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能源車新政收緊促優勝劣汰 2017年銷量增速有望超今年


12月20日,工業和資訊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公佈了對蘇州金龍等涉及有牌無車的4家企業的行政處罰決定,對這4家車企分別給予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問題車型、暫停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申報資質、責令進行為期6個月整改等相應的處罰。
與此同時,為杜絕類似現象再次發生,工信部在財政補貼、准入門檻、監管機制三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位吉利汽車內部人士向NBD汽車表示,新能源政策收緊是政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研究後做出的合理調整。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院院長劉英則向NBD汽車表示,政策收緊將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優勝劣汰,這對於行業中技術、規模已做得不錯的優勢企業來說,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補貼政策進行三方面調整
隨著工信部對4家騙補企業處罰決定的公佈,業內普遍認為,騙補事件或已暫告一段落。但事實上,受騙補事件影響,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並未達到業界此前的預期。
中汽協的資料顯示,2016年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40.2萬輛,同比增長60.4%。與2015年同比超過300%的增速相較,已減緩了很多。
同時,2016年初,中汽協對全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預測為70萬輛,目前這一數字已被調整為50萬輛。
上述吉利汽車內部人士告訴NBD汽車,儘管今年吉利的新能源車賣得不錯,但不可否認,騙補事件確實帶來了一定程度影響。
對此,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向NBD汽車表示,一方面,騙補的存在,導致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數字不準確,因此中汽協年初預測時的參考基數過高;另一方面,由於事件導致政府補貼遲遲未能到位,使得新能源車企不敢過多的提高新能源汽車產量。
為防止騙補事件發生,工信部在對4家企業進行處罰的同時,也公佈了對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的調整方針。
在補貼方面,一是對客車和專用車的國補及地方補貼設置上限;二是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發放方式進行調整,由事前撥付改為事後清算;三是適當提高推薦目錄車型要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此外,在准入方面,提高企業准入門檻,隨著《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的審議通過,未來對新能源汽車企業在開發能力、生產製造能力、售後服務能力都將有更高要求。
政策促進新能源企業優勝劣汰
對於新能源政策收緊,劉英向NBD汽車表示,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促進行業的優勝劣汰,對有能力、有潛力的企業進行扶持,進一步淘汰製造能力、開發能力不足的企業。
在劉英看來,政策收緊對目前行業內發展較好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影響不大。
一位比亞迪(49.200,-0.10,-0.20%)的內部人士也向NBD汽車表示,將事前撥付改為事後清算,對一些小企業的資金鏈可能會有一定影響,對大型車企的影響應該不大。
事實上,根據此前提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規劃,從2017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將進入大幅退坡階段,儘管目前最新的補貼細則還沒出臺,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將逐漸減小,而這和此次工信部對新能源政策的調整方向是一致的。
劉英表示,儘管補貼力度未來將逐步減小,但新能源汽車企業技術能力也將不斷提高,尤其是電池技術,這都將降低企業成本,而不具備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對補貼過度依賴,自然會被淘汰。
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業內多數專家持樂觀態度。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曾向NBD汽車表示,從今年的情況來看,騙補事件對市場產生了較大影響,但換個角度來看,政策進一步完善起到了助推作用,也讓業內開始重新審視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可以說是壞事變好事。
對此,許海東也向NBD汽車表示,2017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預計銷量增速會超過今年的水準。(每日經濟新聞 駱一凡)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