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餐的菜刀文化趣談指南

無論是家裡廚房的日常,還是電視電影的影響,我們對於中餐一把菜刀切絲、切塊、切丁的彪悍技法印象太深,只要功夫到位,一把菜刀就能行走天下!是很多人對於中餐用刀的認識。由於傳承的局限性,在普通人眼中中餐廚師用刀好像只講究手法感覺,不講究器具專精,其實並非如此,我們普通人的家中的確只有一把菜刀,至多葷素兩把,但是對於專業一點的人來說,要想認真的做好每一道菜菜,也需要很多把不同用途的刀。

跟所有工具一樣,這中式的菜刀也有一個“二八定律”,80%的菜肴一把刀都可以搞定,但是要想做好那剩下的20%的菜肴,你就需要很多很多不同類型的刀才行。專業廚師大都有自己的專用刀具,長長短短各種形狀都有,文刀、武刀、文武刀、劈刀、拍皮刀、片鴨刀、剔骨刀、豬肉刀、燒臘刀,各種類型數都數不過來,按照食材要求和菜系特色分類還有不同,但菜刀雖在形狀上有長短寬窄千變萬化,但大體上可以分為方和尖兩大類,這裡挑選實用性較高、日常需要的給大家普及一下:

▲方形

但真正被咱們叫做菜刀的只要一個形狀,就是像板磚大小的方形刀,這種也是最常用。世界上除了做中國菜以外,大都使尖刀,只有我們最常用方形菜刀,這是因為中國菜對於形狀的要求很高,方形刀有更勻速持久的優勢。我們日常所用的文刀、武刀、文武刀都屬於這一類。

△文刀

文刀從地域上分北方和粵式兩種,北方叫片刀,刀身比較窄,重量比較輕;粵式叫桑刀,略厚於片刀,刀身較寬,但刀刃輕薄,通常上黑下白。文刀主要是切蔬菜用的,也可以用它可片出透明的肉片。

△武刀

武刀形體較大,拿在手裡分量最重,刀背寬,刀腹突出,刃口較鈍,這樣的刀非常有中國特色,因為不鋒利完全做不了精細的活,但是用來砍斷排骨,魚頭,雞大腿骨之類的骨頭非常輕鬆省勁,一般適用直刀劈和跟刀劈,高高抬起,乾脆俐落的一段兩段。

△文武刀

文武刀是我們家裡最常見的菜刀,它也叫前片後斬刀,比片刀刀身厚,開鋒角度更大,刀刃越往前越鋒利,從前面看是一個很明確的三角形,整體呈長方形,從地域上有前圓和後圓的區別,使用起來基本相同。它的用途最多最廣泛,前刀尖切塊、切絲、切丁,中間片均勻切片,後刃剁帶骨的、質地比較堅硬的。文武二合一,完全體現了中國人應對平窮的智慧,想要用好就真的需要功夫了。

▲尖形

針對于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尖刀在切菜的速度和品質上都有局限性,但是不得不承認尖刀更加輕巧靈活,儘管尋常菜肴使用不多,但特殊的工作就得有特殊的工具來完成,尖形刀的功能也多,除了切、割、劃等,還可以戳、刺、挑,把食物做精的秘訣就在這裡。

△剔刀

剔刀主要是用來剔斷筋骨、切割軟骨的刀具,也做剝皮使用。它的刀身略窄,而且短小,分量比較輕,前端自上而下往內傾斜,除了刀尖沒有鮮明的棱角,進出肉與骨之間更方便。

中式廚刀也有經典傳承的品牌,今天人們知道有些高級廚刀很貴,但並不知道貴的道理,也不知道用起來什麼感受,自己又該選哪種。在兩個老牌工業強國的衝擊下,很多人知道了雙立人、WMF、藤次郎,不得不承認得益於煉鋼技術的先進,德日餐刀確實更加經久耐用,但在低調實用上來說,國產刀更加接地氣,也更加日常。在這樣巨大的衝擊下延續下來的老字型大小,依靠的不僅是口碑,更是難得的堅持,來看看這些老字型大小菜刀你都知道幾個吧。

△鄧家刀

品牌故事:在重慶市大足區龍水鎮,有一個從清朝開始就祖傳做刀的老字型大小品牌:鄧家刀,如今已經傳承到了第五代。鄧家刀最風光的時候是上世紀80年代,即便當時它的售價是市面上其他菜刀的2倍,卻也總是一搶而空,它的大足龍水刀堪稱經典,經久耐用深受喜愛。

產品特性:鄧家刀確實下了更大的工夫,鄧家刀最大的特點在於刀刃硬度高,因為它的材料選擇了九鉻鋼,九鉻鋼是量產刀中角度和硬度都非常優秀的材料,刀背也比普通菜刀要厚一些,背厚口薄有墜感,切片更省力。

△張小泉

品牌故事:自古就有“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的說法。張小泉的品牌成立於1663年,是做剪刀而起家的品牌。早在明崇禎年間,安徽黃山黔縣人張小泉帶著兒子張近高到杭州大井巷生產祖傳剪刀。因採用浙江龍泉的好鋼作原料,打磨工藝又精湛又樣式精美,而遠近聞名,這時它的牌名還是張大隆,直到清康熙二年才改名張小泉,經過幾代人傳承至今。

產品特性:張小泉的傳統鑲鋼鍛打技藝一直被保留了下來,選用的又是浙江龍泉、雲和之鋼,它的菜刀刀身整體都非常均勻,並且注重實用性,產品都很有針對性,最常用到的片刀和砍刀都非常好,刀口十分鋒利,適合大量且精細的刀工要求。

△王麻子

品牌故事:一樣是做剪刀而起家的老字型大小品牌,王麻子說起來就有一些遺憾了,因為傳承和創新的局限性,王麻子被迫經歷了破產以及改制的過程,一路起伏的保留了下來。王麻子的最初就是1651年在北京菜市口出現的一家以經營剪刀火鐮為主的店鋪,嘉靖年間王麻子的後代正式掛出了三代王麻子的照片,並在刀剪上刻上了王麻子字樣,全靠口口相傳的好手藝發揚光大,它曾經一度是一代人心中對廚具品牌的嚮往和追求。

產品特性:現在的王麻子保留了“黑老虎”時期的鍛打工藝,改掉了以往的鐵包鋼材質,融合現代與傳統製作的菜刀,刀鋒硬度更高,不崩不倦的,並且具有了很好的耐腐蝕性,它的刀主打就是可以很長時間不磨,有些刀號稱可以一直不用磨,也不會生銹,好奇的人可以嘗試一下。

△陽江十八子作

品牌故事:十八子作在老字型大小裡算是新銳品牌,不過陽江制刀歷史可溯至1400多年前,起初一直不成規模,直到清初陽江縣才形成了大規模的制刀坊,1983年才成立的十八子作的品牌。十八子菜刀在國產刀中銷量一直都很好,因為只要幾十元就能買到一把品質穩定、經久耐用的中式菜刀,絕對是性價比之王。

產品特性:十八子作菜刀走平民路線,除了結實實用以外,它的菜刀形狀設計很出彩,非常符合人體工學,特別是刀柄的手感真的很不錯,拿久了也不覺得累,很適合烹飪菜鳥練習刀工的入門使用。

△陳枝記

品牌故事:陳枝記牌是香港的百年老刀莊,屬於高端廚刀中性價比很高的品牌,粵菜廚師切燒臘基本都是用這個品牌的刀,並且隨著粵菜的廣泛發展一起傳分佈到了全世界。它的自置廠房精心研製各款大小刀剪利器,每件製品均由老師傅用高品質鋼材鍛打而成,確保品質優良。

產品特性:陳枝記的廚刀主要是做傳統的粵式廚刀,不求多,但求精,力求每一把都鋒利耐用。陳枝記的招牌菜刀有兩種,木柄的和鋼柄的,任君選擇,有的人認為木柄用久了會掉,也有人說木柄的抓起來沒有鋼柄那麼滑手,這也是喜歡和用慣之分別罷了。一般買它的刀的都是對這個品牌有一定認識的,它的刀都是純鐵刀,比較容易生銹,需要經常磨刀。

賣刀賣的是功夫,每一把刀,不經過鍛打刀坯、拉條、破槽、夾鋼等前前後後幾十多道工序是成不了的。說到底,每把菜刀不打夠萬把錘,那就不是好菜刀。有了一把稱手的菜刀以後下廚利索很多,然而菜刀時不時需要磨礪才能保持鋒利,磨刀也是一門學問。

△刀刃的角度

菜刀雖是利器,但真正磨刀的時候也會變得很脆弱,為了不破話整體結構,所以刃的角度也盡可能小。一般情況下斬切刀與肉片刀採用15~20度夾角,砍骨刀複磨角度是25~30度,砍刀的角度小了容易在砍的時候滑掉,大了很難砍深,這個角度一定要拿捏好。

△怎麼知道菜刀磨好了呢?

這時你需要不同的角度看刀刃上是否有白線?如果兩邊都是很俐落的刃口,刀口變平,看不到刀刃中間那道白線,而且輕鬆削算線繩,那才算磨好,這樣這把刀已經非常鋒利了。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