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年最窮的劇組,卻拍出了最酷的青春

前不久,有位毒友留言,給Sir推薦一部劇。

不得不表揚,你推薦的相當不錯。

感覺這部劇適合所有90後、以及不是90後但內心依然年輕的人們。

感謝,歡迎大家繼續拿各種好片來砸Sir。

這是一套去年過年央視播出的紀錄片。

來自一位90後的中國導演。

《世界上的另一個我》

14集,單集片長25分鐘。

豆瓣評分8.9(1330人評價)。

本劇記錄了導演楊帆2012年的摩托車環球旅行。

他去了蒙古、俄羅斯、芬蘭、冰島,都是風景極美的地方。

但按照正宗風光大片的畫風,莫斯科紅場應該是這樣。

冰島應該是這樣。

然而在《世界上的另一個我》裡,所有風景都樸素得要死。

差別就像“自拍的我”,和“男友拍的我”。

紅場,像掉色的過期擺設。

這冰島雪景,有一種村口的味道……

別怪導演,他的心思不在風景上。

這次旅行目的是——

尋找當地跟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1990年10月5日。

他管這些夥伴,叫“另一個我”。

片子講述的,就是這17個來自世界各地90後的人生。

不看不知道,原來大家的青春,這麼不一樣。

比如赫爾辛基的“一日餐廳節”。

芬蘭這些90後,玩的是“無證小攤販”。

這是一群年輕人在2011年創立的全民活動。

這一天,任何人只要在網上登記,就可以找個地,開一天餐廳。

活動當天,來自南非、德國、日本、印度等國的年輕人,都會擺攤——

賣便當、煎餅、漢堡。

為了在赫爾辛基,找到跟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那個人。

楊帆也決定擺攤。

因為手藝不精,出鍋的肉包大得嚇人。

沖著皮厚餡多,楊帆定的價也夠黑:一個包子賣4歐(相當於32元人民幣)。

這要擱在別的地方,估計會因為無證經營、占道、哄抬物價被抓。

但當地的年輕人,都玩得爽歪歪。

與其說是“餐館日”,其實更像“社交日”。

楊帆社交的絕活,是靠包子攤旁邊的大字報。

大字報上畫著他從北京,到蒙古,再到俄羅斯的線路圖和照片,以及他此次旅行的目的:找同1990年10月5日生日的人

成功“招攬”到不少搭訕的人。

我想知道你的故事。

你在路上走了多久了?

從中國過來很遠啊……

對了,別光賣包子啊!你的真正目的,不是找“另一個我”麼?

最後,他果真遇到一個同天生日的墨西哥妹子。

還有,你以為《美國派》裡,一群高中生開車去破處,就叫瘋狂?

那你是沒看見過俄羅斯的成人禮。

俄羅斯這些90後,玩的是“親密接觸”。

楊帆找到一個同天生日的大學生謝爾蓋(下圖右),跟著他混進巴爾瑙爾師範大學的新生入學儀式。

我們印象中的“典禮”,應該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認(打)真(瞌)聽(睡)。

電視劇《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說得Sir都想睡……但這所大學的入學儀式,相當提神。

它是在酒吧裡辦的。

唯一目的,就是讓同學們快速熟悉起來。

怎麼快速熟悉?靠酒啊!

沒什麼朋友,是一瓶酒以後還交不到的。

如果還不行,那就醉著酒,跳支舞。

入場儀式,直接穿婚紗,玩結婚典禮。

……象徵同學們以後能恩愛有加。

(給這系主任的腦回路跪了)

之後,老師讓參賽者向場下同學借衣服,穿得最多的,就算贏。

(好想看看那位穿得最少的同學在哪裡……)

然後就是跳舞。

一男一女,要在胯下牽著手,然後不停扭屁屁。

對,是胯下。

是不是覺得大學四年白混了?

這一趟旅行,讓楊帆果然找到了世界其他角落裡的“我”。

他發現,青春,原來是如此千姿百態。

而找到其他的“我”,只是這部劇的初級任務。

楊帆始終抱著一個野心,就是——

在這趟旅途中,再造另外一個“我”。

楊帆跟俄羅斯的“另一個我”

20出頭的楊帆,履歷砸出來,可以嚇倒一堆禦宅族:

13歲,說退學就退學,從成都騎行2200公里到拉薩。

15歲,扛起攝像機,拍出第一部紀錄片。

18歲,橫渡瓊州海峽慶祝自己的成人禮。

20歲,受姚明邀請,拍了一部15集紀錄片《賽季》。

21歲,他忽然冒出“找另一個自己”的想法。

說幹就幹,騎著一輛國產長江750,從北京出發,先後途經蒙古、俄羅斯、芬蘭、冰島、愛沙尼亞、波蘭、比利時,歷時兩年半。

酷斃了。

但你別光看到酷,他遇到的困難,也是別人的好幾倍。

18歲生日橫渡瓊州海峽——真實情況是,颱風過後的海裡水母特別多,把楊帆蟄得渾身是血。

這次的環遊世界之旅——真實情況是,從二連浩特到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700公里,500公里都是搓板路,那叫一個瘋“顛”。

車鬥裡的電瓶被顛翻,裡面硫酸燒壞騎行手套和護膝,都是常事。

進入蒙古後,騎友還出了事故。

最長時間17天不能洗澡,每天睡帳篷

接受採訪時楊帆說,從追逐導演夢到現在,已經記不清克服了多少困難,也說不上哪件印象最深刻。

但每跨過一個坎,就離夢想近一步。

我相信這種堅持的背後,一定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艱難,也一定充滿著夢想的力量。

所以這部劇也有了更深的目的——

找到那些同樣勇敢的“我”。

比如這位,比利時的小夥子馬丁,愛好是“練肌肉”。

他本是妥瑞氏綜合症患者——動作不自主。

病重到連醫生都說,別花錢了,有錢也治不好。

他曾經在床上躺著,肌肉萎縮。

但現在,他是個超級魔鬼筋肉男。

從弱雞變猛男,就靠一招——每天堅持健身。

喝大量水,喝到可以跟所有人比賽“誰最快喝掉一大杯水”。

一天三餐,吃的都一樣——玉米粉+燕麥粉+ 亞麻籽+腰果+韭蔥。

一點糖都不沾——豬肉、沙拉、魚、咖啡、茶、啤酒,都不碰。

如果我說,讓我吃點糖吧!

現在我會很開心,但明天,我就會徹底病倒了。

他的病不能吃糖

更絕的是,他不僅搞定了自己,還開了一家公司!

叫“萬能鑰匙工作室”。

還在油管上開了個頻道。

視頻裡的他總是在搞怪。

愛到去室外撒歡。

一點也看不出得了不治之症。

馬丁說:

我不能回避患病的事實,這並不是我的錯。

但是我可以接受有病的事實,然後為更好的未來而奮鬥。

不挑戰(challenge)自己,就不能改變(change)。

有些事天生註定。

但再無力的青春,也能有“有力的活法”。

怎麼活?

就像片中一位叛逆俄羅斯女孩,喀秋莎臂上的紋身——

最簡潔的回答就是去做

青春,就是要去做。

做著做著,就能勝過原本呆呆坐著的自己。

反過來看周圍的一些人。

他們想著的不是做,而是“我要去看看”,然後呢?

可能去了世界很多地方,到哪都吃最好的,逛名勝,拍風景,住星級酒店。

相當“標準化”地,花掉很多錢。

然而他們最終改變的,只是……朋友圈。

這不是旅行的意義。

就像陳綺貞唱的:

你累積了許多飛行/你用心挑選紀念品/你搜集了地圖上每一次的風和日麗

……你流連電影裡美麗的不真實的場景……

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分心

說不出旅行的意義

這樣的旅行進行10000次,也仍然是平庸的青春,平庸的人。

青春的關鍵字,都在前面的故事裡。

它是屬於你自己的特殊經歷、冒險和成長,不可複製。

最後,想看的,關注新浪微博@毒舌電影,私信發送“世界上的另一個我”即可。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