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韓沖 編輯/李一毛 美編/Xubin
經常跟朋友們開玩笑說,我後期修圖就兩步:提高對比,降低飽和度。在來到以色列生活了兩年多之後,我發現這個國家跟我是這麼的對脾氣,它是一個高對比、低飽和的國家。戰事與歷史在這裡發酵,和平與戰爭同樣是如此的高對比、低飽和。
並不鮮豔,處處對比
以色列人並不像周圍一圈的阿拉伯人那樣熱情洋溢,我總感覺他們性格內斂,尤其是正統的猶太教徒,他們通常是沉默寡言的。從你身邊走過的時候,往往會留給你一個戴著禮帽的黑色背影。
在耶路撒冷,看不到顏色鮮豔的牆壁,這座城市所有的房子,都是用一種叫做“耶路撒冷石”的石頭建築而成的,用他們的話來說,這是“粉色”的石頭,而我覺得它的顏色更有點兒像黃色,那種淡淡的石頭的黃色。沒有南邊黑人兄弟那樣五顏六色的房子和服飾,也沒有北邊俄羅斯人建築的那種富麗堂皇的教堂。遠遠地看過去,耶路撒冷就是一座低飽和的城市。
往遠一些看,以色列的北部鬱鬱蔥蔥的,長滿了橘子樹和橄欖樹,加利利湖水天一色。這風景之中,最顯眼的只有粉色的十二使徒教堂,而它還是低飽和度的。
南邊就更不用說了,從死海西邊裸☆禁☆露的岩石到內蓋夫沙漠漫天的黃沙,一切自然而然還是低飽和度的。在這個國家當中,你很難找到顏色鮮亮的存在,它們似乎只存在于以色列各種藝術家的作品當中。
而高對比,在以色列處處都能體會到。
在點油燈的猶太教徒,溫暖的光線照亮了他的臉龐
F1,1/30秒,ISO400
正統的猶太教徒示威期間,一位員警正在橋上進行戒嚴
F8,1/60秒,ISO160
慶祝光明節的猶太教徒。節日期間,以色列所有的高大建築上都會裝上電燈燭臺,博物館和學校也會舉辦燭臺的展覽。節日傍晚,萬家燈火,一片通明
F2.8,1/250秒,ISO400
一眼歷史,一眼現實
被數次摧毀又數次重建的7000年古城耶路撒冷、十字軍在地中海東岸的重要據點阿科古城、曾經繁華一時的凱撒利亞……以色列有太多歷史遺存,它們隨處可見,隨時可以觸碰。行走在以色列,滿眼都是歷史。
眼前不光是歷史的建築,還有守舊的人。猶太教徒身著中世紀樣式的服裝在盛大的節日到來時,前去哭牆禱告。
每天,穿著黑袍的東正教徒在聖墓教堂裡點燃耶穌洗屍板上方的油燈;頭戴紅白格子頭巾、拄著拐杖的阿拉伯老人在老城的石板路上慢慢踱著步……這樣的景象不免讓人有穿越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很快又會消散,因為你剛出了老城的雅法門,就會走進一條步行商業街。
商業街的上空播放著時下最為流行的英文歌曲,街兩邊的商店都是最常見的國際品牌,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也有衣著時尚的年輕人。在這條街上,除了文字,幾乎看不出它和世界其他城市的商業街有什麼不同之處,甚至連經常出現的服裝品牌都是一樣的。
商業街上的年輕人很多,當然也少不了穿著人字拖和熱褲的姑娘們,她們青春靚麗,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而再多看兩眼就能看到她們身上背的槍了,一般都是突擊步槍。冷冰冰的步槍在她們身上顯得有些誇張。不過這是常態,她們都是在部隊服役的女孩子,即便是在休假,她們也是要帶著槍的。這樣的場景,恐怕在其他的國家並不常見吧。
在以色列就是這樣,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歷史,也可以隨時隨地體驗現代。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相對現代化的國家,會讓你不斷地體驗這種一眼歷史、一眼現實的轉換。
01 雪後的耶路撒冷老城只剩下了黑白兩色,顯得更加肅穆了
F4.8,1/3000秒,ISO80
一位上了歲數的猶太人頑皮地將手中的玩具槍指向了鏡頭
F2.8,1/80秒,ISO250
以色列笑容燦爛的女坦克兵
F1.4,1/5000秒,ISO200
信仰東正教的女孩兒手持蠟燭,眼神中似乎閃爍著不屬於這個年紀的莊嚴
F1.4,1/80秒,ISO800
一位耶路撒冷街頭藝人,他穿著華麗而講究,滿心歡喜地彈唱了起來
F2,1/180秒,ISO800
一分紛爭,一分平靜
跟別人談論以色列,就免不了談論到戰爭、衝突。是的,這裡經常發生衝突,就在我寫這篇文字的時候,手機接連收到了好幾條衝突的消息,都是扔燃燒瓶或者石塊的襲擊行為。紛爭在這片土地上,好像從來沒有停止過,幾千年來都一樣。
可是這個地方,又是聖地啊!以色列是億萬教徒心中最神聖的土地,也是最能靠近他們心中的神的地方。於是,也就賦予了這片紛爭之地一些平靜的理由。
無論是在教堂傾聽鐘聲下的禱告,還是在哭牆邊看猶太人誦讀著塔木德,抑或是在聖殿山下聽著清真寺宣禮塔的唱經聲,都會讓人感到平靜,讓我這種沒有任何信仰的人也不禁肅然起敬。雖然不知道在對什麼肅然起敬,但是總能感到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力量,讓你拜服。
如果只是從外表來看的話,你能看到的也許只有平靜。在一個宗教的地位如此重要的國家裡,沒有什麼事情比虔誠地和神進行一番對話更加重要了。可是走近了又會看到什麼呢?不同宗教或者不同教派之間的分歧與爭鬥,以及不同民族之間的分歧與爭鬥。
很多個星期五都會是這樣的場景,虔誠的穆斯林在聖殿山進行主麻日禱告,伴隨著誦經聲行禮,場面肅穆,讓人大氣都不敢出。在儀式結束之後,他們走向不遠處的大馬士革門,喊著口號與以色列員警發生衝突。一時間,口號聲、催淚瓦斯、震撼彈爆炸聲四起,以色列騎警的馬匹跑來跑去,沖散人群,救護車拉走一個個傷者,警車抓走一個又一個的年輕人…………
也許只是在這樣的場景發生的兩個小時以後,大馬士革門的小攤販們又會把自己從中國批發的小商品一一擺好,開始大聲地吆喝著做起生意來了,仿佛之前的騷亂根本就沒有發生過一樣,這使得聞訊而來的遲到的記者也是一臉茫然。
在以色列就是這樣,你隨時能感受到信仰帶來的平靜的心,也能在街頭感受到平和的生活。當然,只要願意,也可以隨時感受到緊張的局勢,可以覺得自己離戰爭很近。
以色列的高對比,還遠不止這些。在特拉維夫,由於對同性戀的包容態度,這座城市被稱為“中東同性戀之都”,而在耶路撒冷,每年舉行的同性戀遊行都會遭到正統教徒的抗議,筆者就曾經經歷了一次,遊行者被正統教徒潑尿。就是在這樣一個國家,相距40多公里的兩座城市,對待同性戀的態度就是如此的截然不同,這樣的對比度算不算高呢?
在以色列生活久了以後,就會習慣這裡的生活方式,不會再為低飽和度而感到壓抑,也不會再為那些強烈對比的景象一驚一乍了。當慢慢習慣了安息日,習慣了和猶太人討價還價,習慣了吃阿拉伯烤羊肉的時候,我突然感覺,自己已經對這個地方有了認同感,以至於在其他地方旅行時,看到黑衣黑帽的猶太人或者說著阿拉伯語的人們,就感覺像是見到了自己的老鄉一樣。
也許,這是以色列開始接納我的標誌,希望能在以後的日子裡,對這個國家能有更深的瞭解,而不僅限於感官。
一個孩子在樓頂望著樓下面示威的人群。童年世界與成人世界的高對比
F8,1/125秒,ISO160
以色列南部軍事基地裡的女兵
F13,1/350秒,ISO160
以色列國防軍士兵在一次演習中衝鋒
F2.8,1/20秒,ISO6400
耶路撒冷老城裡,一對拍婚紗照的新人在休息時親吻
F2.4,1/250秒,ISO260
耶路撒冷聖墓教堂裡禱告的教徒。配合著橘黃色的燈光,此刻像一幅畫一樣神聖
F5,1/60秒,ISO3200
陶器作坊裡無比溫馨的製作場景
F2,1/60秒,ISO160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