊過去嘴的畫面了。

穿衣穿鞋,讓小小手自己動動,別把他們當成衣架。

還有很多生活細節,老二就在這些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中或被動或主動的漸漸勝出了。

如果你在帶第一個孩子,也像帶老二一樣:給孩子空間,給他少一點照顧,讓他恣意的長一長吧。這樣,他會學會更多的技能,更好的適應生存環境。尤其是男孩子,現在的男孩子真是太孱弱了。

來源:陳英醫生,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媽咪優選2015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