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五天。
票房7000萬。
被《寒戰2》《大魚》《陸垚》遠甩後頭。
但評分,卻扳回一城。
豆瓣7.5,同期最高。
許多毒友後臺留言,要Sir幫幫它。
帶著“不相信”擼完後。
必須承認,確實走寶了。
對不起——
《驚天大逆轉》
真不能怪Sir。
按過去經驗判斷——
片名帶“驚天”,“大”(逆轉涉嫌劇透),十有八九爛;
“中韓合拍”的,十有八九爛;
號稱“燒腦”的,十有八九爛;
再看編劇,丁小洋。
前兩部作品,發揮十分穩定,得分不過5。
種種跡象,都指向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
天知道,小概率事件居然發生了。
Sir拍胸口保證——
這7.5,沒水分。
這是一部非常規範的懸疑片。
整部電影,就是一場賭局。
開篇,大反派面具男說——
“賭”有三重境界,不怕輸、輸不怕、怕不輸。
精准道出影片三層反轉。
影片故事發生在2016年亞冠決賽當天。
韓國高陽新星,對陣廣州巨遠。
大戰當即,面具男綁架巨遠隊主力前鋒妻子。
並在她身上,綁了炸彈。
面具男放話——
除非你贏球,不然你老婆就得死。
看到這,老司機Sir不禁呵呵。
不就是用人質威脅,操縱比賽嘛。
正當Sir準備起身上廁所之際,人質危機就因為一個心理醫生套出了地點,解除了。
看表,電影才過去30分鐘。
出乎預料……
再等等,看你還能玩出啥。
解救人質後,警方才發現,原來,面具男真正的籌碼,不是一個人。
是球場裡的五萬人。
他在球場裡安了數個定時炸彈。
巨遠隊贏,觀眾平安;
巨遠隊輸,炸彈爆炸。
至於一開始那個龍套人質,只不過為了證明我們反派輸得起。
不怕輸的意思是,
只有他“輸”了,才能擺佈員警繼續下一局——
拆彈遊戲。
答對一道題,就告訴你一顆炸彈的下落。
看到這,老司機Sir再次呵呵。
好嘛,玩個小反轉,真正的危機,是炸彈。
正當Sir準備起身上廁所之際,炸彈危機又,被解決了。
面具男一邊留下破綻,一邊驕傲地挑釁,不過為了證明他強大的心理。
輸不怕。
電影已經過去一個小時了,我們都還不知道他的真正目的。
接著,面具男再次誘導員警,走進第三局,也就是賭徒的最高境界——
怕不輸。
看到最後,你會發現。
人質,不是目的。
炸彈,不是目的。
甚至這場比賽誰輸誰贏,也不是目的。
那面具男究竟要什麼。
對他來說,輸才是贏。
為什麼?
Sir不說。
沒完。
一般的國產懸疑片,能玩出三重反轉,上天了。
《驚天大逆轉》還不滿足。
100分鐘,“真凶”浮出水面。
115分鐘,我們又不確定誰是真凶。
整部電影,如教科書般踩著精確的節奏,一個危機跟著一個危機,最終,牽引出終極包袱。
老司機如Sir,這次也猜不透了。
更別說一般影迷。
編劇套路太深,不斷挖坑給你跳,讓你以為猜中了結局然後不斷被逆轉,反正我跟自以為是的女主一樣打臉啪啪啪。(@可俗可雅的貓)
看完前90分鐘,給三星;看完110分鐘,給四星;看完彩蛋,給五星!(@半情調)
走出電影院後,再回想主演鐘漢良的“狠話”。
就是猜不到而已
不得不服。
說到這,不得不贊下鐘漢良。
這次他選的片,除了劇情智商線上,演技,也線上。
一人分飾兩角(放心這不是劇透)。
衣冠。
禽獸。
兩手抓,兩手硬。
尤其是這個毀容造型。
僅靠淩厲的眼神。
和狂放動作。
就把在《三人行》,《賞金獵人》流失的粉絲,又圈回來了。
果然,對“偶像”而言,再多代言曝光率,也比不過一部好作品。
這很難麼?
是,也不是。
“是”是因為,絕大多數優秀的商業片,就是一門成熟的手藝。
“不是”是因為,在今天的中國電影生態裡,太多人,不尊重這門手藝。
拉開《驚天大逆轉》的幕後名單你就知道了——
攝影指導,李成治。
大鐘獎最佳攝影獎獲得者,作品有《追擊者》《黃海》《嫌疑者》。
他喜歡把動作戲放置在窄小的街巷,通過快速切換鏡頭,增添壓迫感。
《追擊者》
《驚天大逆轉》發生在密閉空間的種種打鬥。
你也能嗅出同樣的緊張,亢奮。
當然還有動作指導,吳世英的功勞。
他曾憑《最終兵器:弓》,拿下2011年青龍電影節最佳技術獎。
甚至參與《復仇者聯盟 2》在韓國的拍攝。
其他團隊核心成員,履歷表同樣好看。
美術指導金志娥(《隱秘而偉大》)。
現場特效師全健益(《熔爐》《追擊者》《內在美》)。
特效化妝師李柱煥(《捉迷藏》《密陽》)。
服裝師金佳映(《下女》《捉迷藏》《好朋友們》)。
如中國導演李駿所言,在工業水準上,至少保證做到,不掉鏈子。
李駿曾披露過一個幕後細節。
有天拍一場爆炸戲,地上都是粉塵,演員每走一遍,地上的粉塵就會被壓扁。
美術團隊的工作人員為了讓鋸末在鏡頭前展現爆炸最自然的樣子,淩晨2、3點,一群人趴在地上,不顧困乏地用吸管吹那些粉塵,力保鋸末自然生動。
她們對於細節的要求,對於整場戲的完成度,完全自發並且做到最好,讓我很感動。
細節決定了韓國影人對於商業電影的完整性和成功性。
曾經,追求藝術性的中國電影看不起好萊塢。
新世紀,隨著市場蓬勃,一大票“獎項導演”紛紛向人民幣投誠。
無數次畫虎成犬後,才發現——
原來,好萊塢,不是那麼好學。
它運行多年的,嚴絲合縫的商業體系,離我們,還有數光年。
這幾年,挫敗的我們又開始向“模仿好萊塢”韓國電影偷師。
但學到的,又是殺雞取卵的招數。
搶導演。
搶明星。
搶IP。
聽聽這些抱怨。
《記憶碎片》(豆瓣評分3.5)導演朴裕煥——
在韓國前期準備時間會很長至少達到三到四個月,這樣可以盡可能減少拍攝過程中的失誤,現場的工作會很簡單。
但中方會認為“什麼要花那麼長的時間進行前期準備呢?”
《夢想合夥人》(豆瓣評分3.9)導演張太維。
開拍前,他花時間去採訪了不少中國女企業家,然而——
由於語言上的問題只能通過翻譯來溝通,本來很簡單的內容通過翻譯會花兩倍的時間。
正是在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下。
我們製造出,一批批缺斤少兩的山寨貨。
金帝榮導演的《所以......和黑粉結婚了》(豆瓣評分5.5),樸燦烈手裡拿著袁姍姍的小說,只有一頁紙。
還把(小說)“作者”錯誤地寫成(小說)“編劇”。
《記憶碎片》裡,男主角暈倒。
從佈滿灰塵的地上爬起來,衣服、頭髮,乾乾淨淨。
寧浩曾經有句話,很實在。
我們現在是個二流的時代,在這個二流的時代做好一個二流的導演,就是我的定位。
許多人笑寧浩過於自輕。
忘了這句話後面,還跟著一句。
不努力就變三流了!
《驚天大逆轉》導演接受《知影》採訪的這段,異曲同工——
我們的電影傳統,藝術屬性更高,很多時候更注重自我表達,而不在乎市場。一旦真的向商業低頭,又容易出現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多少有抵觸。
但韓國人把電影當一個商品,是商品就要對得起觀眾,要有個基本的水準底線,達到一定的完成度,在這個基礎上向著更好的藝術水準進軍。
真的,別扯什麼電影該是藝術還是商業的爭議。
老老實實,沉下心,打好基本功。
《驚天大逆轉》當然沒有好到石破天驚的地步。
但在一個到處尋找“捷徑”的環境中,一個願意下笨功夫的人,就值得尊敬。
商業不可恥。
藝術不可怕。
真正讓Sir鄙視的,
是低三下四的投機。
並把這種投機,包裝成**年磨一劍的情懷。
沒有什麼比虛偽,更該被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