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美劇火了。
沒有《權力的遊戲》黃暴,沒有《疑犯追蹤》燒腦,也沒有《傳教士》惡趣味。
但Sir還是嗨爆。
也許你已經被安利過了——
怪奇物語
Stranger Things
網飛(Netflix)新作。
IMDb9.2。
爛番茄新鮮度92%。
一次性放出第一季全八集。
相信Sir,不是一個人這樣想——
《怪奇》不看完,不睡覺。
好久好久好久沒看過這麼爽的劇了。
一季刷完,入戲過深者,甚至上大街張貼劇中失蹤男孩的尋人啟事。
魅力有這麼大麼?
有。
Sir這就給你們八。
劇情不複雜,甚至稱得上簡單。
一個小學生失蹤了。
他的同學、哥哥姐姐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他。
其間,孩子們遇見一個板寸頭的超能少女。
於是,所有人被捲入一場超自然力量的神秘事件……
失蹤少年,超能少女,但凡看過兩位數科幻片的觀眾都不難發現。
尼瑪這不就是最臉熟的套路。
是的,某種意義上,《怪奇物語》就是套路大合集。
但它用套路,不是編不下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再創作。
整部劇可以看作導演寫給80年代的情書。
故事背景就設定在80年代。
80年代最經典的元素,一應俱全。
指名道姓的致敬。
恐怖大師史蒂芬·金。
痛痛快快上海報,湯姆·克魯斯。
甚至改裝劇情。
比如,80年代的美好記憶,斯皮爾伯格的《E.T》。
劇中,超能少女就簡稱EL。
L倒過來,不就是T。
EL被小男孩發現,悄悄地收養在自己家,不敢讓爸媽發現。
看過《E.T.》的都懂。
仗義總是小屁孩,無情莫過科學家。
E.T.被研究所追殺。
EL也是同樣命運。
還有高☆禁☆潮處,自行車逃亡戲。
《E.T.》。
《怪奇》。
如出一轍。
導演絕對是斯皮爾伯格的鐵粉。
《大白鯊》也是主要靈感源泉。
海報。
人設。
乃至怪物嗜血,也跟鯊魚一個習性。
怪不得網友說,這片是:
感覺像斯皮爾伯格帶著X-man去寂靜嶺打異形!
當然,如果僅僅是元素上的借用,那《怪奇》跟當今那些消費情懷的國產青春片,沒啥兩樣。
它做到的,不僅是得其形,也得其魂。
比如,營造懸念。
斯皮爾伯格最高超一點是,誘敵深入——
《大白鯊》裡,巨鯊直到最後一刻,才現出全貌。
絕大多數時候,是用冰山一角,讓觀眾腦補出無限的驚悚空間。
《怪奇》學到了。
超能少女是整部劇最大懸念。
她是誰?
她有什麼超能力?
導演這兩個心機boy,對這兩個問題,始終遮遮掩掩。
一邊有條不紊地推進劇情,一邊穿插女孩回憶。
如盲人摸象般,把她身上的隱藏資訊,一一解鎖——
一個懸念剛揭開之際,又埋好下一個。
更大的。
比如,一開始連貓都殺不死的少女。
生起氣來,殺人如捏死一隻螞蟻。
原來,她不是殺不了貓,是不想。
那她超能力的極限在哪?
一路挖坑,一路填,再挖,再填。
導演就是有辦法,把最常規,平庸的套路,組合出層層遞進的陷阱。
欲罷不能的不止觀眾。
連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
看《怪奇》,就像看我最成功的那些作品一樣。
《潘神的迷宮》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
《怪奇》像斯皮爾伯格、我和一眾80年代的電影。最關鍵的是,它本身拍得太贊了。
都紛紛淪陷。
套路一門清,主創就是老司機?
不,導演+編劇達菲兄弟,今年才32。
倆人出發點極其純粹——複刻童年。
像在森林裡建造秘密基地。
和朋友玩《龍與地下城》。
還有當時高壓的冷戰氛圍。
都是每一個80年代生人共同的記憶。
為了還原出“時代的質感”,達菲兄弟下了不少功夫。
光是選角,就前後面試了906個男孩,307個女孩。
名副其實的百裡挑一。
拍攝前,還給他們安排了功課——
一起看當時的電影,玩當時的遊戲,培養“化學反應”。
但,千萬別以為,《怪奇》就是小屁孩的兒童探險記。
它其實借驚悚片形式,展開了一幅中年、青年、少年三個階段的人生圖景。
南茜明明是個學霸,卻總嫌棄自己不夠cool,想融入不屬於自己的群體。
薇諾娜飾演的單身母親,婚姻失敗後生活蒼白。
警長因為女兒病逝,一蹶不振。
在這個小鎮,所有人都迷失在自己生活——
直到怪物出現。
成人向還體現在各種大膽的性隱喻。
通往逆世界的入口,是一個黏糊糊的樹洞。
怪物觸手,堂而皇之上演了“深喉”。
這不就是男女性☆禁☆器官的影射。
再細想一層,你會發現,《怪奇》是一個沒有“父親”的世界。
威爾在單親家庭長大,親生父親只知道吸毒鬼混。
邁克的家庭看似完整,但其實父親毫無存在感,在家庭事務中常常缺位元。
反而是最大的反派,布倫納博士,以“父親”(papa)自居。
“父親”的缺位,呼應的,正是冷戰背景下,秘密部門隱瞞真相,監聽守法公民,使民眾對於權威普遍性的不信任。
相比之下,女人更有魄力。
反抗。
質疑。
一旁的父親麻木沉默
這也是為什麼EL一出場,就以中性化的板寸頭示人。
據導演透露,特意參照了《瘋狂麥克斯:狂暴之路》的“復仇女神”,查理茲·塞隆。
種種頗具深意的形象設計和人物關係隱喻。
讓這套刺激的驚悚劇,有了超出同類的醇厚。
懷舊的大旗下,既有喚起生理反應的視聽刺激,也不乏可供品味的深層解讀。
在套路裡創新。
在歷史中反思。
面對這樣的好劇,你所能做的,就是——
追,追,追。
最後,感興趣的,A站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