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人人都在喊的“消費升級”到底是什麼?
一個流行的答案是:消費者正在買越來越貴的東西。
這裡暗含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生產更加高端,更加大氣,更加獨特,更加滿足消費者形象需求的商品,就能成為“風口上的豬”,搶佔市場。
但這無法解釋的一個現象是:同樣是高端商品,我們總覺得有一類商品根本不像這個時代的,而“另一類”商品,感覺才像當下時興的消費升級。
上一次奢侈品市場的爆發,是源於中國社會“區分階級”的需要。
十幾二十年前,也有大量的高價品牌的興起。當時的機會是這樣的:
一部分人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先富起來了,不論是通過80年代的倒貨,90年代的經商,本世紀初開始的炒房,很多人迅速屌絲逆襲變成土豪。
與之而來的,就是這幫本來貧窮而迅速暴富的人,需要通過炫耀性極強的產品,快速融入上游階級,並跟原來家鄉同等背景的窮兄弟們區分開。
所以,高檔茶葉、高檔保健品、豪華轎車、奢侈品服裝等迅速出現,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天價冬蟲夏草真的有功效嗎?當然不一定,但它的核心價值在於“天價”而不是在於“功效”。
於是到了今天,一些有多年經驗的企業家,還會把這次消費升級跟十幾二十年前的市場爆發、高端品牌崛起(比如高端鹿茸,義大利進口西服等)建立聯繫,覺得原有模式又可以迎來一波第二春。
但這次不太一樣,這次的機會不是“區分階級的奢侈品”,而是“為努力工作提供饋贈的高檔品”
雖然整體經濟在下行,但一方面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中的“消費”佔據的比例迅速上升,另一方面科技的進步和商品流動成本的下降(比如互聯網降低了管道費用),再加上城市化帶來的文化轉變等,讓大量的消費者可以開始買“高檔品”。
比如過去隨隨便便買個插座,而現在卻要買顏值和功能齊備的插座。
所以,最近幾年在大家口中討論的“消費升級”,本質上就是“高檔品”需求的增加,而不是“奢侈品”需求的增加。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生活中我們不再是以前為了填飽肚子而吃東西,地瓜、土豆可以做成美味的食品,饅頭不僅僅是白色........人們都在追求更高品質的追求,各種休閒娛樂設施已經林立於我們的城市中,咖啡館,酒吧,茶館.......人們更追求有品質的生活了。在自己家中偶爾閒暇的時候可以泡杯咖啡,坐在陽臺上休閒的看本書,或者看著路邊人來人往的世界,思考人生思考未來,閒暇的時光多了,享受的時光也是。
而咖啡正是屬於高檔品那一行業,喝咖啡也成了進入生活更舒適的一類人群中,普通的消費者都能消費的起的產品,不再是貴族的代表。普通白領,上班族,上班途中,工作中閒暇的時候拿一杯咖啡已經是大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咖啡已經成為高品質生活的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