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5歲前這5個規矩一定要立好!錯過難以彌補!

餐廳裡靠近門口的一張桌子,當大人們拿起筷子,4歲的小男孩大聲說:“等等……我喜歡這個!”隨後將喜愛的水煮蝦端到自己面前,還將不喜歡的芹菜炒肉用筷子推到遠處,嘴裡還念叨著說:“我不喜歡這個!”小男孩的媽媽只是抬頭看了一眼,便繼續跟旁人聊天,眼神似乎在告訴同桌的人:“小孩子嘛,天真活潑一點沒關係!”

當小男孩將面前的水煮蝦全部吃光並說了句“飽了”就開始用筷子敲打自己的飯碗,飯桌上的不少大人都皺起了眉頭,孩子的媽媽卻一臉陶醉,還稱讚說孩子這是在創作。

看到旁人不買帳,孩子的媽媽還頗有見解地說:“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大人應該鼓勵孩子而不是壓抑孩子的天性。”

但這個媽媽似乎不知道,無視別人存在的孩子是沒規矩,通過打攪別人而釋放天性的孩子是粗野。放任孩子無規矩地玩耍,孩子將無視別人的存在,這就是我們說的缺乏同理心。

↓↓↓↓這什麼媽呀?!大人確實應該鼓勵孩子去自由探索世界,別怕孩子把自己弄得太髒,不是不講規矩啊!

精神學家認為,五歲前的孩子應該建立一些規矩,對於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有個基本的認識,其中尤為重要的是下面5個規矩。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當孩子超過5歲仍舊未能建立這些規矩的話,5歲後將難以彌補,至少效果會差很多,因為孩子的心理發展在各個階段都有側重點。

【1、培養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就像個心靈“失聰”的傢伙,當他們粗野地冒犯到旁人時,卻沒有愧疚感,這就是缺乏同理心。有同理心的孩子,他們行動前都會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打攪到別人,比如圖書館他們會保持安靜,因為吵鬧會影響別人閱讀;他們喜愛某種食物卻不會獨佔,因為吃光了別人就吃不到了。讓孩子建立同理心的前提是父母要能體會到孩子的感受,孩子摔倒了哭泣大人會說:“摔倒了因為疼所以你就哭了,媽媽理解”;平時多問孩子這樣的問題:“妹妹被丁丁打了,你覺得妹妹是怎麼想的?”當嘗試理解他人的這種習慣養成後,孩子的同理心就會建立了。

【2、控制攻擊性】

不少孩子喜歡打人,看到喜愛的玩具搶不贏就“啪”的一下打人;跟小夥伴一言不合可能就“嘭”的一拳過去。這種情況在寶寶不懂說話前很常見,因為他們不能用語言表達,一著急就會通過打人來試圖表達自己的想法。但5歲前如果孩子還未能控制住這種攻擊性☆禁☆行☆禁☆為,將是有害而無益,不利於孩子的社會交往。合適的方法是,當孩子出現攻擊性☆禁☆行☆禁☆為時,大人要及時阻止和提醒“打人不對,通過說話或擁抱的方式跟他人溝通會更好。”

↓↓↓↓媽咪們可以多帶寶貝去公園、社區散散步,讓寶貝多與同齡小朋友接觸,學習與人交往!

【3、友好待人】

當有客人拜訪,孩子懂得問好,遇到熟人主動打招呼,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友好,發生矛盾能很快愉快玩耍。不記仇不蠻橫,能控制情緒,有良好的教養。這些習慣需要大人的引導,比如什麼時候該打招呼,如何接待客人,被人冒犯時該如何應對,生氣發怒時該如何調整情緒,掌握基本的待人接物的禮儀,這些最好在孩子5歲前掌握。一對友善隨和的父母總能養出友善隨和的孩子,就是這樣的原因。

【4、懂得分享】

不要強迫孩子分享,但建議讓孩子懂得主動分享。分享是美德,也是孩子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分享玩具、分享零食,跟其他孩子玩耍,將更容易獲得玩伴和友誼。當然沒有任何孩子天生懂得分享,需要大人在適當的時機跟孩子說:“跟XX一起玩會更有趣呢!”,當孩子懂得了分享,要及時稱讚:“寶貝會分享了,真棒呢!分享的感覺很快樂哦。”引導孩子接受分享、認可分享。

【5、學會道歉】

懂得道歉是高情商孩子的特徵,一聲“對不起”還能表現孩子的修養,做錯事了及時道歉、打擾了別人說聲“對不起”、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會抱歉、由於失誤導致糟糕的結果而愧疚……道歉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兒,而是一種對生命的從容和反省。學會道歉,除了父母要以身作則,大人對孩子的引導也很重要,比如哥哥喝水果汁不小心噴到弟弟身上,大人要及時說:“跟弟弟說對不起,下次會小心”等。

*來源:幼兒說,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育兒大小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