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有時魚是好釣的,有時魚是不好釣的,有些魚是能釣的,有些魚是不能釣的,釣與不釣,與天氣、釣場、水質、環境、方法等因素有關。經驗豐富的釣手,不但知道應該怎樣去釣魚,而且懂得哪些魚是不能去釣的。也就是說,釣與不釣,概念是十分清楚的,始終將這種主動權、選擇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取捨之間,涇渭分明。如何準確把握住這種界限,對於釣到魚、釣好魚是有益的。現將九釣九不釣的要點介紹給釣友,做引玉之磚。
1.釣上窩魚,不釣散魚 釣上窩魚,不但好釣,有時甚至是想怎麼釣就怎麼釣。能連續不斷地上魚,是釣上窩魚的一大特點,與釣分散魚相比,不但體會不同,而且收穫也大不相同。台釣之所以能連續不斷地上魚(1小時可釣300多尾),靠的也就是釣上窩魚。台釣使用特製的商品餌料誘釣合一,極易使魚上窩,是釣上窩魚的典範。就是在傳統釣的長竿短線布窩釣法中,釣上窩魚與釣散魚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至於用長竿長線餌逗釣法釣大魚,也是無法與布窩釣大魚相比擬的,其差別仍是上魚率。所以,釣上窩魚不僅僅是經驗之談,也可以說是釣魚的一種法則,是應當恪守和遵循的。 但是,在釣上窩魚時,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值得一提,即如何使魚上窩。魚不上窩,就談不上釣上窩魚。因此,要使魚上窩,餌料必須對口,餌料不對口,魚是不會上窩的,有時甚至還會遠離窩區。窩上無魚,與釣散魚無異,就失去了上魚率。這種現象如果出現在競技釣的比賽之中,是最令釣手頭痛的。所以,釣上窩魚,不釣散魚,不光是一種形式上的區分,也是決定釣魚成敗之點,不能忽視。另外,釣上窩魚,要防止驚魚散窩,一旦魚散窩,同樣是什麼魚也釣不上來的。
2.釣偏窩,不釣正窩 釣偏窩,不釣正窩,是針對沉墜釣布窩釣法而言的。沉墜釣的布窩,大都比較集中,魚聚集在餌料上覓食,密度是比較高的,有時甚至會上下分層密集吸食。這種窩上之魚,是不宜去驚擾的,如果將鉤餌直接放入它們之中,鉤餌及魚線無疑會與魚體接觸,特別是大鉤大餌粗線更容易接觸魚體。魚在窩餌上爭食搶食,完全是在一種自然狀態下的活動過程,但它們仍是警覺的,對於鉤餌接觸魚體還是十分敏感的。它們一旦發現情況異常就會迅速作出反應,甚至還會遠離窩區。再者,如果魚咬鉤即拉竿,必然會引起驚魚。哪怕有一條魚受驚,都會影響其同伴。有經驗的釣手,此時便會將鉤餌放在正窩之外,以防止鉤餌去直接接觸魚體,造成驚魚散窩。所以,釣偏窩不釣正窩,是一種既能保證上魚,又能防止驚魚散窩的釣法。至於懸墜釣的誘釣合一,就另當別論了。
3.釣新塘,不釣老塘 釣新塘和釣老塘,釣魚的感受和效果是不一樣的。相對而言,新塘的魚好釣,老塘的魚不好釣,特別是有些十年八年沒有幹過的老塘,水體中的雜色魚較多較厚,小魚鬧窩的現象比較嚴重。放下去的鉤餌不是跑標就是飛標,搞得人心急火躁,就是無法釣上一條像樣的魚來。另外,老塘水底淤泥一般較厚,窩餌的餌必然沉入污泥中讓魚很難看見,無法使魚上窩,魚不能成窩,這魚就不好釣了。特別是肥水老塘,魚就更難釣了。而釣新塘,就沒有這些問題。塘底硬,淤泥淺,窩好布,釣餌好放,也沒有太多的小魚鬧窩,標相十分清楚,釣者也覺得爽快。所以,多數情況下,釣魚要釣新塘,不要去老塘下竿。特別是釣鯽魚,在老塘裡是不好釣的,至於釣草魚等上層魚,可視情況而定,區別對待。
4.釣瘦水,不釣肥水 魚塘的水質,有瘦水、肥水之分。瘦水中浮游生物少,水質較清,水的顏色也較淺,可見度相對要高。肥水中的浮游生物多,水質相對要渾,水的顏色也較深,可見度相對要低。有的肥水甚至呈油綠色,其水體中的營養極其豐富,浮游生物密度相當高。此種情況說明魚長期處於飽和餵養之中,魚的進食欲望相當差,有的甚至厭食,不管什麼餌料就是不聞不問,雖然魚群密集,就是釣不上魚來。越是加窩越沒有用,即便是換成特別誘魚的釣餌,也釣不上幾條魚來,讓人無可奈何。而在瘦水中釣魚,情況完全不同,由於沒有人餵養(許多野塘等水體也屬此列),魚處於饑餓和半饑餓狀態,魚的進食欲望相當強烈,見什麼吃什麼,只要對口,就弄進自己的嘴裡。所以,魚咬鉤特別活躍,容易釣上魚來,有時一個窩子上可以釣上各種各樣的魚,讓你歡喜無比,興致大增。釣魚要釣瘦水不釣肥水,就是這個原因。
5.釣陰天,不釣晴天 在清水中釣魚,陰天和晴天差別是相當大的。常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在同一口塘的同一個釣位釣點用同樣的窩餌和釣餌,氣溫也無大的改變的情況下,陰天去釣魚,可能會滿載而歸,而晴天去釣魚,就可能一無所獲。為什麼會這樣?究其原因,是光線的強弱和光線的投射造成的。陰天光線較弱較散,沒有直線投射光源,清水中不會出現竿影、釣餌影及標墜影,一切都處在自然的隱蔽之中,水底的魚沒有受到驚擾,自然能正常進食。而晴天,特別是在萬里無雲的晴天,在強烈的光線照射下,出現在水底的各種影像會顯現得一清二楚。特別是釣竿的揮動,釣餌標墜入水的影子,都會讓魚受到驚擾而遠離窩區,讓你什麼也釣不上來。所以在清水中釣魚就應當選擇陰天去釣,包括小雨天、霧天。特別是釣底層魚,陰天去釣和晴天去釣,收穫是截然不同的。
6.釣定點,不釣“跑點” 釣魚,最好是定點釣魚,不要跑點“打遊擊”。所謂定點,就是要建立釣魚根據地,或叫釣魚基地,就是有固定的池塘,固定的水域,包括固定的釣位釣點。在固定的地方釣魚,比較清楚魚情水情,窩餌釣餌也好使用,容易得手。所謂跑點,就是背著釣具到處找池塘,走到哪裡算哪裡。這樣做,是很難釣好魚的,不但耗費體力,而且浪費時間,有時甚至找不到釣魚的感覺。選擇釣魚基地,要根據水質和魚種來確定釣點。要有釣大魚和釣小魚的地方,以滿足在不同天氣、不同興趣的情況下釣魚。在看完天氣預報之後,就可以決定第二天應該去哪個“基地”釣魚,釣什麼魚,準備什麼樣的釣具釣餌。如果沒有目標,臨陣磨刀,這裡試一下,那裡試一下,有很大的盲目性,就可能勞而無獲。所以,釣定點,不釣“跑點”,是釣友必須重視的事情。
7.釣人先,不釣人後 釣魚有這樣一種做法,無論是釣野魚還是釣飼養魚,要想釣得好,釣得順手,必須要釣在人先,不釣在人後,也就是說釣魚要先人一步。在人先和在人後去釣魚,收穫差別相當大,特別是在人多魚稀的情況下,這種“先到為君,後到為臣”的現象尤為突出。當然,這個先人一步不僅是指人先到,更要先人一步打窩,就是誰的窩子打在前,誰就得手。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這與魚的習性有關,也就是與魚的聚群性有關。魚是一種聚群性動物,誰先打窩,魚便首先聚集到這個窩上來。只要窩餌窩位不出問題,更多的魚會尾隨而至,爭相覓食,越聚越多,直到把餌料吃光,才會離去。想要把它們從這個窩上引走,是相當困難的,越是窩上有魚,越是有魚上窩,魚也會跟風。先打窩有釣不完的魚,後打窩會釣不到魚,這是常有的事。有的釣友深知這個道理,曾經在釣野魚時三更起床,五更出發,為的就是先人一步。這種現象,在釣魚比賽中,也會出現,誰能搶先一步把魚引進窩,誰的勝算就高。
8.釣雨後,不釣雨前 這是一個很多釣友都知道的道理,雨前氣壓低、空氣悶、水中缺氧,魚會停止進食。下雨過後,空氣清新,氣壓增高,雨點給水中帶入大量氧氣,雨水的沖刷帶入各種食物,魚的行動活躍,開始覓食。所以,雨後釣魚無疑是正確的。至於雨後怎麼釣,還是有些講究的。雨後宜釣淺水,宜釣上層魚,特別是釣草魚,氣溫在25℃以上的雨後,草魚喜歡到水面覓食,在水面上很容易釣到草魚。雨後在淺水裡能釣到鯽魚和鯉魚,特別是在有灘頭的水域布窩,就可能讓你滿載而歸。至於雨後能不能釣深水,那就要看水質的情況了。在特別清澈的水裡,雨後可以釣深水,但在渾水裡,雨後不宜釣深水。
9.釣清靜,不釣喧鬧 釣魚自古以來就講究清靜,強調在偏僻的地方下釣,不在喧鬧之中釣魚。長竿短線布窩釣法更需要清靜的環境,因為魚對人的說話聲、腳步聲、咳嗽聲是十分敏感的,特別是大魚,一旦聽見這些聲音,便會遠離窩區不再過來。釣魚比賽中,不准大聲說話是作為一條紀律來規定的。保持賽場的安靜,才能正常釣魚。釣清靜,不釣喧鬧,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區別,更重要的是釣魚的意境不同。清靜中釣魚,是在享受釣魚的樂趣,享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樂趣。而在喧鬧之中釣魚,不但得不到這些體會,而且也釣不好魚。總之,釣與不釣,是一種原則,一種尺度,同時又是一種藝術,一種選擇。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對於減少盲目性,提高準確性,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