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行>正文

濟南府學文廟:千年傳承,無關景點

濟南府學文廟,這座深藏在老城鬧市的龐然建築,成為濟南文化的一處“古老的新秀”。

“文廟現在的重點是傳承文化,它從來不是景點。”

孔子墓前結草成廬始得文廟,普通人曾不得入內

大明湖、芙蓉街、五龍潭、黑虎泉……在景點紮堆的老城區,濟南府學文廟常常被遊人們“興之所起”地來逛一逛,有人把它當成景點,也有人把它看作虔誠的儒家文化聖地,懷著敬仰之情來膜拜。

在熱鬧異常的老城區,濟南府學文廟如此安靜。經過千年的文化積累和沉澱,它更為靜謐。

府學文廟由來已久,相傳孔子死後,子貢等弟子曾為孔子守孝三年,子貢在孔子墓前結草成廬,後又搭成棚子,孔子的後人捐資建成廟宇,這是孔廟的前身,其主要的職能是祭孔。文廟根據孔子的官職而建,漢代到清代的的帝王將孔子封為文宣王,文廟即文宣王之廟,同時文廟作為古代官方設立的教育機構,發揮著教育職能。

文廟有三個等級,最高一級被稱為國子監,府州一級稱府學文廟,縣鄉一級稱縣學文廟。文廟在建築規制上有著嚴格的規定,如果越級建設從地方官員到修建的工人都會遭受嚴格的刑法。除此之外,只有與文廟等級相匹配的官員和文人才能進入文廟,普通民眾不得隨意進入。

明清兩代,濟南府學文廟裡考出1萬多名舉人

文廟內,大成殿、影壁、前門、泮池、更衣所、明倫堂等建築經多次重修,至今保持明清本色。

上個世紀50年代,濟南府學文廟被確立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之後成為小學校舍。1948年是山東省立第二小學,之後變更為大明湖路小學。從2005年起,濟南市政府對濟南府學文廟進行大修,恢復了文廟中軸線上的建築。呂智勇介紹,這是建國以來最大的文物修繕工程,花費近3億元,一直維修到2010年。

當年9月份,修繕以後的府學文廟正式對外開放。

以前,只有秀才以上的文人才有資格到府學文廟考取舉人功名,舉人是科舉考試中可以拿到俸祿的最低一級功名,還可以作為人才儲備,有機會成為朝廷官員。據統計,明清兩代濟南府學文廟考出來的舉人有1萬多人,其教育意義和文化內涵,超出其作為古建築本身的意義。

祭孔、開筆禮等重現文廟,傳承文化是現代使命

自2010年開放以來,在保證文廟古建築群的文物安全與正常維修之外,濟南市府學文廟管理處聯合社會各界,在文廟內先後成功舉辦了第一、第二屆濟南市“孔子文化節”,以及“新年祈福會”、“和諧中華·海峽兩岸中華經典文化誦讀推廣會演”和“成人禮”、“開筆禮”等豐富多彩的公益文化活動。設在文廟內的“文廟講堂”、“明倫書院”等國學講習所日漸興隆;文廟管理處還與多家高校及中小學合作,建立教學實踐基地;結合自身特色,舉辦了各種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書畫展、國蘭藝術展等精品展覽;彙聚了儒商文化研究會、誠信文化促進會、湖山書院等眾多關心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團體。

“文廟的重點就是傳承文化,要發揮它現代的作用,而不是僅僅把它當做景點。”文廟作為濟南的儒學聖地,首先要發現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其次就是傳播傳承古代先賢們的精神和理論。

府學文廟時間軸

濟南府學文廟始建于宋熙寧年間(1068-1077),郡守李恭主持修建,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是古代濟南及山東地區重要的祭孔、教學、科舉考試場所,也是文化、教育的中心,被譽為“齊魯文衡”、“海岱文樞”。歷史上府學文廟曾數次被毀又屢經重修。金代時,府學文廟曾因戰爭而遭到嚴重破壞,元末傾圮。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成化十九年(1483)拓建,後又經數代重修,到明朝末年,建築佈局已臻于完善,整個建築群坐北朝南,佈局嚴整,規模宏大。清代對文廟亦修葺不斷。到民國時期,不同規模增建、重修達三十餘次,但基本保持了明朝文廟的規模和建築佈局。

1905年廢除科舉制後,濟南貢院首先衰落,其北部於1909年改為山東圖書館,其餘部分也被逐漸侵佔。文廟大成殿最後一次維修是在1926年,但因科舉制已廢除多年且連年戰爭,府學文廟仍逐漸敗落。解放後,文廟建築群長期為教育部門使用,至本世紀初,除大成殿、影壁、前門、泮池、更衣所等少數外,其餘建築皆已消失。這些殘存古建築於1992年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9月,濟南市政府啟動府學文廟千年大修工程,留存古建築被修復,被拆除的部分建築也得到複建。工程於2010年完工,並于當年9月28日孔子誕辰日對外試開放,成為濟南文化和旅遊景觀中一處“古老的新秀”。

現存建築的前世今生

乾隆《曆城縣誌》記載,濟南府學文廟“規制如魯”,即其形制、規模與曲阜孔廟相當。整體建築佈局為前廟後學。

其核心建築為大成殿,殿前有禦碑亭,殿前廣場兩側分列東、西廡,再前為戟門(今稱大成門)、屏門(今稱海岱文樞坊),屏門東北側為更衣所,西北側為犧牲所,東南側設鐘英坊,西南側設毓秀坊。

半圓狀泮池位於戟門南側,泮池前為欞星門,欞星門前設方亭和圓亭各一座,方亭名中矩,圓亭名中規。再前為大門,大門前為“一”字影壁。

大成殿北為明倫堂,堂前東西兩側分列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四齋。明倫堂北為尊經閣。名宦祠、鄉賢祠、文昌祠、啟聖祠、節孝祠、魁星樓等分別位於中軸線兩側,廟東又有學署教官宅、射圃等。

限於諸多條件,2005至2010年大修時,僅在原位置維修或複建了文廟古建築群的中路主體院落,而兩側邊路的貢院、名宦祠、鄉賢祠、文昌祠、啟聖祠、節孝祠、魁星樓、學署教官宅、射圃等,則暫未恢復。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