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測評小夥伴們應該多多少少有見過,不過仔細比較琢磨的可能不常見。
偶然間在微博上看到左右姑娘的邊線器工具體驗,想跟皮友們分享一下,好東西就是要分享~
NatTools邊線器深度使用體驗
@左右的皮革小物
前 序
如今淘寶上各種皮革工具層出不窮,每個玩家都不禁會眼花繚亂吧?比如最最常見的邊線器,這種工具我們每個人都一定有所接觸,看過的用過的,簡單的複雜的多種多樣。
曾經的邊線器我們都應該有所瞭解,僅僅是存有一個劃出邊線的作用,而自從起鼓這個工藝流行開來並且對皮具製作很多細節美化追求更多之後,邊線器的種類與作用也變得複雜起來。
曾經我在微博裡也曬過我買過的那種做工精美貌似文玩起茶器的邊線器,而這套NatTools邊線器在手裡存在的時間已經不算短了,想想少說也有數月之久。
之前沒有提到它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類工具太多,我不想僅僅把文字寫成那種沒什麼實用價值的“開箱文”,所以才決定自己好好的深入體驗一番之後再來重新審視它們的作用與效果。
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後,我自認為相對比較瞭解它們了,這次我僅以自己的理解來說說這套奇特工具的特點與用處吧。
入 門 級 邊 線 器 體 驗
最開始或者直到現在我用的最多的邊線器還是上面這款,簡單到不行了吧?可是大家知道嗎?在淘寶上沒有這麼多專業製造工具的商家之前,這個工具可是非常常見的呢~
而且使用起來也很順手。可自從有了熱壓這個概念出來之後,這個工具就慢慢不被大家接受了~
其實如果是入門的玩家我還是比較推薦這個的,價格便宜而且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用它做長時間的練習能夠打下一個比較堅實的基礎,以後再轉入其他高端工具的使用就會轉的很快。
這是我後來在熱壓和壓邊慢慢熱起來之後好奇嘗鮮買的幾個工具,看做工是不是很精巧?
不論是打磨還是造型都跟工藝品似的,好像家裡人為了喝茶買的那種紫檀木的茶針,這個工具在購買之前我就提過要求,希望那段銀色金屬輥的部分能夠短一些,但是商家都是成品,最後索性我還是買來用了,並沒有做專門的修改。
可能是性別導致的力量不足等原因,感覺銀色部分太長之後重心特別高,在使用的時候直線部分還好說,曲線方面很難掌控,這也是我後來慢慢用的少的直接原因。後面我會在使用感受上詳細說說自己的體會。
NatTools 邊 線 器 體 驗
先看看全家福的照片,NatTools這套工具一共分了五個型號,這個工具的外形比較奇特,當然了這個外形大家都說是模仿外國品牌的,模仿的事情暫且放到一邊。
我準備一個型號一個型號的進行說明,順便把我這段時間的使用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
因為我經常會在淘寶上看各種工具的同時會流覽它們的評價,不論是印象便宜好用的邊線器還是價格昂貴的高階工具,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同的評價,有些是工具自身的問題,有些則是大家在初步使用的時候因為生疏並且不願意度過那個“適應期”造成的。
所以順便雞湯一下:很多東西大家都不要急著做出評價與結論,多用用才能體會到人和工具合一的感覺~
一 號 邊 線 器
容易上手,效果較明顯。
▼
這是一號邊線器壓邊出來的效果,壓邊的顏色很深,方法就是使用塗蠟的方式來增色。
其實我覺得1號工具是最容易上手的,因為型號越小意味著槽越細,受力越窄越大,最終就是越容易出效果。
這就和菱斬的使用類似,一齒的徒手就可以紮透皮子,六齒的就要用錘子才可以了。
我自己的使用方式一般為壓邊過後再靠裡劃道線,然後以此為依據用斬定位孔。
關鍵的地方出現了,那就是之前我一直詬病的曲線方面的使用,這次NatTools的一號工具讓我感覺不錯,工具設計方面的我不太懂,但起碼我可以比較容易的操控它進行曲線的壓制與劃邊了。
再來個整體的圖片效果,可以看到劃出的線立體感不錯,而且很均勻。
這張圖片大家一定感覺很奇怪?這是對比什麼呢?這就要說到熱壓的問題了。
大家熱壓的時候一般都是要對工具進行加熱的(那種高端的有溫控的熱壓土豪工具我們就不討論了),這張圖片裡左右兩條邊線是使用不同方式進行熱壓的,左側是單純加熱邊線器,右側是塗蠟後加熱壓邊。
能夠看出顏色的區別,同時加熱的時間也會有差別,總體就是單純加熱的時間=塗蠟加熱時間*2。
至於塗蠟的加熱時間,我這裡的時間一般為5-7秒,這個還要看自己使用皮革的情況,因為每種皮革不同決定了對於溫度的反應也不同,大家還是先測試熟悉之後再確定自己的加熱時間。如果過熱機會讓皮子糊掉,溫度不夠效果又會不好。
這個一號邊線器的寬度大約是1mm(圖片中因為拍攝角度的問題看著好像是1.5mm了)
二 號 邊 線 器
不需廢大力氣即可有好效果。
▼
接著我們來看二號工具的效果,二號工具壓出來的也不錯,而且也不需要費很大的力氣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我一般壓出來後就直接沿著邊線開始定位孔了。(每個人對於定位孔的方式都不一樣,這個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我只是把我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說一下。)
然後還是曲線的製作,效果也非常的好。
之前的工具在壓邊變寬的時候掌控度就會急劇下降,NatTools雖然因為外形的原因手感提升了很多,但自我感覺還是不夠完美(當然也許跟我自己有關?或者跟性別有關?)。
但為什麼做出來的效果挺好的呢?我們下面開始說明。↓
原因就在這裡——
過去的工具在結構上都是直線的棍狀,導致我們的使用方法多數為“拉”,而NatTools的彎曲結構,讓我們在使用上可以實現“推”的方式,所以在曲線製作的時候,推邊線器可以很容易的做好曲線部分的壓邊。
這在後面越來越寬的邊線器使用上尤其重要。曲線的設計讓推起來的手感很流暢,可以做出很好的效果。
二號邊線器的寬度大約是2-3mm左右。
三 號 邊 線 器
和2號差不多,寬度有細微差別。
▼
三號邊線器的效果和二號相差不大,區別僅僅是寬度的細微差別。
我們這次不用斜斬,而用菱斬的定位做演示,對於這個寬度的邊線器,菱斬可以直接打孔到溝槽裡就行。
三號邊線器的寬度大約在3-3.5mm左右。
◆ ◆ ◆ ◆
以上就是我最常用的幾個型號了,在我看來這個工具在使用上已經非常不錯了。
如果真的讓我提出意見,我還是最早買別的工具時候的想法,那就是銀色金屬部分如果能再減少一些長度就好了~
因為感覺重心還是有點高,直線的時候其實都好說,而曲線的時候如果用“拉”的方式就會感覺操控感下降,動作不能做到很流暢,試想壓邊器都是加熱過的,動作的停頓必然會導致壓邊顏色的不均勻,當然這些問題可以在使用上用“推”的手法解決,我也是想著工具若能更完善豈不是更好?
如果拉和推都能兼顧,工具的使用手法就會更加多樣與豐富。(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其實我自己也是想當然的覺得減少金屬部分的長度可以增加操控感,畢竟我不是做工具的,想像是一回事,做出來能否真的能提高操控力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下面的四號和五號這麼寬的邊線器我自己是如何使用的呢?其實我用的不是太多啦~但還是有我自己的體會的。
四號邊線器和五號邊線器都因為很寬的緣故,我一般都用來做大角度削邊。
◆ ◆ ◆ ◆
四 號 邊 線 器
做大角度削邊效果不那麼出彩。
▼
這是四號邊線器壓出來的效果。
我在一張圖裡分別用菱斬和斜斬定位了孔,然後簡單的做了一下大角度削邊的效果。
當然四號邊線器我自己還沒有太深刻的理解,因為在我看來四號做大角度削邊效果沒那麼出彩。
五 號 邊 線 器
非常適合在溝槽裡直接打孔。
▼
這是最大的型號,五號壓邊器的效果,可以看出來這個效果很明顯也很飽滿,而且壓出的槽很寬,非常適合在溝槽裡直接打孔。
這是直接打孔方法的展示,當然也可以在其他的位置打孔。
最後做的大角度削邊的效果,大家看這個效果是不是非常不錯?不論是溝槽的深度,大角度削邊的角度還有與周邊的比例。效果非常飽滿圓潤。
五號壓邊器的寬度接近於6mm了,從這個角度也能看出來壓邊的效果很明顯,在這個寬度下能壓出這麼明顯的溝槽,確實超出我的預料。
▼
在工具的選擇上,大家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製作的作品而選擇不同的工具,好的工具和廉價的工具都有各自適用的範圍和技巧,只要使用的方法得當都能製作出讓人愛不釋手的皮革作品,我們一起努力吧~~~~
感謝左右的皮革小物供稿。
* 喜歡記得訂閱RANDOSERU皮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