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觀察】產業變革摧枯拉朽 服務機器人如何打好發展牌?

OFweek機器人網訊:有業內人士指出,2016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已進入盲目發展狀態,在資本泡沫與市場隱患下,2017年中國服務機器人應植根於核心技術的突破與市場定位的精准把握。
產業變革摧枯拉朽 服務機器人如何打好發展牌?
2017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回望2016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的發展歷程,從基數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仍出現“資本泡沫”現象。對於機器人藍海領域的呼聲過高,導致資本的紛紛流入“高燒”嚴重。有業內人士指出,2016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已進入盲目發展狀態,產品缺乏統一標準,技術含量低,同質化嚴重。在資本泡沫與市場隱患下,2017年中國服務機器人該如何發展?
檢測體系更加嚴謹
1月3日,質檢總局、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聯合發佈《關於推進機器人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的意見》,將建立產品品質追溯體系、企業產品的信用檔案和“黑名單”制度。該檔的發佈,意味著國家開始系統性規範人工智慧行業發展。
針對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平臺建設,《意見》提出建立健全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整機及關鍵零部件檢驗檢測認證平臺,鼓勵前沿領域檢驗檢測認證技術、方法的研究和認證服務創新。具體實施上,依照整體推進與分步實施相結合原則,由國評中心和機器人檢測認證聯盟組織制定具體的工作計畫,提出了實施方案:2016年分別開展關鍵零部件認證和工業機器人的檢測認證,2017年開展機器人系統集成的評估。與此對應,企業則應在2016年完成所有測試設備的校準及報告、2017年完成員工崗位技能培訓。
產業發展植根核心技術
服務機器人區別于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技術是,可以自主定位、自主路徑規劃和自主避障。感測器的精度與集成度,直接決定了機器人認知觀察、空間定位與自主規避策略的選擇和執行品質。晶片是服務機器人的“大腦”,承擔著資料分析和處理的任務,進而決定了服務機器人的運算能力、移動性能等。而深度學習演算法通過對人腦神經網路的模仿,使服務機器人不再是一個“固化”的工具,而是一個會思考的貼心“秘書”。另外,通過對演算法的優化,服務機器人可以在未知的環境中,更好地生成地圖、規劃路線,從而安全而高效地躲避障礙物。
綜合來看,隨著感測器與晶片的發展,深度學習演算法和SLAM演算法的進步,以及應用領域的細化,服務機器人市場將面臨“大洗牌”。服務機器人的未來發展除了離不開對市場準確把脈外,突破核心技術具備長遠發展意識同樣重要。畢竟表面的模仿跟風很在市場洗牌中敗下陣來,只有精准市場定位植根於技術才能有不竭的發展動力滿足消費者的真正需求。
場景化運用成大勢所趨
服務機器人“服務于人”的本質,決定了服務機器人最終將朝著人性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機器人開始進軍各大領域“搶飯碗”,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精准市場定位,提高專業對口的服務型機器人將是下一個市場風口。當前業內普遍認為,2016年是服務機器人的產業元年,而2017年則是服務機器人的管道元年。
機器人行業發展迅速,為適應市場變化,滿足用戶不同需求,公司的商業模式已從單純的硬體產品銷售,逐步轉變為滿足用戶場景運用需求。未來,如何大幅度降低服務機器人的成本,落地到更多、更具體的應用場景中,這將是服務機器人企業打開消費市場的關鍵所在,而這也意味著機器人也許很快就會出現在你我身邊。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