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七日談 我在巷弄遊蕩

圖/施敏傑 文/楊雲鬯 編輯/李一毛 美編/Xubin

我是一條野犬,遊蕩於都市街頭,偶爾穿堂入室,以本能的嗅覺,找到屬於自己的影像。時間在上海的巷弄間流淌,每個人的故事被分隔在七日與七日之間。那些片段和瞬間因為被定格,所以才有了在影像中重組的可能。星期一,我走上街頭……

星期一

我的上海遭遇各色面孔

臉,這樣的臉,那樣的臉,男人的臉,還有女人的臉。人生於世,皆有皮囊與面孔。光亮中的,陰影裡的。真實的,虛假的。在上海街頭,有太多面容。他們有的並無生命,卻神采奕奕;有的明明神采奕奕,卻沒有靈魂。

上海的臉,不是別處的臉。是我的上海,不是別人的上海。這龐大的、光怪陸離的都市本身,又何嘗不是一張巨大無比的臉?她高興,她悲傷,她面無表情。最重要的是,她陰晴不定。

城隍廟從來都是面孔雲集的,那些真實的和倒映著的面孔

F4.5,1/100秒,ISO200

朱家角放生橋上的面孔,那些外國人的和中國人的面孔

F9,1/500秒,ISO200

老城廂的生活化面孔,那些工作者的和文字的面孔

F6,1/350秒,ISO2500

星期二

巧合如時針分針終會相遇

那男人與女人背向離開,男人與看板裡面的男人有著同樣的神情。那光頭的男人站在理髮店前。畫著巨幅女人面孔的電梯門打開了,中間夾著另外一個女人……是的,你們原本並無聯繫。可是誰說你們不能發生聯繫?在取景框中,在陶醉與興奮中,產生了靈魂上的共鳴。

忙碌的城市中,在新與舊的上海,我們匆匆而過,萍水相逢。誰能說,這充滿巧合與趣味的一瞬之間,不是美好的?

東台路古玩市場裡的面孔,那些老月份牌上的和老招貼畫上的面孔

F5,1/80秒,ISO200

星期三

我看著你們正如你們看著上海

在柏拉圖的黑暗洞穴中,奴隸們凝視著牆上的黑影過活;在被解放的洞穴外,他們朝向太陽,獲得啟蒙。“黑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顧城如是說。凝視著上海的街頭,街上的人凝視著各自的世界。有時目光相遇,我也不打算回避這種靈魂的對撞。

你在看什麼?我又在看什麼?看著照片的人,我們共用了同樣的視覺上海,這大概也是攝影能夠帶給我們的最好的饋贈。上海那樣廣袤,卻又那樣擁擠。無數的目光,無數的世界,在這座詭譎的都市中交匯,然後錯開……

七浦路附近繁忙的人行道旁,通過一位元駕車老者的視角觀看著行人

F4.5,1/125秒,ISO200

星期四

陰影與倒影在雨後交匯

這座城市高樓太多,車太多,弄堂太多,水窪太多……這座城市的人們活在陽光之下,也活在陰影背後。他們在大地上無畏,也在鏡花水月中隨著車子碾壓而過的水紋支離破碎。天空是車窗倒影裡的天空,樓房是水裡倒影的樓房。

一切美好的、遙不可及的,也都是虛妄的。這座城市中最無與倫比的奢華與夢想,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又究竟意味著什麼?不停地行走,然後用易逝的瞬間解讀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靈魂。這些街頭光影的切片,究竟讓我暈眩,還是讓我沉醉?我早已不知歸途。

雨後的外灘倒映出了最經典的上海影子

F10,1/400秒,ISO200

星期五

雙手顫慄的集體虛像

羅伯特·弗蘭克和森山大道用他們晃動的雙手完成了對時代的感傷記錄。雙手顫慄,是無所適從還是心神不寧?是頓感無力還是心生敬畏?對於上海,我甚至無法回答。對於她,我的情感熾烈而矛盾。真實的世界,原本就虛實相生。在那些玻璃背後,重疊著的影像前,我找到屬於我的真實。

都市虛像在夜晚靜靜傾訴重疊的時空。我們找尋自己的位置。有的人一直在行走,有的人停下了。可這又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活在這裡,這個地點、時間,生活在影像中也許曾經交匯。

長寧支路的居民社區裡,陽光把衣服斑斑駁駁的影子繪在了汽車上

F10,1/500秒,ISO200

午後,一位老者披著陽光走過外白渡橋

F7,1/200秒,ISO200

星期六

他們的都市,它們的視界

攝影是一種本能。遊蕩於都市街頭,偶爾穿堂入室,以本能的嗅覺,找到屬於自己的影像。我也羡慕貓的敏銳,它們還擁有犀利尖銳的眼神。上海的街頭,從來不缺少人。同樣,這裡並不缺少人以外的生靈。我常常好奇的是,它們眼中的上海,會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與它們對視,仿佛相機成為了雙方交流的橋樑。它們或跟在主人背後,或在陽光下自由伸展自己的身軀。在這讓人疲憊不堪的大都市里,它們是最尋常也最獨特的存在。

1933老廠房附近的街頭民居,孩子與貓玩著躲貓貓遊戲

F3.5,1/80秒,ISO250

老城廂裡的老人與她的寵物狗形成了難得的默契

F6,1/250秒,ISO3200

星期日

行走的碰撞與一日休憩

這裡充滿碰撞: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他們與鏡頭之間……消費主義讚歌對生活發出挑釁,無生命的人形模特對普通生靈發出挑釁。

然而,我也看見了那些安靜的人和物,平凡時光在鏡頭裡流轉。上海的人們在繁忙與寧靜的夾縫中認真生長,儘管我們無從知道明天將登上天梯眺望遠方,或是堵塞在道路上無法脫逃。一周結束了,明天便會是新的一周。我又將看到什麼?我又將拍到什麼?我會如何懷著強烈的主觀意願,將上海私有?

輕軌車站上重複著只屬於都市的繁忙

F3.5,1/60秒,ISO2000

老城廂裡的溫情一刻。不論城市這一周有多麼繁忙,星期日總是屬於休憩的

F6,1/125秒,ISO200

攝影師

攝影師 施敏傑

施敏傑,上海人。這座都市就像巨大的盒子,我們出生和生長其中。我像野狗般穿行於大街小巷,拍攝下盒子中的種種,記錄下心中的興奮、茫然和恐懼,並闡釋出我的意念、我的理解。

攝影是一種收藏癖

筆者後記:攝影者施敏傑說自己是行僧,不在乎前人腳印。不在乎是種難得的態度。他用大量精彩的街頭攝影私藏了屬於自己的上海。攝影及我們選擇拍攝的方式源於我們的私欲。那些永遠無法複製的瞬間,自己珍視的場面,全部通過釋放快門的瞬間被保留。失焦、高對比、粗顆粒似乎全部成為了情感表達與意識流淌的工具。我記起了森山,又忘記了他。我走進了東京,也觸摸了上海。最重要的,他不間斷地拍,似乎在說著現在不拍,便無法把這座城市佔領,再收入囊中了。

via Fotomen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