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季青常青女裝樓常見這一群人 每天板凳上站十二小時


四季青常青女裝樓淩晨四點半開門,各地女裝賣家湧到這裡看版、拿貨。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服裝一級批發與流通市場之一,創辦於1989年10月。最紅火的時候,中國13億人口,平均每人有一件衣服來自這裡。
在電商大潮中,四季青也誕生了像意法服飾這樣的電商城。這些檔口門口陳列的服裝資訊圖早已代替了售賣服裝的漂亮營業員,每件服裝也都有編碼,不需要模特再一件件試穿,服飾賣家們也不需要親自到檔口拿貨,通過電商平臺便能在完成下單,然後通過代發公司或快遞員上門取貨,完成最終發貨。
常青女裝樓則保留著相對傳統的交易模式,各地服飾賣家到女裝檔口看版、訂貨,斷貨的時候通過微信、電話跟檔口補貨。每天,各地服飾賣家在這裡聚集,檔口的工作人員為了吸引客流,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吆喝。“別看他們(拿貨的服飾賣家)推著拉杆車、穿得有點屌絲,很多人收入都是一年幾十萬。”一檔口主對牛鏡說。
早上五點多,雪兒對著鏡子整理著裝。雪兒是四季青一女裝店的穿版模特,同時她也是店裡的導購。
女裝市場競爭激烈,顧客到店鋪後,雪兒和同事輪番試穿新款服飾吸引顧客的注意。顧客一搖手,他們立馬著手找下一套服裝。
為了店裡的氣氛high起來,各家店鋪把音響開得很大,雪兒扯著嗓子和顧客交談。
客流高峰期,雪兒和同事在堆積如山的服裝裡挑選客戶需要的貨,女老闆(中)也過來幫忙,客串穿版模特。據雪兒老闆說,她這家十來平方的店鋪,一年營業額在兩千萬左右。近年,電商衝擊下,四季青也在適時調整。這一明顯的變化來自2013年。一些檔口商家回饋,電商衝擊下除了店鋪銷售量下降,價格的透明化也使得利潤縮水近一半。為了留住商戶,四季青集團主動停止上漲租金,而此前,幾乎每年都要遞增5%—10%。
一穿版模特在客流中更換衣服。雪兒說,害羞的人幹不了這行。客流高峰期,雪兒一分鐘要脫穿十來次。
早上十點半,雪兒才抽出時間在門口吃早餐。淩晨四點半開工,下午四點多下班,雪兒一整天基本都在凳子上站著。雪兒的收入是基本工資加提成,這也是四季青穿版模特的主要計酬方式,另外有部分模特是領固定工資。
客流少的時候,雪兒和同事開始整理堆積如山的服裝,方便下回試穿。
穿版模特娜娜,25歲,剛到四季青服裝市場工作才三天,她之前幹過一段時間外拍模特,她覺得模特工作是青春飯,來這工作主要想學點做生意的技巧,未來希望能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小店。
商家給店裡的模特拍照。新款到貨,商家首選把貨鋪到朋友圈,吸引客戶。
商場最內側,模特們在聊天。商場的客流量主要被扶梯口的店鋪分流,通道最內側的商家生意顯得冷清。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