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溫潤而富有記憶感的特質,讓不少北歐設計師都十分鍾愛。而這其中,Kay Bojesen更可說是依靠木頭而揚名的設計大師。雖然 Kay Bojesen 早年以銀器設計而成名,但後來卻因木質玩具而讓更多人認識了他。
Kay Bojesen 原本是受北歐傳統工匠訓練的藝人,從 1906 至 1910 年間,在 Georg Jensen 手下做了四年的銀匠學徒,早期的作品承續了當時雕花細膩、充滿貴族氣息的風格。然而,他在實踐中逐漸拋棄了傳統陳舊的審美觀,捨棄繁複且非實用的花紋,更講究實用及平易近人。
1956 年,他在丹麥雜誌《Danish Artwork》撰文「A Little Bit About Our Eating Utensils」,談及他對於餐具的看法。「早期那些外觀優雅、握柄纖細的餐具,只吸引目光卻一點也不善待人手……不管是銀制或是鐵制,這些餐具總是不堪一用,甚至有些叉子用手便可輕易折彎。這些可是我們每天會用到的東西,如此不堪一擊,根本就是荒謬!重量與平衡在餐具的設計上非常重要。」好的餐具雖然重量很重要,但他也看重整體的重量平衡感。他的概念也呈現在作品上,為自己贏得了 1951 年米蘭 Triennale 工業設計及建築設計展的銀器部分 Grand Prix,此後 Rosendahl 以不銹鋼材質重新製造的系列,取名為「Grand Prix」。
Kay Bojesen 專精於兩個領域,他本人曾開玩笑地回答,銀器是他的專長,而木器則是他的人格。
Kay Bojesen的朋友總是形容他「The man who loved to play」,在 Kay Bojesen 手中,原本那些被時代淘汰的傳統玩具被富裕了新的生命,讓其重新活躍于小朋友們的視線中。你可能不知道,他也是為孩子們設計專屬餐具的先驅,甚至有不同年紀孩子適合用的餐具。
1934 年誕生的這只臘腸狗,靈感來自朋友所飼養名為 Pind 的寵物。採用胡桃木製成,手感上好。
1936 年,Kay Bojesen 設計出了這個經典的搖椅木馬。「當他見到孩子們的適合,總會送給我們一些親手製作的木質玩偶」,丹麥建築師 Henrik Sten Mller 對於在幼年第一次見到 Kay Bojesen 所收到的木質小馬總是那麼念念不忘。
Kay Bojesen 在 1940 年設計了這款聖誕老人。令當時的孩子們都能過上一個美好的耶誕節。
這只 1951 年誕生的木頭猴子,依循 Kay Bojesen 的座右銘「線條應該會微笑」而進行設計,採用柚木與林巴欖仁 Limba,在丹麥由技術高超的木匠手工製作。可以隨你的想像擺出各種不同姿勢,可站可坐、還可倒掛在樹上、吊單杠等。在上世紀 50 年代初,它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也是品牌最受歡迎的一款,曾在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分別展出。據說英國著名設計時尚雜誌《Wallpaper*》雜誌就在公司裡一口氣放了 50 只。
這頭在 1952 年設計的木熊,使用了原生橡木,並按照木頭的紋理製作,時間越久,木頭的色澤也會變得越漂亮。
繼木熊之後,1953 年動物家族裡有多添了一隻木象。之後的一大力作,生動可愛的造型,再加上四肢鼻子都可以自由活動,令小朋友們都愛不釋手。
這只河馬出生於 1955 年,微笑的大嘴可以充當筆架使用,這也讓 Kay Bojesen 設計的玩具更多添了一份功能性在裡面。
1957年,Kay Bojesen 的動物家族裡迎來了一隻最可愛的兔子。
自上世紀 50 年代創造出這些小鳥以來,從未投入過生產。直到 2012 年才首次生產發售。這 6 只小鳥線條乾淨俐落,絲毫沒有多餘的細節。而有趣的是,這些小鳥分別以 Kay Bojesen 家人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