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瓶子多為玻璃瓶,頸細下粗狀,將空氣抽出後釘上瓶蓋,方可出廠。喝完後啤空酒瓶可以被回收利用。在高溫下同類汽水瓶容易發生爆炸,在夏天的新聞裡我們就經常看見報導啤酒瓶爆炸的新聞。啤酒瓶多用於慶祝活動,比如西方流行的開酒慶祝儀式正是利用啤酒瓶內的氣壓把裡面的啤酒噴出來,表示歡慶。啤酒瓶是一種低壓容器,啤酒本身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運輸、存放、開啟時方法不當,都有可能使瓶內的氣體迅速膨脹,當瓶中內壓超過玻璃瓶的承受力時,就會發生瓶爆現象。但95%的瓶爆事件是由於方法不當造成的。使用啤酒瓶企業我們認為應關注以下幾點:
1、耐內壓力:耐內壓力專案是啤酒瓶產品的一項最重要的安全指標,由於灌裝啤酒中充有一定的CO2。因此,啤酒瓶作為充CO2的飲料瓶應嚴格符合GB4544中規定的耐內壓力要求。我國現行的標準規定合格品指標為≥1.2MPa(發達國家均為≥1.6MPa,日本國際標準為1.8MPa),否則,由於啤酒瓶的耐內壓力不夠,會引起啤酒瓶在灌裝、運輸、消費使用過程中發生爆瓶傷人事故。檢驗資料表明,雜回收瓶的耐內壓力單項合格率較新瓶和選擇回收瓶低25%。
2、抗衝擊強度:玻璃瓶的最大弱點就是脆性,玻璃啤酒瓶在生產包裝、啤酒灌裝、運輸和使用等流通過程中,瓶子之間的相互碰撞或瓶子與其他硬物碰撞是經常發生的。這類碰撞,會使啤酒瓶的機械強度明顯下降,由於目前的消費習慣和啤酒瓶的回用管理的問題,使得啤酒瓶的強度直線下降,一些品質差、回用次數多的啤酒瓶抗衝擊指標的降低使其很難抵擋正常的碰撞,這也就給爆瓶埋下了隱患。檢驗資料表明,雜回收瓶的抗衝擊單項合格率較新瓶和選擇回收瓶低36-40%左右。
3、標誌:根據國家的有關標準規定,啤酒瓶產品必須在瓶子的根部打上“B”專用標記和生產年、季,以區分啤酒瓶和其他玻璃瓶,如黃酒瓶、醬油瓶等。通過近幾年強制性推行啤酒瓶專用瓶,淘汰了一大批使用年代長的非B瓶,在一個歷史時期內對剔除黃酒瓶等雜瓶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但在本次檢測的224只瓶子中仍有46標識不符合標準的瓶子,這些瓶子的二項安全指標(耐內壓力和抗衝擊),合格率僅為46.7%。
濟南三泉中石公司專注於研發製造各類玻璃瓶檢測儀器,可測試啤酒瓶的項目有耐內壓力、抗衝擊性能、抗熱衝擊性能、垂直度偏差、壁厚底厚、內應力等。能夠為玻璃瓶啤酒瓶生產和使用企業提供有效品質解決方案。這裡也提醒消費者特別是“酒民”,在購買和飲用啤酒時應特別小心,對啤酒瓶使用和存儲時要瞭解安全知識,避免因瓶爆而引起的人身傷害,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和精神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