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鄧肯退隱山林的決定永遠改變了聖安東尼奧馬刺。
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取代他與他的地位,二十年來第一次沒了帶頭大哥的帶領,對於馬刺對說,是他們自己都承認的挑戰。
「蒂姆(鄧肯)不會再走過那道虎度門,也不會再在戰場之上危難之中拯救我們。」總經理RC-布福德告訴The Vertical 的Adrian Wojnarowski (經Project Spurs的Paul Garcia)。 「我們現在只能靠自己了。」
鄧肯退隱的新聞在霎時間帶來了不少混亂。雖然根據他在季後賽中對抗奧克拉荷馬城雷霆時的那暮日餘光般的表現,這一切都像是有跡可尋,但作為一名NBA球員以及馬刺的陣上戰將,他感覺他再也不能安居此地下去。
然而,一切還好。
可幸的是,要馬刺去適應沒有了這位五屆冠軍的生活,還是比我們去適應沒有了他的生活來得容易。
不只是鄧肯的球隊
在沒有鄧肯之下生存已非一個新概念。
「我已有十一年沒有跟蒂姆(鄧肯)聊過天。」總教練葛列格-波波維奇在五月被San Antonio Express-News' 的Melissa Rohlin問及鄧肯有否就引退徵詢他意見的時候答道。 「而馬努(吉諾比利)在三四年前開始已經沒跟我說過一句話,所以我確實不太肯定。他們只會走過來就說:『波波(Pop),這是我決定要做的事。』而無論他們說些什麼,也將會是我決定去做的事。」
這些言語幽默一向都是波式對話中當他談及馬刺未來時的印記,而當這些笑話只能使人摸不著頭腦時,他們也只是些事後孔明的幽默而已。
馬刺一直都不知道鄧肯會選怎樣的方式引退,所以他們早在2012年已經為他的離開做好準備。
他們重新調整過隊伍的進攻模式,讓科懷-倫納德接下帶頭大哥的火矩。他們亦竭盡全力從波特蘭開拓者陣中洶走了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這樣一擲千金藉以補強的策略對於一支常年只著重於作育自家英才的球隊來說可算是一反常態之舉動。
相比起一直以來那麼多個年頭,馬刺在上個賽季的行動足以證明他們已經準備好踏進新紀元。他們收割了67場勝仗,打破了隊史紀錄。他們在該年中拿到了聯盟最佳的隊伍正負值(11.8),而且他們亦在15場比賽中以25分以上分差大勝對手,追平了該項的NBA歷史紀錄。然而,創出以上種種佳績的同時,鄧肯卻只能有著職業生涯最低的上場時間(1536分鐘)以及使用率(17.6):
綜觀各方面而言,2015-16賽季可稱得上是後鄧肯時代的元年。在馬刺的上賽季的比賽中,球場上沒有鄧肯的時間(2405分鐘)比起他上場的時間(1536)要多,而此乃爾來未發生過之事。
而且,他們在每一百回合中,他們可以比對手多得10.5分,於聯盟三十隊中排行第三。由此可見,2015-16年馬刺隊能在鄧肯離席期間茁壯成長,而他們也決定要更上一層樓。
預備另一飛躍
馬刺會以保羅-加索爾取代他們隊魂的位置,他是近五年來-也許是有史以來最接近克隆鄧肯的球員。
以下是他們於近五年的綜合資料對比:
要把隊中內線權杖從剛踏進不惑之年的鄧肯手中交付到已經三十有六的加索爾手上,可能已經是這個替代方案最差的一部分。不過,加索爾的比賽方式與馬刺系統幾乎是完美相容。他可以在低位得分;在距離籃框10尺以外的地方投籃,同時他可以扛起擋拆者與球隊第二號進攻發電機的責任。
在防守方面,他將會經歷一個調整期。加索爾可以蓋下不少的投籃,但他在防守切入者時補防的反應很慢,而且他亦沒有在防出去外線時對控球者進行換防以阻擋他們運球路線的習慣。因此,關於他能否接替鄧肯的位置而成為隊上防守聯繫的模範,依然是一個懸念。
不過,根據NBAMath.com,上賽季鄧肯與加索爾在護框的資料幾乎一樣。鄧肯在每三十六分鐘的防守資料上,他防下的得分僅僅比加索爾多一分。
鄧肯引退所留下的悵惘很難以任何一位球員來填補。即使如此,在他歸隱以後倫納德將會有更多的時間在場上打四號位,雖然馬刺一直都很抗拒向此類陣容投懷送抱。
在倫納德的職業生涯中,他以大前鋒位置上場的時間少於10%。馬刺一直都傾向於以高矮並用的傳統陣容來控制場上的節奏以及統治禁區。然而,把倫納德推進內線,放在阿爾德里奇或加索爾身旁,對他們來說是應對現時聯盟錯位進攻風潮沒辦法之中的辦法。
蒙朧的障礙
倘若你依然認為這個過程中將會有大量的突變與成長的痛苦,你絕對沒有錯。馬刺還有一堆難題,一些在鄧肯日暮西去前已經存在的問題。
控球後衛現已是馬刺的軟肋。托尼-派克今年經已三十有四,現在他于比賽末段時刻大多都已筋疲力盡,在攻防兩端都已不復當年勇。而帕蒂-米爾斯也並非一位真正的進攻發電機。雖然吉諾比利乃隊中助攻率第二高的球員,而他亦可以擔當控球搖擺人的位置,但他今年經已三十有九,他也只是僅僅可以應付場上普遍的後輩。安德列-米勒還是可以上場打比賽,但他也即將步入不惑之年了。
替補內線中不只伯瑞斯-迪奧(猶他爵士)和大衛-韋斯特(金州勇士),就連他們那垃圾時間中的超級英雄博班-馬里亞諾維奇(底特律活塞)都已離隊了,這明顯對於馬刺內線的深度有著大大的影響。 「雙德連線」或許可以彌補那被挖空了的內線輪換,但他們這對撘檔仍未能夠證明自己。
根據NBAWowy.com的統計,「雙德連線」在上賽季常規賽和季後賽中以四號位與五號位攜手打了一共177分鐘。即使當時馬刺進攻方面猶如斬瓜切菜,他們的組合在每一百回合中的正負值只有2.5,再加上一個有如地獄慘烈般差勁的防守資料。然後,這個有關乎於場上球隊文化變動的討論漸漸受到關注。就如SB Nation的Tim Cato 所講:
顯然,科懷-倫納德看起來就是天命所歸的候選人去維持馬刺那「無不合理行為之球星」的文化。然而,他非鄧肯。馬刺早已明白沒有了鄧肯他們將會是斷線風箏。他們知道鄧肯對球隊的重要性不僅是在賽場上的成功,而是寫下了一本人人爭相仿效的《變形記》(譯注1)。即使馬刺盡力去複製鄧肯,沒有什麼比得上一個活模範每天在更衣室中呼吸與生活。而現在看似永恆的他,已不能再當那個活模範了。
(譯注1:《變形記》是奧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於1915年發表的代表作。在《變形記》中,職業為推銷員的主人翁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蟑螂。這是卡夫卡最著名的一部作品,也包含很多象徵意義,和許多不同的闡釋。)
馬刺已經依著他們的標準,為隊伍改頭換面。雖然他們可以說是成功團隊的極致,但並不等於對失敗免疫。然而,每當有問題出現, 這總會有一個內部解決的方法。
近如天衣無縫的轉換
丹尼-格林、喬納森-西蒙斯與倫納德將會繼續施展死亡纏擾的能力守住外線,使得阿爾德里奇與加索爾以主要護框者上場時,球隊陣容還能堅持下去。凱爾-安德森亦能在大前鋒的位置上盡情施展渾身解數,因為根據NBAMath.com的統計,上賽季他有著板凳上第二好的防守數位,僅僅落後于韋斯特。
安德森與西蒙斯似乎經已預備好要在來年發奮向上,因為根據ESPN.com's Michael C. Wright的報導,馬刺在每星期都有五至六日為他們進行特訓。
同時,吉諾比利、米爾斯和派克會為馬刺提供充足的進攻發起能力,而且他仨在防守上的短板將會被格林與倫納德對控球後衛的換防能力隱藏起來。
作為一個MVP候選,倫納德需要習慣成為一位元控球前鋒。自他踏進聯盟起,他的助攻率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平穩的提升。他才剛有過職業生涯以來最高的使用率(25.8),所以他應已習慣去打持球進攻。
回頭細想一次,馬刺為能打出令人賞心悅目的比賽而建立出來的。無論大與小;爆炸性或是技巧性,他們都有著已證明了的和未被證明的選擇,是用以走進下一個他們存在的新世代。同時,替補方案以及應急計畫也會為應付這個挑戰而上場。
或許鄧肯的身影已消失於風雨之中,但我們都知道馬刺將會打出爾來最有活力的光明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