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守心
在沒有成為佛像之前,每一段木頭都不言不語,默默等著那雙抉擇它命運的手,選料、剖板、制胚、拼接、扡光,陰乾、打磨、上漆……如果在殿堂裡是佛,在商鋪是貨,而在“丹桂工藝”就是一種活,即是手藝活的“活”,更是守藝活的“活”。
福建莆田民間木雕技藝始於唐朝,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中,莆田出現了許多聞名遐邇的木雕大師家族,其中綿延6代而不衰的黃氏禦雕家族可謂與木雕造像結下了不解的曠世奇緣,更憑藉其造像的實力鑄就了真正的口碑品牌“丹桂工藝”。
選用的木材都為上等精選好料,有著好聞的木頭清香,仿佛還帶著森林裡的成長的氣息故事。而最難以想像的是,不久之後,它就會從一棵無欲無求的植物,變成要普度眾生的神佛。看見廟堂之上的莊嚴佛像,是怎樣由死去的樹和活著的人製造出來,是件有意思的事。
鋒利的鋸子切割出飽滿血肉,冰冷的鑿子刻畫出慈悲表情,粗糙砂紙打磨出光滑肌膚,這是造像,更是神話,一切只是因為有了丹桂守藝人,而造像只是他們最不忘初心的神聖工作。那些閃耀在木雕上的佛像藝術之美,以及因為信仰而凝聚了的精神力量,於是乎佛像的臉上總掛著無量的慈悲和智慧。
大約是心中有佛,廠裡的師傅們雕像,多半胸有成竹不再需要看圖紙,只需在十來種不同粗細形狀的鑿子裡摸上一把,錘起鑿落幾下,大致的輪廓就跳脫出來了,再換小號平刀細刻,全憑腕力控制,一下下,穩穩地,佛像談笑間的眉眼已經逐漸清晰,刨花木屑落在腳邊,木屑清香透過廠房的悶熱,沁入頭腦裡,有一絲絲微涼的讚歎。
誦讀《金剛經》時,常常咀嚼這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既然如來不是長那個樣,為什麼我們還要塑造他,然後又禮拜他呢?有人說是因為我們經常會忘掉我們本自有的自性佛,所以需要塑造外在的一個型體,拜佛,是要把自性的佛給拜出來。那麼,造佛其實也是在造自己,可到頭來我們求的又是什麼呢,不求禪,不求悟,熙熙攘攘,但求如願。
希冀木有所知,佛有感應。讓更多熱愛中國傳統文化,願意為中國傳統工藝效力的群體在潛移默化的生活點滴中“守心效力”。因為我們始終相信:透過佛法來修正自我,不沾染任何妄想,我們終將在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中映照萬事萬物,從而代代綿延相傳,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