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代人的智慧:“食不語,寢不言”的養生之道


“食不語,寢不言”是我國的老話,可別看這句話老,卻是很有道理的哦。因為這些可都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給予我們後代人的智慧,那麼“食不語,寢不言”到底包含了哪些養生之道呢?
“食不語,寢不言”為什麼這麼說呢?
健康的標誌是吃得慢睡得快,幹什麼就要專心致志地幹什麼,心無二用啊。所以古代人民對吃飯、睡覺都定下了一定的規矩。
1、食不語,既可以充分咀嚼,又不至於嗆了氣管,對腸胃吸收有好處;
2、寢不言,是為了儘快入睡,不至於“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吃飯談生意這會影響我們的身體麼?要適可而止哦
如今的人交際極廣,吃飯時談事情談生意,早已成了家常便飯;有的人是夜貓子,不僅寢言不斷,談興很濃,甚至黑白顛倒整夜狂歡。這些都是對養生有害的習慣。所謂“食不語、寢不言”中“食不語”就是要求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交談。
1、吃飯說話會影響消化
因為進食後,身體需要調動更多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統的不同部位,以便使腸道獲得更多的能量去分解、消化、吸收食物。吃飯時談話,會使本該流向胃的血液流向了腦,就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
2、分散了注意力
一邊吃飯一邊說話,還會分散吃飯的注意力,這樣會影響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食物未嚼爛,又不能拌入足夠的消化液,必然會增加胃的負擔。而且說話延長了吃飯時間,飯菜涼了對胃也是不良刺激。
3、吃飯時說話,還可能會引起嗆噎
因為咽喉部是一個“四通八達”的通道,向上可通鼻腔、口腔,向下後可通食道,向前則可通氣管。在人們吞咽食物時,為了保證食物通路的順暢,吞咽反射會進行一系列的複雜動作。
一是小舌頭上抬,正好蓋住鼻腔後部,防止食物進入鼻腔;二是咽部一些小肌肉收縮,防止食物往前流入口腔或誤入“耳咽管”。三是喉頭上提,使會厭軟骨蓋住氣管。
這樣四通八達的咽喉就只剩下食道,保證了食物能乖乖沿食管進入胃。而如果吃飯時說話、大聲吵嚷或哈哈大笑,都可能干擾到這一過程,使食物誤入“歧途”,進入鼻腔或氣管,引發咳嗽等問題。
4、做不到“食不語”容易得胃病
大部分成年及青少年在吃飯時有“一心幾用”的現象。如一邊吃飯、一邊看報紙,或是一邊說話、看書、看電視、發短信、玩電腦等等,而這類人也是最易患胃病的人群。因為飲食分心使得其食欲及消化液分泌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就導致了胃病。
5、掌握談話的“度”
吃飯時適當地談一些輕鬆的話題,對就餐氣氛和諧、心情舒暢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因為此時,胃部消化液分泌能達到最佳狀態,這也有利於消化。而且人在進餐以後,要借助消化液的功能,才能有最好的消化吸收。但是食雖可言卻不可“大言”,凡事有個度,一旦過了這個度,就會適得其反。
晚上是談天說地的好時機,可養生方面不這麼認為哦!
“食不語、寢不言”中“寢不言”的道理就很簡單了。在睡覺的時候,大腦需要安靜下來,但如果繼續談話,討論問題就會使大腦興奮起來,最終導致失眠多夢,就會影響睡眠品質。
正確“吃飯”養生之道看這裡!
1、均衡飲食
從營養學角度分析,在我們享用的食物裡,穀類、肉類和蔬菜的比例應該是3 1 1。若是按照以此比例進食,就能維持健康。保護腸胃是細嚼慢嚥最為普及的功效之一,有助於消化道功能活動協調,對健康有益。
2、細嚼慢嚥:控制血糖、還能減肥哦
細嚼慢嚥可以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唾液裡的蛋白質進到胃裡以後,可以在胃裡反應,生成一種蛋白膜,對胃起到保護作用。所以吃飯時細嚼慢嚥的人,一般不容易患消化道潰瘍病。食物進入人體後,血糖會升高到一定的水準,大腦控制食欲的中樞就會發出停止進食的信號。
但若是進食過快,當大腦發出停止進食的信號時,往往已經吃了過多的食物,而細嚼慢嚥的人,則有利於節食減肥的哦。每口飯咀嚼30次左右最理想,這樣既有利於人體對營養的吸收,又具有防胖減肥的奇妙功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