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 作品)
下班啦!和寶寶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火速沖回家:“寶貝,媽媽回來了~”。看著寶寶屁顛屁顛兒地奔來,心裡一陣激動,張開雙臂來一個愛的抱抱,正當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啊!”一聲尖叫劃破天際!
寶寶一個激動,竟然在媽媽肩膀上“啊嗚”咬了一口,媽呀疼死我了!奶奶一邊無奈的搖頭,一邊撩起自己的袖子,“今天中午也咬了我”。
這樣的場景,可能很多家庭都遭遇過,“小狗”一樣的寶寶,打不得罵不得,講道理又沒啥用,怎麼搞?嗯,先搞清楚原因吧。
寶寶咬人原因大盤點
1、寶寶可能在長牙
長牙期,寶寶牙床癢癢,為了緩解出牙的腫脹感,會出現咬人的情況。特別是大人的手,口感真是棒棒噠!(此處應有老媽子的一把辛酸淚)。這時候也許磨牙膠可以幫上忙,讓我們免受寶寶的“迫害”。
2、純粹好玩而已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歷?和寶寶玩遊戲時被咬了一口,在“哎喲喂”的呼痛聲中,我們的表情和反應越大越誇張,寶寶笑得越開心。對他來說,這就是一款好玩的遊戲,被咬的人反應過激,寶寶反而覺得很滑稽,那下次就繼續咬!這個行為在不知不覺中被強化了。
3、寶寶探索世界的方法
咬,就是寶寶的探索方式之一。媽媽的臉是不是像看起來的那樣軟乎乎?爸爸媽媽的肩膀味道一樣嗎?咬咬,嘗嘗,從全新的體驗中獲取經驗。
寶寶長牙之後,“新武器”——牙齒對他來說可是如虎添翼!當然,此時被咬,疼痛感也加倍了……(555對著手背上的牙印去旁邊哭一會兒)
4、寶寶表達情緒的另類途徑
寶寶生氣、沮喪的時候,可能沒有辦法用語言明確地說出來,只能求助於肢體語言,咬人就是他表達、發洩情緒的途徑之一哦!簡單粗暴,直接有效。
如果平時對孩子要求過高,寶寶若是產生逆反心理,也會導致咬人行為的出現。記得有一次,閨蜜帶著寶寶到我家做客,孩子第一次來,表現得很怕生,結果當媽的就說,“哎呀快叫阿姨,你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連著催了好幾回,結果寶寶臉脹紅了半天,忽然就在媽媽的手臂咬上一口——寶寶心裡苦,寶寶說不出來,只好咬啦!
另外,我們有時候是不是自顧自地做事而冷落了寶寶?寶寶可是很敏感滴,所以咬人也可能只是他尋求關注的小伎倆。咬你/煩你/吵你,都是為了刷個存在感!
360度攻克寶寶咬人難題
寶寶咬人肯定有他的原因,這並不代表孩子變壞了。但這種行為本身會給他人造成一定的困擾,也不利於寶寶和別人的交流,更可能被大家嫌棄。作為媽媽,不妨試試以下幾招:
1、最最重要的:不要以暴制暴
寶寶咬人了,當媽的又急又惱,想著我也咬你一口,或者我輕輕打你一下嘴巴,你總該長點記性吧?答案當然是:No,這樣做然並卵,甚至更糟糕!
你的一舉一動,都能深深地被寶寶記住並模仿。雖然我們只是做個假咬或者假意懲罰的動作,但寶寶會誤以為被人咬了是可以咬回去的,或者是咬人之外還可以打人!如果做了錯誤示範,以後再講多少大道理都於事無補咯!
2、不回應,不忽略
不回應是指收起我們的過度反應。大發脾氣或怒吼“寶寶怎麼可以咬人”,就中招了。寶寶不是被嚇到,就是以為你在跟他玩呢!
當然,不過度反應並不代表Let it go,當寶寶出現咬人行為時,我們需要立刻、馬上去制止,不能有0.01秒的遲疑。溫和而平靜地告訴他“咬人是不對的,媽媽會很疼”(如果有必要,及時帶離案發現場,避免進一步傷害)。當然,還可以迅速用玩具、兒歌之類的東西轉移他的注意力,把寶寶從咬人狀態解放出來。
3、疏導為主,同時尋找“咬咬”替代物
如果寶寶是通過咬人來宣洩情緒,那當媽媽的,必須要對寶寶表示理解,多和他說說話,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咩!同時,鼓勵寶寶用語言(而非咬人)來表達需求或當下的情緒。
當然,凡事都要一步步來,若是寶寶就想咬咬,不妨先找個替代物,像小面巾之類的給他咬,這樣起碼能不傷到別人。
4、給予寶寶更多的關心
除了吃喝拉撒睡,寶寶的情感需求也是不容忽視的。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清楚自己寶寶的性格特點,不強迫孩子做超出他們承受能力的事,及時發現和疏解寶寶的小情緒,做個懂寶寶的媽媽,那麼,無論是咬人、打人還是其他“問題”行為,都能在媽媽的輕風細雨中被輕鬆化解哦!
糕媽說:
咱自家人關上房門悄悄說,咬人這個事情,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短時間的快感,不然為啥電視劇裡,男主總被女主咬?(有時候跟老公吵起來,也恨不得咬一口,有木有?)
理解萬歲,寶寶咬人的行為絕不是萬惡不赦的。人家畢竟是寶寶哦,偶爾發個小脾氣不也是蠻可愛的嘛!其實對於寶寶的大部分負面行為,都是這樣的套路:瞭解清楚背後的原因,溫和而果斷的制止,告訴他什麼是正確的表現,如果有必要,就讓他知道後果(比如必須停止遊戲)。當然,有套路可不夠,最重要的是,要對寶寶足夠真誠哦!
關注浙大醫學碩士“年糕媽媽育兒”的淘寶頭條,免費獲取更多睡眠、餵養、母嬰健康、親子早教的育兒好文,每週推出適合0-3歲寶寶的繪本和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