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間屋子都是一個小宇宙

家,既是物理維度的存在,也是我們直面內心的空間。日和手帖的第七本書《每間屋子都是一個小宇宙》,全國上市了!

《每間屋子都是一個小宇宙》,收錄了來自全球不同行業人的家,通過不同的「小宇宙」,傳達以家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你注重家裡哪個空間?

在家裡你最在意什麼?

理想中的家是什麼樣?

如何看待獨居?

帶著對居住的關注,我們製作了第七本特集書《每間屋子都是一個小宇宙》。收錄了來自全球不同行業人的家,關注居住者的居住體驗和改造心路。受訪人分佈在各行各業,有的正在享受獨居生活,有的回歸家庭;有常住,也有短租。但無論所處何種狀態,我們都有一個小宇宙。

Jan-Jan Van Essche的家

座標:安特衛普

profile:比利時男裝設計師,安特衛普Atelier Solarshop(太陽工作室)合夥人。

Jan-Jan Van,浸染著安特衛普的時尚基因長大,在六君子的母校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現在的公寓,能滿足他生活、設計、服裝製作,乃至後期拍攝等一切需要。前身是一個帶花園的車庫,廚房所在的位置,能俯瞰花園。大面積的白牆,極簡的室內裝潢,不光兼具了門店和工作室的職能,還偶爾被當做大廚朋友的餐廳。

Anna Pirkola的家

座標:赫爾辛基

profile:室內設計師、家居造型師、博主,妻子和兩個小女兒的母親。

Anna中肯北歐風,她喜歡簡單純淨的設計,天然的材料。但她常用白色搭配各種明亮的色彩,融入深色調的運用,也以此親自操刀設計自己的家。「對我來說白色和灰色是完美的顏色,可以留出足夠的空間給傢俱擺設。這時候你只要在傢俱上做點顏色的改變就可以讓空間富於變化。背景越簡單越百搭,也越充滿改造潛力和變化可能。」

座標:拉脫維亞

profile:記者、出版人,雜誌書《Benji Knewman》的主編和創始人。

她的公寓,坐落在波羅的海古城市中心的一棟老樓裡。四處淘來的古董傢俱,改造物件,大量畫作、衣服,朋友稱這裡為博物館。衣帽櫃,是拉脫維亞國家圖書館珍藏珍手稿的書櫃;天鵝絨布簾,用來阻隔陽光暴曬書稿;靠窗一角的木架,是來自國家圖書館的書梯;原木色鞋櫃,是舊木頭窗改造而成。「居所不只是一個可以任意構造設計的房子,更多的是關於住在其中的人,Home is about people。」

鈴木孝尚的家

座標:名古屋

profile:1985年出生在日本愛知縣。「16 Design Institute」創始人。

鈴木和妻子親自設計了住宅,三層樓的總面積約110㎡。一樓為水泥地面,與屋外沒有高低差別。在日本的建築概念裡,這種情況被稱作「土間」或者「玄關」,是用來招待朋友進門的空間。因彼此都愛讀書,便在一層設計了大型書架,同時它也是一道暗門,可以直通衛浴。「如果再過幾年,我們失去了住在城市的必要性,也許會跑到山中搭一個小屋過自給自足的生活。」

基於現代社會,每個人在任何地方生活都需要一個居住空間,這個空間不論面積大小,群居或獨居,工作或求學,常住或短住,經歷了一天中的幾點幾線之後,原點和起點都是這裡。家既是物理維度的存在,也是我們直面內心的空間。

——《每間屋子都是一個小宇宙》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