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釣魚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在結伴釣魚中,某釣友頻繁上魚而其他釣友的鉤子一口都沒有。用多支手竿釣魚時,也會出現僅一支竿子上魚的情況,有時候漂挨著漂子都不咬。
對於此類現象,曾有多篇文章論述,但大多是在釣手的自身和線組的匹配上找原因,沒有往魚的方面去想。我記得曾有文章提到或可能是魚群本身的緣由,遺憾的是作者一筆帶過沒有後文。但卻為我們探討這種現象提供了另一個出口。
*【性價比超高大物殺器 106米釣聖魚線,2015年FTT賽事專用魚線,柔韌性好,耐力強勁,大物專用,適合湖庫黑坑等大物場所;線盒帶扣板設計,不易鬆散】
在觀察水族箱內放養的鯽魚方面,我曾做過這樣一些記錄。當箱內只放1尾鯽魚時,用木棍敲擊箱體,這尾魚驚慌失措,逃竄方向漫無目的,有時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魚或左或右拿不定注意。放2尾進入同樣表現,雖然有時這2尾魚表現出協同性,但幾率不到20%。放進4尾魚則有明顯不同,其群體的一致性可達到80%以上。魚放得越多,其協同性越一致。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魚群遊動的方向步調一致,沒有一尾魚表現出絲毫的猶豫。這好像我們人類,在災害發生的最初時刻會表現得不知所措,只要有一人向著方向出逃,大家就會緊隨其後,哪怕他的方向是錯的。
*【漢鼎150米釣魚尼龍線,紅色主線,透明子線,橫流魚線採用原絲,經過處理使原來柔韌的魚線更加結實耐磨;切水性好,下沉快,經過特殊強化處理,超強耐磨性,超強拉力。】
魚群的社會行為級別不高,沒有分工和地位的差異。魚類行為方面的學術報告顯示,魚群當中的個體具有相互學習的能力。這種記憶可長期存在於這群魚的個體之間,形成整體覓食、整體洄游和整體防禦。就魚類的群體攝食行為來說,有學術研究資料出:“當魚發覺食物後即注視(產生攝食意圖),然後劃動胸鰭調整身體與食物的位置。”這個姿態表明了魚兒就食前的準備工作,有些側扁體型的魚類還會擺出某種“訊號”架勢,比如將身體弓為s型。
*【本汀塗膠防掛速幹魚護網,通風透氣,更易於瀝幹水分,有利於儲藏;網布採用納米複合材料編織,結實耐磨,不褪色,除異味,拉力強,壽命長】
魚群的社會群體是個體之間在仔魚階段就形成的,譬如同在一個產卵場結合成的魚群。其整體行為日積月累,協同會高度一致。雖然他們的覓食較為分散,但一旦有魚找到了目標,這群魚就會產生群體間的依賴性。對於周邊的食物源則會表現出漠視,知道先發現的食物被徹底消滅後才會轉向其他。
由此,若在釣魚中碰上不斷上魚的釣友,不妨遠離他去找另一撥魚。否則,那魚群只認人家的餌,你只能當“空軍”。
*【佳釣尼伏魔塗膠防掛競技魚護,2.2米魚護,精工細作,優良品質;外防跳自由收縮繩,萬象不銹鋼地插,堅固耐用,防腐蝕;底部提手設計,高檔金屬包邊,塗膠速幹。】
編審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