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娃娃魚的養殖技術

大鯢(拉丁學名:Andrias davidianus),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大鯢是國家二級保護兩栖野生動物,是農業產業化和特色農業重點開發及野生動物基因保護品種。中國大鯢除西藏、內蒙古、臺灣未見報道外,其餘省區都有分佈,主要產于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澗溪流中。大鯢俗稱“大山椒魚”,源於其身有山椒味道。


人工繁殖


催產親魚選擇


選擇大鯢(娃娃魚)成熟度較好的個體,其外觀表現為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雌性腹大而柔軟,用手輕摸腹部有飽滿鬆軟富彈性之感;雄性泄殖孔周邊乳白色小點突出明顯,桔瓣狀肌肉隆起,內周邊紅腫,擠出少許精液用顯微鏡檢查,精子單個游離,活力較強的方能催產。


人工催產


催產藥物通常採用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兩者混合使用。注射劑量按大鯢(娃娃魚)親魚體重計算,每千克親魚注射LRH—A50微克、HCG800~1000國際單位。注射部位以背部後端肋溝間進針為好。即可一次注射,亦可分2次注射。2次注射第一次用量1/4,第二次用量3/4,間隔時間1.5~2小時。催產水溫14~21℃。在這種條件下,催產效應時間為4~9天,其中以催產後4~5天產的卵較好。


人工授精


採用幹濕法。具體做法是待大鯢(娃娃魚)雌體在水中產出一小段卵帶後將其捉起,輕輕放於帆布擔架中,用黑布蒙住其頭部,然後一人用手將尾部向上稍稍抬起,另一人端著瓷盆接卵,若中途卵帶產出受阻,可用手卡住卵帶,靜待一段時間使其繼續產出,不可用力外拉。否則產出的卵子變形,產出亦不可用。待產出一段卵帶,已有一定數量的卵後,即抓緊時間,將雄魚精液擠出著於卵帶上,略加少許水(3~5毫升),輕輕搖動瓷盆,使其受精。靜等5~10分鐘後,加少量清水,過半小時換水2次。最後分盆孵化。


人工孵化


為保證大鯢(娃娃魚)孵化工作的順利進行,孵化前對受精卵要進行鑒別和選擇,未受精和不正常的卵子應以剔除。受精而且發育正常的卵4個細胞大小相等,而且排列整齊;未受精和發育不正常的卵分裂後的細胞大小不等,排列散亂。只有已受精且發育正常的卵才能孵化並有出苗的可能。孵化用水要清涼平靜,含泥砂少,溶氧量高,水溫在14~18℃之間。孵化期間,每6~7天,緩緩注新水1次,水溫變化不超過1.5℃,注水應避免胚體劇烈翻動。孵化期間忌陽光直射,忌強光。若發現有水黴病發生,可立即用3~6ppm的孔雀石綠水溶液浸洗3~5分鐘。


養殖技術


一、利用製冷技術,嚴格控溫、控光,提高生產效率


嚴格調控水溫


娃娃魚生長發育最佳水溫為16~23℃,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根據生產季節變換,利用製冷技術,夏季將養殖池水溫控制在16~23℃之間,有利於娃娃魚生長發育,從而提高娃娃魚生長速度,縮短養殖週期。冬季則將池水調升到18~23℃,使娃娃魚改變冬眠習性,全年均可生長,從而提高養殖效益。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污染,可利用地下水進行迴圈,製冷量根據各種參數和養殖池水面積、體積、水深及地溫而定。


嚴格調控光照


娃娃魚怕光照,光照是娃娃魚性腺發育的重要生態因數。工廠化養殖娃娃魚關鍵技術之一就是調節光照。實驗結果表明:娃娃魚要求光照在100~500lx,這就是說娃娃魚是在黑暗光線下完成性腺成熟的。強烈光照不適宜娃娃魚生長發育,甚至易造成不明死亡。


制定病害防治技術操作規程


娃娃魚工廠化養殖密度大,易產生疾病,因而,加強管理,搞好預防是防止疾病發生的有效措施。工廠化養殖娃娃魚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娃娃魚疾病發生與生態環境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從魚種進池搞好消毒做起,搞好預防。在養殖階段定期用寶碘消毒和用藥拌料投喂,發現病魚及時隔離治療。

二、實行科學化養殖,制定養殖技術操作規程


培育水質


水的好壞關係到娃娃魚工廠化養殖的成敗。工廠化養殖要嚴格控制水質,防止變壞。實際生產上,我們採用沸石過濾養魚用水,接著用離子交換設備使水源磁化和礦化,每天堅持換水三分之一,使池水保持清潔。投料。根據娃娃魚生物習性,每3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根據養殖目的,採用不同藥物拌料投喂。投喂要定點、定質、定量。

清汙


池中的殘餌、糞便要及時清除,以防止水質變壞。定期檢查各排水、進水設施。
通風

由於工廠化廠房面積較大,空氣流通不佳,因此,我們採用抽風方法使空氣流通。夏天深夜抽風1~2小時,冬天則是下午1~2點抽風一次。

分級飼養

娃娃魚經過一段時間養殖,會出現大小不一的個體,為了防止弱肉強食,要定期按大、大鯢卵中、小不同規格分級養殖以利於正常生長發育。

嚴格管理

對參加養殖人員,要進行上崗前培訓,制定崗位責任制,定期檢查和考核。

養殖池設計

自然界大鯢生活在海拔300~800米的山區溪流中,有喜陰怕風、喜靜怕驚、喜潔怕髒的特點,人工建造大鯢養殖池最好應仿照大鯢自然界的生活狀況等來進行。

養殖場址的選擇要求

1.1水資源要求根據我所多年采水樣分析結果表明,大鯢養殖對水的總體要求是:水源充足,無毒無害,符合漁業用水標準。具體在水源上,以山區溪流水、水庫水、地下水等清、涼、活水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溫上,應嚴格控制在0~28℃以內,以18~22℃為好;在水質上,要求溶氧豐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總硬度和總鹼度及氯化物、硫酸鹽、矽酸鹽、氨態氮等都不能超過漁業用水標準。

1.2環境要求


養殖池四周要求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清新,以四周群山環繞、樹木茂盛、人煙稀少、環境相對獨立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當地魚蝦蟹或動物內臟等餌料資源豐富。


養殖場的設計建造大鯢生長有明顯的階段性,並有變態過程,人工養殖大鯢其養殖池須分階段設計建造。其養殖池面積應視大鯢規格大小而定,稚鯢池(蝌蚪階段1齡以內)0.5~1平方米,幼鯢池(幼鯢階段1~2齡)1~2平方米,成鯢池(成鯢階段2~4齡)2~4平方米,親鯢池(4齡以上)5平方米左右。

大鯢各階段養殖池,其形狀以長方形或橢圓形為佳,長寬比為3:2,其高度要求在所養殖大鯢其全長的二至三倍,養殖場池四周及底部應光滑,頂部建防逃設施或加蓋防逃網,在池內可設計多個洞穴,便於大鯢隱蔽躲藏,各養殖池應建造獨立的排灌設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調節,水進出自如,排汙方便。整個養殖場應建立完善的大鯢防逃、防偷、防害設施。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