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一年中人體體表氣血最旺盛的時候, 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正式開始了。
一年僅此一次,請大家珍惜! 2016年的三伏天總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入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
初伏:7月17日至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至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至8月25日
三伏要喝三豆湯:祛火、解乏、消痱子
將綠豆、黑豆、赤豆等量混合在一起,一份“三豆”加三份水,小火煮爛,每日食用1-2次,每次1碗。
黑豆有補腎益精清熱之功。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的作用。赤豆有清熱利尿消腫療效。三豆使用,實為解暑、清熱、祛濕、防病的消暑佳品。
特別提示:喝不了綠豆湯的人可以喝三豆湯來度夏!
綠豆湯解暑的效果很好,但是偏性寒涼,脾胃虛寒的不能經常喝,三豆湯剛好可以調整一下。
三豆湯中,綠豆、赤小豆起清熱解暑、利濕的功效,黑豆則健脾補腎。綠豆和赤小豆都是寒涼之物,黑豆的加入,對它們的寒涼性有一定的抵消。
因此,三豆湯不僅能清熱除暑,還能健脾利濕。這樣一來,體質一般的人經常食用適量的三豆湯,就不會給脾胃功能帶來不利影響。
ps:對於消化功能特別弱的人,可在三豆中加入適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熱健脾的效果。
三豆湯還能祛痘除痱子治多種小兒病
1.小兒高熱驚風,症由高熱傷津,肝失儒養,熱極生風所致者,用黑豆、綠豆、淡豆豉加鉤藤、僵蠶、蟲蛻、竹茹。
2.酒糟鼻初起,多因肺胃鬱熱所致,可用織實三豆銀翹散治之。
3.婦女更年期綜合征,虛煩,自汗,低熱,血壓波動,脈弦或沉弦,證屬肝腎陰虛,津液不足者,可用黑豆、綠豆、淡豆豉加山萸肉、果杞、五味子、烏梅、桔絡、竹茹、冰糖。
如屬膽熱痰滯,煩躁,失眠者,可用梔豉溫膽東加黑豆、綠豆、桔絡、菖蒲、遠志。
如屬肝陰虛較重者,用三豆湯與生脈散合方服用(黑豆、綠豆、紅飯豆、太子參、麥冬、淮棗皮、烏梅、冰糖)。
4.小兒遺尿,屬肝旺脾虛者,用黑豆、綠豆、扁豆、淮山藥、蓮子、烏梅、冰糖。
5.小兒腹瀉後,脾弱肝旺,飲食不為肌膚,形體消瘦,性怪喜哭,證屬肝脾失調,治宜調和肝脾,用黑豆、綠豆、扁豆、桑葉、烏梅、冰糖、竹茹、燈心治之。
6.多發性癤瘡,屬風火濕熱者,治宜清熱解毒,祛風利濕,用黑豆、綠豆、紅飯豆、桑葉、荊芥、銀花、連翹、僵蠶、牛蒡子、蟬蛻、甘草。
7.預防流感,可用黑豆、綠豆、淡豆豉、桑葉、烏梅、銀花、連翹、冰糖。
8.預防麻疹,可用黑豆、綠豆、紅飯豆、紫草、銀花、甘草。
9.食物過敏,周身發癢,奇癢難耐者,用織實三豆銀翹散治之。
10.藥物過敏,或藥物中毒,用黑豆、綠豆、紅飯豆、防風、甘草治之。三豆湯及其加減方的臨床運用,範圍甚廣。 總之,大凡急性、熱性,津液虧損等疾患,均可在三豆湯的基礎上加減使用。
三豆湯的做法
材料:綠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將豆子洗淨,清水浸泡1個小時。
2.將三豆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滾後轉小火慢煮1個小時,待豆子開花後放入冰糖繼續煮5分鐘即可,放涼後連湯帶豆一起食用。
提醒:三豆湯一周可以喝兩次,三伏期間喝最好,最晚可以喝到處暑。
其他五款解暑湯介紹:
綠豆南瓜湯
功效:南瓜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綠豆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此羹具有清解暑熱,益胃生津之功效,夏日食之,可起到預防中暑、排毒的作用。除了脾胃虛弱的人士一般都可放心食用。
做法:
1、綠豆清水洗淨,趁水汽未幹時加入食鹽少許(3克左右)攪拌均勻,醃制幾分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淨,切成2釐米見方的塊待用;
2、鍋內加水500毫升,燒開後,先下綠豆煮沸2分鐘,淋入少許涼水,再煮沸,將南瓜入鍋,蓋上鍋蓋;
3、用文火煮沸約30分鐘,至綠豆開花,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老冬瓜煲荷葉
功效:荷葉消暑力特別強,正如《本草再新》說它“消涼解暑、止渴生津、治瀉痢,解火熱。”配以老冬瓜以及健脾化濕、解毒清熱的扁豆、苡仁、燈芯花等,使之清熱而不傷脾、利水而不傷陰。
做法: 1、各材料洗淨稍浸泡,老冬瓜洗淨,連皮、仁切成大塊;
2、連同荷葉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750毫升(約5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3個小時,可加入適量食鹽,淡服;亦可加入黃糖,甜服。
苦瓜豬肉湯
將苦瓜和豬肉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加適量鹽調味,即可食用。這道湯材料簡單,但能清熱解暑、明目祛毒,適用於緩解暑熱煩渴、暑癤、熱痱過多、眼結膜炎等症。
薏米蓮子湯
功效:蓮子湯有滋陰養神、祛熱、驅暑的功效,老人在暑天煩熱、失眠時飲用,療效甚好。
做法:取蓮子20克,薏米、芡實各10克,3朵白木耳。先將蓮子、薏米、芡實放入油鍋中炒,然後加水,和白木耳一起燜熟。
生地冬瓜煲排骨
功效:這款湯的特點是加入了生地,既能涼血,又能滋陰,且味香清甜。肥胖的人大多體熱,冬瓜能下氣、清熱,有助於減肥。燉煮時,冬瓜不要去皮,這樣祛濕清熱效果更明顯。
做法:生地2兩,冬瓜2斤,排骨1斤,生薑適量,蜜棗3個,一起熬制。
來源:重慶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