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後的新媽咪大多還像是長不大的孩子,麻醉過後的疼痛讓她們痛不堪言,加上身體虛弱,如果不能正確處理一些養護細節,不僅不利於身體恢復,還可能引發一些產後併發症,後果不堪設想。孕媽咪應提前了解剖宮產術後的護理細節,如果因不可控性因素選擇剖宮產,可以應對自如。
【術後24小時 嘗試活動身體】
*6小時內,需禁食
剖宮產術後6小時內取平臥位,當雙下肢恢復知覺後活動下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揉下肢,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術後6小時需禁食。如果咳嗽可輕按腹部兩側。此時以休息為主。
▼小百科推薦:軒爍秋季月子服長袖棉質產後哺乳套裝
*6小時後,進食流質飲食
剖宮產術後由於麻醉抑制的作用,胃腸道蠕動功能被抑制,6小時後可進食流質飲食,如開水、米湯、無糖藕粉等,但應避免進食牛奶、豆漿、糖水等以免腸脹氣;排氣後飲食由流質飲食改為半流質飲食及適量水果等清淡易消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促進胃腸蠕動功能的恢復;排便後可由半流質恢復到正常飲食。飲水應使用吸管,以免吸入過多空氣引起腹脹。抬高床頭促進腸蠕動。
▼小百科推薦:潔麗雅毛巾純棉成人加大加厚柔軟吸
*忍住腹痛,多活動
當此時孕媽咪痛感明顯增強,需要多想一些開心的事,轉移注意力,少說話,少呻吟,閉嘴用鼻子呼吸,以免吸入空氣過多引發腹脹。
鼓勵孕媽咪多活動身體,如做下肢屈伸運動,經常活動對身體有好處;此時雖然傷口很痛,但應嘗試多翻身,勤翻身,左側臥換為右側臥,亦或平臥,每2小時進行1次,防止腸脹氣、腸粘連,促進腸蠕動及肛門排氣。多做活動會使麻痹的腸肌蠕動功能恢復得更快,而減少腹脹的發生。為加快胃腸蠕動,儘快排氣,可採取腹部按摩的方法。
*TIPS:腹部按摩方法
操作者站患者左側,孕媽咪取仰臥位,兩腿屈曲,操作者自回盲腸部開始循結腸走行向上、向左、向下進行按摩推揉,促進腹肌放鬆。按摩手法要得當,應遵循由慢到快,由弱到強的原則,以孕媽咪感受適宜而定,每天兩次,早晚各1次。術後應注意個人衛生,儘早由尿不濕轉為衛生巾,並注意更換頻率,溫水擦拭會陰區。
【24小時以後 爭取早下床】
*讓寶貝多吸吮,增加泌乳量
媽咪恢復正常飲食後注意飲食均衡,以促進切口癒合、機體恢復及增加乳汁分泌。讓寶貝多吸吮也可以增加泌乳量。如果乳汁分泌少,可以給寶貝添加奶粉。對於術後早期確需給寶貝補奶者,可以用30~50毫升注射器接細矽膠管放在乳☆禁☆頭旁加奶,該法既可彌補乳汁不足的缺陷,又可克服寶貝的乳☆禁☆頭錯覺,增加寶貝的吸吮力和母親乳汁的分泌。
▼小百科推薦:防溢乳墊防漏一次性奶墊
另外,對吸吮引起的宮縮不要太在意,因為宮縮有利於子宮復舊,減少產後出血。
術後24小時,護士會拔除導尿管,此時媽咪應爭取早下床活動,起床活動時的體位應從臥位到坐位,再到站位,借助調整床的曲度由臥位轉為坐位,過程要慢,防止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下床後站一會再走,且不要長距離行走。第一次下床是最困難的,需要媽咪有一鼓作氣的精神。
*音樂療法
説明緩解疼痛剖宮產術後媽咪常因刀口疼痛、活動受限,加上嬰兒的哭鬧,容易產生焦慮、煩躁、恐懼等心理應激反應,音樂療法已被證明相對於止痛藥,可以減輕焦慮和疼痛,增加力量感,無副反應。
推薦背景音樂:如《孤獨的牧羊人》、《一個夢》、《小夜曲》等。播放帶有詩情畫意、輕鬆優雅和抒情性強的古典樂或輕音樂,也可根據媽咪的喜好播放,音量由低到高,、一般不高於60分貝,以感覺悅耳、舒適為宜。
推薦頻率:上午8:00~10:00播放兩次,下午15:00~17:00播放兩次,每次30分鐘。
▼小百科推薦:臥室家用靜音超聲波香薰機加濕器,幫助媽媽們舒緩心情。
【術後48小時 多做產後保健操】
術後48小時,產後劇痛基本消失,飲食也恢復正常,也可以自如下地行走,媽咪精神狀態逐漸好轉,此時距離出院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在出院前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學會產褥期保健操。產褥期保健操可促進腹壁、盆底肌肉張力的恢復,避免腹壁皮膚過度鬆弛,預防尿失禁、膀胱直腸膨出及子宮脫垂等,堅持做效果顯著。
保健操包括深呼吸運動、縮肛、伸腿動作、腹揹運動等。出院後,媽咪需根據自己的體力,運動量有小到大、循序漸進,出院後繼續做好保健操直至產後6周。
媽咪要面臨恢復身體和挑起餵養寶貝的重擔,家人應給予更多關愛,為媽咪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減少不良刺激,保證睡眠品質。
另外,媽咪需注意個人衛生,剪短指甲,每次哺乳前洗手;衛生巾勤更換;規律刷牙、洗臉、洗頭和洗澡等。
▼小百科推薦:寶寶金水 濕巾90抽*6
當疼痛感明顯時,告訴自己,別人都能“熬”過去,我一定也可以,加油!
*本文版權歸我方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親子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