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機器人網訊:創新工廠人工智慧工程院正式浮出水面。之前,圍繞人工智慧的佈局和想法,其創始人及CEO李開複已經多次公開談到:大趨勢已勢不可擋。
然而,相比不少商業模式創新的創業浪潮,人工智慧的門檻和挑戰顯然要嚴峻很多,作為人工智慧專業領域的博士,李開複看到了投資機會,但也明白中國當前AI發展的青黃不接——“中國不再有可以投資的無人駕駛團隊了”他說。
但李開複知道可以把之前的經驗和成果帶到人工智慧領域。在創立創新工廠之初,因為看到移動互聯網的機會,當時創新工廠以孵化 投資的模式培養了一大批移動互聯網、安卓方面的創業者和開發者。
更早之前,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和穀歌中國的開拓者,當年被李開複招致麾下的年輕人目前正是科技互聯網領域裡的中堅力量。
李開複說,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前50個人、Google中國的首批工程師,現在都在各個方面發揮著影響力,真正實現了雪球效應,而這也正是創新工廠在人工智慧方面希望著手去做的事情,這也正是創新工廠人工智慧工程院成立的原因。
“如果不是我們去做,那還有誰?如果現在不去做,那還等到什麼時候?”李開複認為創新工廠有責任也有實力去把那些有能力有想法的研究者、年輕人挖掘出來,利用資源整合的能力,給錢、給資源,利用工程院説明這些年輕人從無到有、從0到1,並且通過這些人的折射和影響力,實現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從1到N。
並且這種模式既有情懷也可持續,創新工廠希望在其中更早更快發現優質投資機會,在幫助創業者實現理想的同時,完成VC的本職工作和使命。
對於創新工廠人工智慧工程院,李開複向新浪科技完整講訴了想法和計畫,而且其中也表明了自己對於目前人工智慧的觀點:
李開複:工程院是幹什麼的大家知道嗎?我們覺得創新工廠本身主營的機構是投資和投後的機構。
我們當然是看項目,看創始人,他們有Idea,方向,我們就會用基金投資它,但是人工智慧創業跟其它創業很大的區別,人工智慧創業裡面很核心的人物其實是AI科學家,但是AI科學家一般這輩子從來沒想過創業,現在突然想創業了,然後發現自己長板特別長,短板特別短,他也許技術很牛,但是也許執行不夠,也許他的產品演示起來很好,但是一做起來都是Bug,也可能他產品做得很不錯,但是不懂市場,或者懂市場但是不知道怎麼去賣,尤其AI本身又是一個2B的業務,所以不是一個能夠,幾個產品經理工程師弄得東西,大家喜歡就融資,不喜歡就拉倒。
過去的互聯網創業模式,非常經典的被精義創業描述的,幾個小朋友隨便做個產品上去,能融資就融資,怎麼樣去惠及使用者,反覆運算產品,之後變現,成為經典的模式,那麼這個創業的模式,它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當然以後還會有,但是不會像以前那麼多,創業的門檻大大提高,因為AI是下一批創業,而AI的公司沒有AI科學家是沒戲的,但是AI科學家又不是那麼容易自己竄一個局,因為他需要懂商業的,懂2B的,他需要工程師,但是AI科學家往往都是超級宅男,自己宅在房間裡面,整天做實驗,突然你把他丟到一個殘酷野蠻可怕的世界裡,他自己創業成功率不是很高。
但是現在吸引又很大,每個科學家都知道風口來了,沒有我不行,但是他們短板又很多,那我們的答案就是來創新工廠,我們幫你補足你的所有短板,你需要工程師我幫你找,你要瞭解商業方向我幫你弄,你要賣產品我們以創新工廠作為敲門磚來賣。或者你有技術沒有創業融資,我們來幫你找,所以這個就真正形成了一個所謂孵化器應該做的事情,因為我們今天看到雙創的局面下,孵化器都是圈一塊地,用低房租的方式來吸引人,其實這個價值是有限的,我們認為一個孵化器該做的就是找一個創業者,幫他補足他的短板。要做一個偉大的創業者就要自己能收復自己的短板,所以孵化器一直被一些人質疑,但是在人工智慧裡面真的是需要真金白銀的彌補短板。所以未來你希望我們一定要有科學家,除了科學家之外還會有工程師,除了工程師之外還有做2B的,還要懂商業頭腦的人,知道怎麼幫你把產品賣出去。
今天下午會把談得很美好,今天先跟大家講講AI不美好的地方,第一個就是AI科學家怎麼幫它補足短板,第二個問題是AI創業很貴,剛才講的精義創業很便宜,因為幾個小朋友不拿薪水,用零元就可以把第一個推出去,但是AI買機器可能就三百萬,我們剛投資一家公司,投了一個月以後錢就用完了,你們不就八個人怎麼錢就用完了,給了你好幾百萬,光買機器就用了三百萬。
相關文章
-
三星計畫成立AI專項資金:為AI助手做準備
-
用無人機搭載自動駕駛汽車,Airbus推出“Pop.Up”組合式交通概念 | 2017日內瓦車展
-
首發 | Comma.ai發佈新一代自動駕駛元件,將擁有全球第二大自動駕駛網路 | SXSW 2017
-
不用光學雷達,AImotive 正在研發低成本自動駕駛系統
-
AImotive:自動駕駛界的“經濟適用男”
-
汽車資深工程師淺談:車企收購自動駕駛創業公司,背後打著什麼算盤?
-
福特10億美元入股Argo AI 專攻自動駕駛
-
共用自動駕駛平臺Baidu iV將在CES上發佈
-
拓展新業務,英特爾成立自動駕駛事業部
-
穀歌自動駕駛專案兩位高管創立的 Nuro.ai ,實力到底如何?
-
PlusAI劉萬千:拿到加州測試牌照,敲定兩家車企合作,投身自動駕駛這一年
-
李開複講述為何成立AI工程院 中國再無可投自動駕駛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