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在全國有六大產區,分別是雲南、四川、貴州、安徽、湖北和陝西,按品種劃分,湖北、陝西和安徽的是紅天麻;貴州、四川和雲南的是烏天麻,天麻品種有四個,紅天麻、綠天麻、黃天麻和烏天麻。尤以紅天麻和烏天麻產量較高。紅天麻的畝產量是烏天麻的4-5倍。栽培方式多以箱式栽培和田間栽培為主,新鮮的紅天麻吃起來口感較脆,偏苦。相比較烏天麻的口感就比較甜糯多汁,烏天麻的栽培方式是林下仿野生栽培。
下圖為田間栽培
以下為林間仿野生栽培:
同樣是天麻栽培,為什麼品質和口感差異如此巨大呢?
決定天麻品質好壞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差異最大的:獨特的種植環境和種植方式。
安徽、湖北、陝西和貴州的栽培方式多以田間栽培和箱式栽培為主,還有一些地方採用沿河栽培:
這種栽培方式的優勢是畝產量大,劣勢是天麻的口感較苦,品質一般。營養價值遠遠低於烏天麻。
而昭通烏天麻採用林下仿野生栽培,完全還原了野生天麻的種植環境,天麻整個生長過程中,人為干預的只有授粉及兩菌培育。讓天麻完全回歸自然的栽培方式,品質差異自然很大。
決定天麻品質好壞的關鍵之二:麻種。
現在市面上98%的天麻都是人工栽培的,野生天麻在如今的市面上已經銷聲匿跡,原因在於:珍貴的野生種苗已經被當地的企業和公司收做種源,數量十分稀少,不會用於售賣。農戶種植的缺陷在於,種源重複使用,天麻的品質下降,麻型不好,天麻的營養成分逐漸流失。
決定天麻品質的好壞關鍵因素之三:菌種。
兩菌是天麻整個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蜜環菌和天麻是共生的關係。兩菌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天麻品質的優良,集品麻的兩菌已經經過國家菌種鑒定中心的鑒定,為雲南昭通小草壩當地獨有的兩菌。
決定天麻品質的好壞關鍵因素之四:科學種植。
在小草壩當地的林地裡採用每畝只種植40-50㎡,這樣既有足夠的輪作空間,又能就地取材,合理利用林地中的樹枝和落葉,並保持林木鬱閉度達到60%左右,地上原植被不被破壞,地下保證了天麻生長條件。整個仿野生栽培中,不使用任何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完全遵循自然規律,是天然有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