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科技圈最火的東西非VR莫屬,經常有開發者在我面前將VR技術吹的天花亂墜,號稱自己公司的VR項目又融到了多少錢,可能是受到這股熱潮的影響,也有朋友時不時讓我給推薦一下便宜又好用的VR設備。
雖然VR概念如今這麼火,但推薦便宜且好用的VR設備卻讓我犯了難。
事實上,作為一項早已誕生卻無人問津,但隨著顯示技術和半導體技術的騰飛又開始散發第二春的技術,說它是剛剛起步也沒有問題。
我從來不會建議任何消費者去做新技術的小白鼠,尤其是風行的廉價VR手機眼鏡,其強烈的眩暈和不適可能會使這些剛剛對VR產生興趣的消費者反過來又對其產生了抗拒心理。
既然大多數設備都不好用,那為什麼VR技術還這麼紅火呢?
一項新的技術,不僅需要企業和研發工程師們付出資金和智慧,還需要敢於嘗鮮的消費者來共同扶植,才能使技術不斷的完善進步。
如同20多年前用著大哥大的人們,是怎麼也不會想到到現今的智慧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會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但是若沒有笨重的大哥大,更先進的智慧手機也許根本就不會誕生。
首先跟大家聊一聊VR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也許已經有同學搶答了:“啊,電梯口那個魔鏡魔鏡告訴我的廣告,我知道。”
而事實上,這只是VR比較初級的呈現形式,當然我也沒有想黑暴風魔鏡的意思,真的沒有任何的這個意思,暴風科技作為入局比較早的國內廠商,深耕手機VR領域已經有數年的時間,不僅撐起了國產VR眼鏡的半壁江山,也讓更多對VR原本一無所知的普通民眾認識了VR設備。
而說起暴風魔鏡,就不得不提暴風魔鏡的真正原型,來自穀歌的cardboard,也就是俗稱的紙板VR眼鏡。
這個由硬紙板,凸透鏡,磁鐵,以及橡皮筋製作的,如兒童手工作品一般簡陋的眼鏡,最初由兩位穀歌法國的工程師共同設計完成,在2014年的谷歌I/O開發者大會上正式亮相。
于此同時,穀歌還把製作cardboard所需的材料和製作教程一併公之於眾,他們聲稱,只要你有一部安卓手機,就完全可以自己動手製作一副VR眼鏡了。
同時公佈的還有用於cardboard應用開發的SDK。
也許這不是一款能帶來完美體驗的設備,但是我們也要感謝穀歌,感謝他們讓入門級VR設備的門檻降到前所未有的低。
回頭再來看看類似暴風魔鏡吧,其實暴風魔鏡和cardboard一樣,都是一款以智慧手機為核心的純光學設備,他們都遵循穀歌的cardboard sdk進行開發,與cardboard的區別僅僅存在於外殼材質,凸透鏡鏡片,以及散熱,瞳距和焦距調節這些改善點,而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它們的主要原理同樣是利用鏡片組的光學結構造成虛擬距離感,將手機螢幕上的內容拉遠並放大,作為核心的智慧手機不僅要提供用於顯示內容的顯示器,處理資料的電腦,還要通過內置的陀螺儀捕捉使用者的頭部移動。
因此,這類VR設備不僅要考慮眼鏡本身的設計是否夠合理,還需要取決於你的手機螢幕解析度到底夠不夠高,處理器是不是夠犀利,內置陀螺儀的靈敏度好不好。
儘管已經便宜到了幾塊錢包郵的地步,我也很少推薦任何人去購買這些cardboard類 VR設備。
因為不管廠商怎麼宣傳,這類VR設備的致命弱點都在於,過於依賴作為核心的智慧手機,而造成了體驗不佳。
即使是2560X1440解析度的頂級手機螢幕,在這類的VR眼鏡中播放時,依然會因為高倍數的放大而產生顆粒鋸齒感。
依賴手機內置陀螺儀晶片,導致人頭定位不精准,用戶容易頭暈眼花,等等等等。
很多購買這類VR設備的使用者僅僅想是看用頭盔看看電影,那麼記得選一部螢幕足夠優秀的手機,可以最大限度的改善觀看體驗。
比如SONY的XPERIA Z5尊享版,就是第一款搭載4K(3840X2160)解析度顯示幕的手機,有人稱它就是為了手機VR而生的。
除此之外,市面上還存在一些一體化的VR設備,他們主要原理是將智慧手機中的CPU等部件移植到眼鏡上,並且配備了解析度更高的顯示幕,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手機螢幕放大後的粗糙感。
這類產品目前也有很多選擇,如偶米VR眼鏡,大朋M2眼鏡和嗨鏡等,凡是類cardboard設備能提供的功能,他們都能完成得更好。
除開完全依賴手機來運行的VR設備,更高端一些的產品都或多或少的擁有一些硬體設定,比如一塊獨立的陀螺儀晶片,散熱裝置,觸控板等交互設備等。
內置獨立陀螺儀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三星和OCULUS合作研發的GEAR VR就是這樣一款設備,同樣是光學放大原理並且依賴手機作為核心運行,只因為對人頭的定位更加精准,使用它產生的眩暈感就遠遠低於前面提到的cardboard式VR設備。
如果你是一個有一定動手能力的技術宅,又恰好擁有一部Galaxy S6以及之後推出的三星旗艦手機,那麼只要再花六七百塊錢,就可以讓你建立對於VR技術的認識。
將你的手機插到眼鏡裡,再通過科學上網註冊一下oculus store的帳號並進行簡單配置,就可以使用了。說起來是很簡單,但由於受限於國內的網路環境,想要玩轉GEAR VR,還是需要一點動手能力的。
得益于OCULUS與三星合作構建的OCULUS STORE平臺,GEAR VR的應用資源非常豐富。我推薦新手用戶在熟悉GEAR VR的基本操作後,先安裝”Introduction to VR”這個介紹向的VR應用。如果是沒有接觸過VR設備的新手,很可能在這個時候,就覺得這600多塊錢的投入已經值回票價了。
當然三星在韓國最大的對手,LG牙膏廠也不會坐視不理,在今年的MWC展會上,也拿出了自家的VR眼鏡,LG 360 VR。
由於內置了OLED螢幕,使得這款設備比起將手機戴在頭上的VR設備要輕巧的多,通過一根USB TYPE-C的資料線與LG G5手機連接,來實現資料和視頻的傳輸。由於現在市面上能見到它的場合並不多,所以我還無法給出比較準確的使用感受。
而三星在VR市場已經建立了先手優勢,所以LG的VR之路會如何發展,還得看他們今後的規劃。
國內也有廠商開始研發類似GEAR VR的頭戴設備,有的投機取巧者甚至將GEAR VR拆卸後重新套殼裝配,將它作為自己的產品去騙投資。
但是也有一些真正的有志青年,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艱難前行著。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覺得GEAR VR就足夠可以代表先進生產力了。
但是我想說的是,這還不夠,真正的VR體驗,還不應該止步於此。
這樣的VR設備體驗再好,也只能通過追蹤頭部的旋轉,實現對周圍空間的重構。
而VR是什麼?Virtual Reality ,是虛擬實境啊同學們,你見過哪個現實裡的人就整天站在那不斷向四周張望的嗎?
真正的VR設備,不僅應該實現對人體四周空間的重構,還應該能夠讓人動起來,進入這個虛擬出來的世界去探索冒險,去撩妹購物。
還應該實現對用戶觸覺,嗅覺,甚至是痛覺上的模擬。
比如說你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海岸邊,你能感受到迎面吹來的海風,以及風中的淡淡鹹味。
你在一個槍林彈雨的戰場英勇殺敵,但偶爾也會被敵人陰險的槍彈射中。
這些體驗,以手機為核心的VR設備設計得再好,恐怕都是難以實現的。
而國內外的研究者們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也正在不斷探索著。
來自英國Tesla studio研發的Teslasuit VR緊身衣,原理是通過輕微的電子脈衝刺激神經,來模擬人在VR世界中的不同的觸覺感受,不論是戀人的擁抱,還是被敵人的槍彈射中,都能被使用者一一感知。
還有Virtuix Omni跑步機,不僅可以用於模擬玩家在虛擬空間裡的移動,還將玩家運動的方位,速率等資料同步回饋到遊戲裡,實現人機一體的遊戲體驗。
當然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接著聊VR領域的三巨頭了,以上提到的觸感緊身衣,專用跑步機,實際上都是為他們而生的。而這三家廠商,就是現今為止VR技術的先進代表。
如果你壓根就不差錢,就是想玩VR遊戲,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下手訂購OCULUS RIFT和HTC VIVE了,這都是世界上目前為止最接近VR技術本質的設備。他們的體驗,也是現在已面世的VR產品中最棒的。
看看上面的價格配置表,也許不少人都會心動。
想想看,僅僅花一部iPhone的錢,就能體驗到最前沿的VR技術,那想必也是很值得的。
但是不要忘了,HTC VIVE和OCULUS RIFT這兩部設備都是以電腦作為前端作為計算設備的,也就是你還需要一部配置足夠的電腦。
按照廠商提供的配置單,到萬能的淘寶上挑零件攢機,配齊整套差不多要花6000元左右,如果想省事一些,可以選擇帶有 VR READY認證標識的電腦整機或是筆記本,一些PC廠商都已經推出了帶有VR READY認證的系列產品,具體如DELL的XPS 8900,華碩的G11CD G20CB,
ALLENWARE的X51,等等。後續也會有更多的PC廠商推出類似產品。
另外,由於HTC VIVE是需要使用者在地面上移動來進行操作,因此,官方配置單裡,還要求使用者要有一個對角線長度為5米左右的空房間...
然後來看看,我們擁有了這些設備後,能玩到多少遊戲
HTC VIVE是與VALUE的Steam平臺合作,因此遊戲陣營中包含了VALUE名作《傳送門》《半條命2》等,我們在steam平臺上採用HTC VIVE作為關鍵字進行搜索,可以發現現今已有190款遊戲支援HTC VIVE。
而OCULUS陣營則包括了《EVE:瓦爾基裡》等重量級大作,登陸OCULUS STORE統計一下,到目前為止,OCULUS平臺有200款左右的遊戲
可以說想要體驗這兩款設備,主要的門檻還是在於購買難度和價格,你要是成功入手,基本上是不用擔心沒有遊戲玩的。
不過平心而論,我是比較反對VR設備廠商現在就開始分陣營來獨佔遊戲資源的,因為這個蛋糕遠遠還沒有做大,還沒有大到能讓幾大廠商跑馬圈地搶佔份額的地步。
看了這兩個已經面世的產品,我們再來說說SONY的PS VR。PS VR經過一連串的跳票後,終於決定在今年10月要對外發售了。
即使參數在其他兩款設備前處於下風,但玩家們仍然非常期待SONY的這款設備,不僅是由於相對低廉的售價,還有以往PS強大遊戲陣營所營造的良好口碑。
可能有人覺得再買一台PS4爽玩PS VR了,甚至有些專業媒體也都在推薦PS4+PS VR的組合。但是在這裡,我要說點逆耳忠言了。
不要為了PS VR購買現在的PS4.
不要為了PS VR購買現在的PS4.
不要為了PS VR購買現在的PS4.
因為真的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原因很簡單,PS4的硬體機能已經無法滿足VR設備的性能需求了,在圖形性能上,PS4大概只相當於2012的ATI HD7850顯卡,以這樣的性能,在運行時下流行的動作遊戲《黑暗之魂3》時,就已經出現了卡頓掉幀,何況將來要求更高的純VR遊戲。
恐怕過不了多久,在舊版PS4上,PS VR就只能作為一個單純的頭戴顯示裝置來使用了。
而SONY針對這一問題,已經決定推出代號為NEO的PS4新版本,也就是俗稱的PS 4.5,圖形性能據稱至少會提升2倍左右,將最高輸出解析度提高到4K。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它會與PS VR同步上市,而這部主機才是VR設備的最佳搭檔。
而SONY應該還會推出更優惠的PSVR與PS4.5主機同捆的套裝版本,不管是出於省錢角度還是為將來的遊戲體驗負責,都不要為了PS VR購買舊型號的PS4主機了。
因為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又強調了一遍。
尾巴
一項新技術的發展總是伴隨著各種磕磕碰碰和曲折反復,VR技術也是如此,即使是現今市面上最好的VR設備,也還是存在著種種的不足。
在這個前進的道路上,縱然有少數投機取巧的沽名釣譽者,但是大多數廠商和研究者們,都在勤懇的工作推進著行業技術的發展。
用馬雲的一句話來說,VR的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而後天會很美好。
就讓我們期待著,這更美好的後天,終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