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人也是一個火鍋吃貨

 

 時值十年難得一遇的大寒潮,在大爺們紛紛凍成孫子返老還童的天氣裡,如果能來上一個火鍋,想必能找回做大爺的感覺。

話說在古代,火鍋這種玩意,在很長時間段內,還真得是大爺才有得吃。今天咱們就看看古人是怎麼吃火鍋的,看爽了,有工夫的就自己也來一個,沒工夫的也過過幹癮。


首先還是得界定一下火鍋的基本概念,必須是邊煮邊吃的才能算火鍋,煮熟了撈出來吃的那是煮菜、燉品,不在火鍋的範疇內。

這麼看起來,最早的火鍋,在華夏文明誕生之前就已經有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中,東部民族喜歡用的陶鼎,西部民族喜歡用的陶鬲,都是可以拿來做火鍋的。

在鼎和鬲的三個腳之間,可以放柴火,煮容器裡的食物。原始人一般把鼎和鬲放在火塘裡,大夥兒圍著火塘,用原始的筷子梜來撈容器裡面的東西吃。今天,保留了不少上古傳統的羌族,依然可見這種吃法的影子。

當然,鼎和鬲作為火鍋來說還很不專業,也很難判定他們使用時到底是吃火鍋居多,還是吃煮菜居多。比較專業的火鍋出現在新時期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時代,距今4000多年。

這玩意兒出土于南京朝墩頭遺址,可以在下層的坑裡塞柴火,煮上層鼎裡的肉。這種吃法比較費火,在石器時代成本是很高的,估計部落裡的上層人物才有得吃。

到商周時代,階級社會形成,貴族和平民的地位差別讓大家沒法一起愉快的玩耍了。貴族們為了顯示高逼格,實行分餐制,即一人一桌,各吃各的。

貴族們愛用青銅器,於是一人份的青銅小火鍋也就應運而生了。他們用梜撈火鍋裡的東西吃,即《禮記·曲禮上》所載:

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

 

這個有盤鼎是西周時期的,出土于周王朝的龍興之地陝西寶雞。託盤上可以放炭火,煮鼎裡面的肉,鼎也不大,只夠一個人吃,跟今天呷哺呷哺之類的一人份小火鍋比較類似。

另外,商周貴族吃飯時,根據禮制,是要奏樂的,吃火鍋時自然也不例外。

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吃著火鍋,還真是“吃著火鍋,唱著歌兒”啊!

到漢代,隨著文明的發展,貴族們吃的越來越講究,火鍋也一樣,這時的火鍋已經出現了鴛鴦鍋和蘸料!老祖宗的智慧和品味不可小視。

這個鴛鴦火鍋出土於西漢大吃貨江都易王劉非墓,而且劉非同學出手不凡,不是分兩格,而是直接分五格,可以同時體驗五種口味。

而且,同時出土的染器也明確顯示,這時吃火鍋已經蘸料吃了。但那時跟現在吃法也有不同之處,即染器下面一般會配上爐子,把染器裡的醬持續加熱,兩者合稱染爐。

這種加熱的蘸料,口感跟我們平時自助調配的小料有什麼區別呢?大司馬目測,漢代的蘸料,可能跟黃記煌三汁燜鍋裡的醬汁口感近似。

這種分格鼎在當時叫什麼不太清楚,但到東漢末年,文獻裡有了的名字記載——五熟釜,曹丕就曾經賜給名臣鐘繇一個。《三國志·魏書·鐘繇傳》記載此事:

文帝在東宮,賜繇五熟釜,為之銘曰:於赫有魏,作漢藩輔,厥相惟鐘,實幹心膂。

看來當時賜五熟釜是相當高的榮耀,上面還要正兒八經的銘文,公卿、王侯以下的人只怕不易吃到。

到唐代,火鍋就進一步普及了,富人家裡一般都能整整。而且逼格不低,詩人們也好這口,像白居易就有名作《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宋代平民社會興起,火鍋也走向平民化,進入了尋常百姓家,而且隨著貴賤觀念的解體、飲食業的發展,上古的合餐制強勢回歸,大家圍著火爐吃肉喝酒,好不熱鬧!

而且,吃火鍋也成為民俗,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民間要搞暖爐會,吃火鍋、燒烤暖身,準備應付寒冷的冬天。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

十月朔,有司進暖爐炭,民間皆置酒作暖爐會。

東京即北宋都城汴京開封府,與北京大名府、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歸德)對舉而得名,並非日本東京。那時汴京城的酒館,冬天都有火鍋供應,吃火鍋的氛圍估計跟今天也沒什麼兩樣了。

宋代火鍋史上的大事是南北都出現了涮鍋的吃法。在內蒙古昭烏達盟的遼代壁畫中,我們已經可以看見相當完備的涮肉吃法。

火鍋、肉料、小碟一應俱全,跟今天已經十分接近,差別是肉還沒有片成薄片而已。這很有可能是今天北派火鍋的源頭。

而南方的福建則出現了名為撥霞供的兔肉火鍋。據林和靖後代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記載,武夷山的和尚至止教給他這種吃法:

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侯湯響一杯後 ,各分一筯(筷子),令自筴入湯、擺熟、啖之,及隨宜各以汁供。

薄批就是把兔肉切成薄片,沃就是醃制,擺熟就是在湯裡涮兩下涮熟,以汁供就是蘸汁吃。這跟今天的涮肉已經十分相似,唯一的不同的是肉先醃過。

這種吃法絕不限於福建一隅,林洪在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的勳臣楊泳齋家也吃到過,而且不但有兔肉,還增加了豬肉、羊肉。林洪吃得奇爽無比,作詩“浪湧晴江雪,風翻晚照霞”形容此吃法,此吃法也就得名撥霞供。

所以,大司馬認為是南北吃法融合,產生了今日的老北京涮肉一類的北派火鍋,傳說元世祖忽必烈行軍中發明涮羊肉,可能不太靠譜。當時的蒙古人是戰鬥民族嘛,可以吃得奇差而戰鬥力奇強,行軍中估計不會這麼講究。

明清以後,火鍋已成為家常的吃法。乾隆那貨就特別好這口,幾乎每頓都吃,曾經有一個月吃過66次火鍋的記載。嘉慶帝登基辦千叟宴,一次就使用1550只火鍋。

清代火鍋史上的大事是發明了南派火鍋。據說重慶朝天門碼頭的縴夫把毛肚等雜碎放在辣椒水裡一鍋煮,吃起了既驅寒又除濕,口味還十分之好,於是便流行開來。

至此,火鍋基本具備了今天的模樣。

據大司馬粗淺的個人體驗,南派火鍋主要看底料,牛油化成的辣湯能把食材濡染得香辣可口,但食材本身的味道也或多或少被掩蓋,所以重慶火鍋店比較少賣羊肉,要吃羊肉會去吃相對清淡的羊肉湯鍋。

北派火鍋則主要看原料,涮肉一般用清湯,蘸料也比較清淡,主要吃食材原本的鮮味,而北方的食材首推羊肉,比南方羊肉要強,所以涮羊肉大行其道。

說了這麼多,光看不吃,實在是忍不住了,中午非去吃個火鍋暖身不可。低溫天氣還會持續幾天,大家也注意保暖,吃吃火鍋,不要凍感冒了!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