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普茶早年便在大小茶葉市場經常出現,但是柑普茶的火熱卻是這兩年間才突然流行的。既然成為流行款,那麼柑普茶的背後必定也有故事。
市場上唯獨新會柑大紅大火,那麼新會柑的各方親戚,三姑八婆們紛紛表示不服了:憑什麼新會柑的皮就能夠一直紅紅火火?其他的橘子皮、桔子皮這些親戚們怎麼就火不起來呢?
種橘子的、種桔子的人們更不高興了,憑什麼你家種茶枝柑就能夠做柑普,我家種的橘子怎麼就不能做橘普?桔子怎麼不能做桔普?為了這個問題,橘子桔子新會柑幹了一架,種橘子種桔子種柑的人也打了一架:人們竟然為了一個柑爭得面紅耳赤!
好吧,先來個簡單靠譜的自我介紹:新會柑,又稱新會廣陳柑或陳皮柑、新會大紅柑(學名茶枝柑),是廣陳柑農在700餘年的漫長種值歷史中,從芸香科柑橘屬大紅柑中篩選出來的優秀品種。為常綠小喬木,枝擴展或下垂,有刺;樹矮、枝條細軟,果實扁圓形、中等大,果皮油胞特大,有濃郁的芳香。皮肉兼用,藥食同源。因採摘季節和果實生長狀態有別而分小青柑(也稱柑仔)、大青柑、二紅柑和大紅柑。
政府有給新會柑劃定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哦:
新會陳皮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人民政府《關於建議劃定新會陳皮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請示》(新府報[2006]8號)提出的範圍為准,為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辦、大澤鎮、司前鎮、羅坑鎮、雙水鎮、崖門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睦洲鎮、大螯鎮等11個街道辦事處、鎮和圍墾指揮部所轄行政區域。
在廣東新會,陳皮柑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土壤屬水稻土、赤紅壤,土壤有機質含量≥2.0g/kg,多年平均降水量1820.7毫米,年均氣溫為22.0℃,極端最高氣溫38.2℃,極端最低氣溫0.1℃,正是這獨一無二的地理環境,成就了名列中藥陳皮藥材之首的正宗新會陳皮。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了新會柑的良好食用藥用價值:廣陳皮的主要內含物質為揮發油、黃酮類和部分生物鹼類及糖類化合物,雖然與其他桔皮橘皮的內含物質成分相同,但同樣的內含物質成分,廣陳皮的含量均比其他桔橘類型果皮的含量高出很多。來自中大的研究表明:廣陳皮揮發油含有較高的檸檬烯、β-月桂烯、α-蒎烯、α-松油烯等藥理活性較強的成分,而茶枝柑皮中揮發油的含量又是最高、所含的化學成分最多的。
所以說柑普茶中的廣東江門新會柑是可以隨便用其他的桔子、橘子代替的嗎?晏子春秋有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果子外形雖雷同,但其實天南地北的柑是很不一樣的喔!新會柑能長久聞名天下也是自有道理的。
新會柑本身竟然比柑普茶紅得更早、更火?是的。新會柑的幹果皮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行銷全國和南洋、美洲等地區,嶺南一帶也一直有用新會陳皮入藥、入膳的食補傳統。
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何新會柑這麼受歡迎了:全憑它過硬的功效。陳皮味辛、苦、溫,入脾、肺經,有行氣健脾、燥濕化痰、消積化滯、潤肺止咳之功。廣陳皮作為新會地道藥材,明、清時期已被大量使用到一些高級的方劑中,大量的典籍均有記載,特別是一些宮廷藥方,廣陳皮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