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跟著古人學品茶,還敢說你懂茶

從古自今,凡有喝茶品茗者,必有論茶事之專家,而若說古人之茶專家,那必首推陸羽,蓋因嗜茶如命,便涉足茶葉文化領域之研究,耗之一生,遺留《茶經》一書,千古傳芳。
然而卻不是要跟著陸羽學品茶,是另有其人也,乃宋代熙甯的黃儒,其亦有一茶學專著為《品茶要錄》。中醫的基本功為望聞問切,而品茶之基本功卻為色、香、味、形。品茶要錄更是對此四要素也有著詳細完善,還特別專業性的論述。而今人卻對古人敬而遠之,置之不理,更妄想成為一位茶博士,真不免令人汗顏之。

1.觀茶色

中國茶有六大類,不同產地不同品種的茶葉,都有其不同的湯色呈現出來,但茶湯顏色也有會它們的共性,那便是透徹明亮。那麼,看看《品茶要錄》中是如何看茶之色:盞面浮散,隱如微毛,或星星如纖絮者,入雜之病也。善茶品者,側盞視之,所入之多寡,從可知矣。


2.聞茶香

外話,前些日子,我到芳村茶城去了一趟,而入店坐定喝茶的第一件事便是,從茶人的手中接過瓷器聞幹茶的香氣,而後再聞開泡後芬芳撲鼻的茶香,最後,喝完茶,再聞茶器裡的茶香。這是每一個做茶人都要會做的鑒賞三法,即是:幹聞、熱聞、冷聞。那麼,看看《品茶要錄》中是如何聞茶之香:試時色不鮮明,薄如壞卵氣者,壓黃之病也。

3.嘗茶味

對於我自己來說,到底會不會喝茶品茶,似乎並不太重要,我只簡單的享受每一口茶與味蕾的纏綿共舞,而那一瞬間,就好像是在回味于人世諸般境遇,跋涉過千辛萬苦之後,終於遇上柳暗花明。這先苦後甘,恐怕,在世間萬物之中,惟有茶的味道,能夠如此深刻的道出這般滋味。而一杯茶,之所以這麼深深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回韻,口齒生津,齒頰生香,回味無窮。那麼,看看《品茶要錄》中是如何嘗茶之味:試時色雖鮮白,其味帶苦者,漬膏之病也。

4.看茶形

至於如何看外形判斷茶葉,除了經驗,那就是必須得懂茶,好好壞壞,參差不齊的茶形與質,就完全逃不出一個茶人的火眼晶晶了,最後,就看看《品茶要錄》中是如何看茶之形:茶餅光黃,又如蔭潤者,榨不幹也,榨欲盡去其膏,膏盡則有如幹竹葉之色。

我看啊,品茶,也就一字便可道也,妙!其實,喝茶又哪有那麼複雜的,不過就是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說的一句: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而對這般天然的味道,世人又豈有不愛之理,那麼,且好好跟著古人學品茶吧。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