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匠人對手工的苛求

造物為何?

製作者與使用者都能感到幸福的環境又是什麼境況呢?從事造物的人對“物”考究,並將這種生存狀態視作“鮮活”,可見日本京都的造物文化是世界上其它地區無法比擬的。此般美妙生活亦是京都自漫長歷史中積蓄而得並延續至今的。可是,如今京都的造物,正迎來數次巨大的轉換期。“憑此工作無法生存。作為長輩,雖是手藝人,但我卻不想把手藝傳授給孩子。”如此現狀中,從事造物的手藝人也並非終日苦楚,他們將不斷嘗試的心酸,以及創新誕生瞬間的喜悅與我們分享。就此事而言,思考今後造物的存在方式時,或許從中可以找到諸多啟示。傳統手藝人的存在是世界齒輪前行中的動力,正如我們身邊的手藝人一樣,當他們漸行漸遠,我們的生活漸漸地也就變了樣子。在以匠人文化聞名於世的日本京都,聚集著一批世界頂尖的手藝人,也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尊重匠人的文化。蒔繪、花簪、京唐紙、和裝書……《京都手藝人》中,記錄了50種傳統手工藝,走訪了52位手藝人,其中有不少工藝瀕臨失傳,受訪匠人已是唯一的傳承者。

蒔繪 - 京漆器|磯田達也“蒔繪之路沒有終點,也做不到極致,但我卻想不斷靠近。”

能面|岩井彩“面具的品性,歸根結底來自於創作者自身的品性。”

京鑲嵌|高橋和男“在我們那個時代,沒有長年的學徒經歷,是不會讓你正式接觸製作的。”

七寶 - 金屬工藝|矢澤幹子“只有克服了最不擅長的部分,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手藝人。”

京繡|小松二三三“刺繡的獨特性在於立體感,立體感就意味著有存在感。”

京編繩|大林芳雄“京編繩終究只是編繩,不可能成為主角。我的人生就是‘編繩人生’。”

京團扇|木野高利“在日本發展成這樣具有內涵的東西,我不想輕易放手。”

型友禪|小糸敏夫“從孩童時代開始教育,感受手藝人工作的氛圍。”

京和傘|西堀耕太郎“自己也想嘗試創作,接近藝術作品的和傘。”

旗印染|川橋吉春“手工製品沒有製成完全一樣的可能,這微妙的不同正是樂趣所在。”

手印紙牌|松井重夫“玩起來了,孩子也能感受到其中樂趣。”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