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寶寶發低燒要不要看醫生?判斷主要看這一點!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免不了磕磕碰碰或者感冒發燒。而發燒算是各位寶媽最擔心著急的了。很多育兒書上都普遍建議,低燒的情況是不用看醫生的。事實上,真的不用嗎?

小M的寶寶一歲多了,她是個愛學習的媽媽,在產前就看過很多育兒方面的書籍。所以產後自己一個人帶小孩都顯得迎刃有餘,而寶寶也在她的照顧下,除了一兩次小感冒,其餘時間都健健康康的。

就在寶寶一歲兩個月的時候,寶寶發燒了。育兒書上建議,發燒不嚴重的話就不用看醫生。可是,知識是知識,當真正遇到這個情況的時候,心裡還是會心疼和慌亂的。於是小M採取物理降溫的方式,在家觀察著。

到了第三天,小M的老公實在不放心,於是就帶寶寶去看醫生了。醫生拿手電筒照了寶寶的口腔,說是喉嚨起泡了,然後就開了些藥。小M的老公就批判小M的育兒思路,說如果不看醫生,喉嚨長泡引起的發燒,啥時候才能好啊?

小M此時也很困惑,究竟哪種說法才是對的?

【看醫生or不看醫生】

其實小M這樣的寶媽有很多,明明知道發低燒是可以在家觀察,物理降溫的。但是一旦真的發生在自己寶寶身上,都會自亂陣腳。戰戰兢兢的給寶寶降溫的同時,心裡還想像著各種就醫不及時會產生的嚴重後果。

那麼,究竟育兒書上說的,低燒不用看醫生,是指怎樣的情況不用看醫生呢?

首先,寶寶的正常體溫是37.5度,體溫達到38.5度,我們就可以認為是發燒了。而38.5-39度的屬於低燒,39度以上的是高燒。

↓↓↓↓寶貝發燒了,更要多補充水分!

育兒書上說,發燒沒有超過39度,那麼就可以在家觀察,並採用物理降溫的方式,降低寶寶體溫。如果觀察3-7天,寶寶仍然處於低燒狀態,那麼就要及時就醫。

但是,很少人會留意到育兒書上說的一點,那就是寶寶的精神狀態!

如果寶寶發低燒,可是精神狀態不好,那麼即使是低燒,也應該及時就醫。因為這樣,一般都是生病到了需要吃藥的程度了。

【這些情況不用急著看醫生】

1、3個月大以上的寶寶發熱持續小於3天,寶寶表現與平時相同,精神好,能玩,吃喝正常;

2、3個月大以上的寶寶,體溫未超過39度,寶寶發燒通常是感冒或其它普通疾病引起的;

3、剛剛注射過疫苗,持續不超過24小時的低熱,通常是預防接種後的正常反應。

【這些情況需要看醫生】

1、小於3個月的寶寶突然出現發熱,因有可能是嚴重疾病造成的;

2、持續超過5天的發熱,提示可能不是普通感冒引起的,需要查找下引起發熱的原因;

3、體溫超過39度,通過應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後2個小時後仍不退熱;

4、寶寶行為發生改變:比如不愛玩耍,很少說話,沒有食欲,對周圍食物漠不關心;

5、出現脫水症狀:小的嬰兒換尿不濕的次數減少,或大的寶寶小便的次數減少;

6、注射疫苗後體溫超過39度,發熱時間超過24小時,需要找醫生判斷下是不是由於疫苗反應引起的;

7、寶寶出現抽搐;

8、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你覺得自己判斷不了寶寶情況的時候,不要管上面敘述的內容,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帶寶貝外出,記得穿上小鞋子!

【寶寶發燒如何護理】

寶寶在發低燒,精神好的情況下,可以先在家用物理降溫的方式,留意觀察,並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

·物理降溫方法一:溫水擦身

水的溫度32℃~34℃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 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對於高熱或者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溫水浴,水溫比體溫稍低就可以,溫度太低孩子不容易接受。

·物理降溫方法二:降低環境溫度

孩子退熱需要和周圍進行熱交換,環境溫度越低越有利於退熱,最好的環境溫度是20℃~24℃(根據季節不同),有利於體溫緩慢下降。對於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孩子發熱的早期伴有畏寒、寒戰,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在 上升期,不適合用這種方法。

【如果寶寶發燒到了需要就醫程度,那麼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儘量給寶寶提供舒適的降溫環境,不要用厚的衣被包裹;

·注意讓寶寶充分休息;

·提供充足的水分以預防脫水;

·3個月以上寶寶可以應用對乙醯氨基酚退熱,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應用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退熱。

*來源:父母課堂,通過為0-8歲嬰幼兒父母提供高品質、多類型的精選內容,打造國內第一的線上社群、線下社區的服務平臺,滿足年輕爸爸媽媽朵層次、全方位,適應時代進步的育兒需求。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育兒大小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