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暑(7月22日)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暑為炎熱,大暑更是炎熱至極。這個時節空氣濕度大,氣壓低,酷熱之上又多了一份“悶”,就形成了熬人的“桑拿天”。你做好大暑的養生功課了嗎?《生命時報》特邀國家級名老中醫李乾構,給大家講講大暑裡的養生經。
丨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彭美哲
為順利度暑,各地在大暑節氣亦有不少風俗,如浙江台州沿海的人們有大暑節氣吃薑汁調蛋的風俗。薑汁能去除體內濕氣,因此在暑濕時節食用薑汁調蛋很補人。山東南部地區有“喝暑羊”的習俗,即調配著辣椒油、醋和蒜的羊肉湯。喝罷全身大汗淋漓,既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又排出體內毒素,有益健康。
針對大暑酷熱與濕重的特點,此時節養生的重點在於化氣生津以消暑熱、化濕除煩緩解憋悶感。
化氣生津: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正是酷熱盛行之時。炎熱天氣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因此有“暑天無病三分虛”的說法。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更難以抵禦酷暑,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胸悶、大量出汗等症狀。
此時十分需要適時地化氣生津,補充身體氣津的虧耗,以改善症狀。明代醫家李時珍提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意思是說喝粥能健脾益氣、生髮胃津以補虛損。
大暑適宜喝荷葉綠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不僅益氣生津還可清熱消暑。老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的人,熬粥時還可以放些淮山藥、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會更好。日常飲食應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陰的食物,如蓮藕、蜂蜜、大棗、雞蛋、木耳、豆漿等。化濕除煩大暑時節氣溫高、濕氣大,多出現悶熱桑拿天。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黏滯,阻遏氣機。胸中氣機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煩滿,此時可以用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艾葉等微微水煎,並用它來泡澡。這些都是氣味芳香的植物,不僅可以醒神除煩,還可祛濕解表(過敏體質的人慎用)。
同時,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僅可以開胃,還可醒腦,使人產生輕鬆的感覺,從而起到祛濕除煩的作用。▲
版權資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