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唱吧為代表的手機K歌應用近幾年來火遍了大江南北,身邊有很多同學每逢閒暇就喜歡打開APP一展歌喉。隨著K歌應用的規模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周邊產品被推向市場。唱吧當然不想讓協力廠商廠商獨佔這塊蛋糕,也開始研發相關的麥克風產品。
小編是唱吧第一款麥克風產品C1的忠實使用者,C1作為手機端的拾音設備,在清晰度和靈敏度這兩個關鍵性功能上無可挑剔。問題在於,C1的混響功能並不能即時傳輸到手機中,只能在演唱時返送給人耳。
唱吧也注意到了這個改進點,經過努力研發,在後來的兩款產品中實現了即時混響功能。而今天小編就來體驗一下,唱吧出品的第三款麥克風產品,K歌魔盒。
在 C1和M1兩款產品上,都採用了類似智慧手機一般的緊湊式包裝盒,而在這次的K歌魔盒上,則大氣了很多,感覺和市面上的部分高端耳機比較類似了,除了說明 書保修卡USB線和魔盒本體外,還附送了三對不同大小的耳塞套,方便使用者根據耳道的大小進行選擇。多餘的東西我們就不說了,直接進入主題。
過去兩款麥克風產品,採用的連接方式是先將麥克風連接到手機上,再將監聽耳機外接到麥克風上。如果遇到電比較少的情況,還需要再多接一根充電線。這樣的連接方式略顯繁瑣,而且線纜的纏繞也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針對這一個改進點,這次的唱吧魔盒採取了一體化的設計,將音訊模組和電池集成在了“魔盒”中,耳機和麥克風則從魔盒延伸而出。這樣的設計比起一般的手機耳麥來說,多出來的也就是一個小小的“魔盒”,比起以前那種至少要連接兩根線的設計更加方便,內置的400mah鋰電池可以提供8個小時左右的續航時間。
即使電池沒電了,唱吧魔盒也可以作為普通的手機耳麥來使用。
這個多出來的“魔盒”是關鍵的功能模組,其中主要包含了wolfson的音訊解碼晶片以及一顆唱吧定制的音效處理晶片。wolfson的晶片在智慧手機界非常著名,比如三星旗下的Galaxy系列旗艦手機,多年以來一直都在使用來自wolfson的音訊解碼晶片。
魔盒中間的logo就是切換音效的開關,內置了原聲、3d身歷聲、金色大廳、磁性主播,女性變聲與男性變聲共六種音效可選。
可能有人覺得唱吧APP也有變聲和混響功能,再到魔盒裡做這些功能是不是有些重複了?其實並不是。
首先,魔盒的音效是通過兩顆音訊晶片協同工作實現,效果比手機內置的軟體類比效果提升了一個檔次;第二,魔盒可以實現
即時的音效切換,在演唱過程就可以中即時切換多種效果,而用APP的話只能在後期對整首歌進行調節,局限就大得多了。有意思的是,魔盒的變聲功能在打電話、語音對話等應用場合也依然有效,可以拿來一下調戲親戚朋友,效果非常魔性。
魔盒的功能就是這些,接下來看看麥克風與耳塞的部分。
耳塞的部分主要由來自日本的供應商提供部件,三角形的設計還是挺精緻的,不會對佩戴造成任何影響,唱吧官方稱這款耳塞是監聽式的耳塞,在試聽過後感覺所言非虛。這一對耳塞的調音風格比較中庸,並沒有針對高頻或低頻做過度的渲染。
所謂監聽風格,就是要盡可能還原音樂的真實效果,也許這種調音風格不符合部分使用者的喜好,但是小編覺得它既然是為返聽功能設計的監聽耳塞,這樣的調音風格是比較合理的。
線控部分則是標準的蘋果風格,熟悉蘋果earpod線控操作的同學會很快熟悉它的操作方式。這款線控的相容性很不錯,在安卓手機上也能正常使用。
麥克風元件的供應商是來自美國的婁氏公司,這家公司在音訊發燒友當中並不陌生,它不僅是蘋果earpod的供應商,旗下的動鐵單元更是在中高端耳塞產品中廣泛採用。
唱吧魔盒附帶的麥克風在拾音靈敏度與清晰度上都較蘋果earpod更好,而且還針對earpod在近距離錄音時容易噴麥的缺點做了一些改進,在麥克風上覆蓋了一層小小的防噴膜,即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關於唱吧魔盒的使用感受,就到這裡結束了,由於小編屬於比較五音不全的,就不放出音訊來嚇人了。
當然,除了手機K歌,唱吧魔盒也可以為電腦所用,只需要另備一條這樣的雙頭轉接線即可。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小編是挺希望唱吧官方能標配一條這樣的轉接線的,成本不高,對用戶來說卻十分實用。
唱吧另一款麥克風產品M1,顏值頗高,功能與魔盒一樣豐富,比較適合喜歡在演唱過程中手持麥克風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