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海立集團人機“共舞”:機器人化解人力成本壓力

OFweek機器人網訊:擁有上海最大規模之一的機器人工廠海立集團,目前已擁有工業機器人480台,2007年至今,累計替換一線崗位357個,相當於近千位一線作業員工。
在吸納首位機器人入職的9年後,海立集團嘗到了大大甜頭:2015年,使用一台機器人成本不到6萬元/年,使用一名工人成本近10萬元/年。生產空調“心臟”—壓縮機的海立集團,擁有上海最大規模之一的機器人工廠。在海立看來,在成本高企的黃浦江畔,壓縮機製造產業仍可保留。因為“招聘”機器人員工,為海立爭取到了戰略空間。
事實上,除了製造業運用的工業機器人,智慧型機器人也取代人工,在金融等領域越來越多扮演起客服的角色。建行、招行已因此共省去9000人工客服。
“科幻”車間:3位工人+8台機器人
“鐵臂”林立,工人零星。翻轉、迴旋、抓取、放下……600攝氏度高溫下,大黃蜂顏色的機器人“鐵臂”動作自如,只要10秒時間,三四斤重的銀白色金屬卷板從拿起到放到下一個工位元,流程堪稱“穩准快”。經過一道道流水線工序後,末端擺滿了成型的壓縮機“外衣”殼體。這裡的每台機器人在固定位置,可操作兩台或多台設備。
這不是科幻大片中的場景,而是海立集團上海工廠鈑金車間的真實一幕。
在等離子焊接工位,幾名工人散佈其間,他們的角色或是“監工”或是“醫生”,調控機器人設備、抽樣檢測產品等工作由工人完成。
早在機器人“入職”前,這條壓縮機殼體生產線約需15位工人完成生產任務,而自2007年起陸續“招聘”機器人後,目前的人員配置結構變為:3位工人+8台機器人。
壓縮機是空調、冰箱的心臟,鈑金車間的任務是將鋼板加工成壓縮機外殼。目前,這個車間共有22台機器人,而作業工人的數量已從2007年的144人減少至20人,也就是說曾經的124位工人從事的工作已由機器人“代勞”,工人“減員”86%。
除了鈑金,其餘的“鐵臂夥伴”在搬運、捆包,甚至在總裝環節擰螺絲。
截至目前,整個海立集團已擁有工業機器人480台,2007年至今,累計替換一線崗位357個,相當於近千位一線作業員工。
成本兩筆賬:機器人價格年降5%人工成本年增10%
壓縮機產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很多工作都是靠人工完成。然而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招工難、用工荒”問題早在幾年前就顯現。
在海立集團上海工廠,人力成本占總製造費用的47%。為應對勞動力成本上升,海立於2007年走出上海,在南昌、綿陽新設分廠,印度的製造基地也先後建成。目前,上海基地占集團總產能比重不足60%。
“我們這類製造企業需大量雇傭勞務工,而幾乎每年春節等長假過後,一線人員總有部分員工流失。而且80後90後中有些不願意到生產線上進行重負荷作業。”海立集團副總經理鄭敏告訴記者:“2至3月份的離職高峰,又恰好是我們的生產高峰期,平均33%的離職率會干擾正常生產,同時一線工人更替頻繁會影響產品品質、增加設備損壞率以及安全隱患事故。”
當然,在招聘第一位機器人2007年時,海立集團不是沒有猶豫:以上海工廠為例,當時一線作業員工人人工成本每年約3.7萬元左右,而機器人按折舊計算每年成本為7.3萬元,幾乎翻倍。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