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徐旋教球》正手攻球 重心問題

正手徒手動作的三個問題

問題一:重心始終壓在了右腳

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問題就是重心轉移問題。引拍,揮拍,揮拍完以後重心要偏向左腳,他的重心始終在右腳。改進的時候,上身要有點擺動。隨著擺動,身體要轉到正中間(只作為初學者的參考),他的胸口轉的不夠。擺動轉到中間來,這個要注意。

問題二:小臂收的不夠,大臂運動不夠

第二個問題就是這個學員的正手攻球,小臂收的不夠,大臂沿平面中運動不夠。這個學員大小臂平面揮動時保持的不錯。平面的角度(和水平面角度)沒什麼變化,變化比較小。這個(平面裡的)運動不夠。在這個平面中間,小臂向大臂收,產生切向運動,產生摩擦。大臂也可以在這個平面中運動。他的動作這個運動不夠,感覺到像扇子一樣扇,這個有問題。

問題三:左腿轉動太大

第三個就是他的兩條腿,特別是左腿,轉的太過分,有點主動,主動的轉不好。你轉腰,(腿)自然的轉過來。不要太注意腿的轉動。主要根據你轉腰的幅度大小,雙腿自然產生膝蓋轉動。不要去刻意去轉動膝蓋。

正手拉弧圈球的問題

第二個學員的正手拉弧圈球有一個問題,轉腰的時候,重心要沉下去。啟動的時候,上身要有個向上的運動。他的向上運動沒有,打的比較多。沒有向上運動。在我的運動分析這個視頻中講過,轉腰拍子下沉,上肢抬起和上肢旋轉,這兩個運動的複合運動方向應該和拍子的摩擦(運動)方向一致。所以他的摩擦運動不夠,打的比較多。他揮拍的平面保持的不如第一個學員好。揮的(方向向左過多)太快。揮到中間就OK。啟動時重心下去,利用這個(抬起)運動,順勢揮拍。

重心轉移的實質

重心轉移的實質就是在揮拍過程中間,我的整個肢體的品質(相對於空間位置)分佈產生變化,我的重心就會產生變化。我錄了一個視頻,正手攻球和正手弧圈球的視頻。注意我的攻球時,上身肢體稍微沉下來一點再轉腰。當你這個動作規範以後,上身肢體的品質產生(位置)變化,這個就是重心轉移。所以初學者首先要對自己的動作規範化,不要過分去強調蹬地和重心轉移。如果光強調蹬地和重心轉移,會發現你的動作非常彆扭。首先你要注重你的動作,揮拍是不是正確,這個很重要。

利用兩種喂球頻率體會重心的蹬轉

在弧圈球的視頻中,我採用兩種頻率去拉弧圈球。一個喂球的頻率比較低,慢速。第二個喂球的頻率比較高,快拉。這想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說重心轉移以後,左腿的(蹬地)感覺,支撐住地的感覺。

當速度比較低的時候,做動作整個重心壓在左腳,這時候左腳受到一個力,支撐力。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頻率比較快,為了快速還原,我的左腳必須撐地,去克服身體的擺動。這時候左腳同樣產生一個受力的感覺。

所以我們講重心轉到左腳有兩種情況,一個我整個重心轉到左腳,一個就是我左腳(蹬地)用勁,突然(迅速)克服身體的運動。這兩種情況下,左腳受力的情況(感覺)是完全一樣的,受力的感覺是完全一樣的。所以,重心轉移跟發力有關係,發力的大小,速度(頻率)的快慢都有關係。左腳的感覺應該是一樣的。速度(頻率)快,重心就不需要偏那麼大,(左腳)能制動住它的運動就OK.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在跑動情況下,特別是側身,身體有側向運動,這時候左腿蹬地就需要很大力量,而且重心整個壓在左腿,這個很正常。我們這裡討論,基本是考慮兩個腳不動的去研究問題。

重心的轉移與轉換

前面關於重心講了兩個問題。一個就是重心的轉移轉換是有身體運動個部位造成的,你的揮拍運動造成的。所以你要做到重心轉移重心轉換,動作必須做到比較規範。

第二個就是重心轉換以後,左腿的支撐力的產生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身體重心轉到左腳,這時左腳有個支撐重心的力。還有一個就是當擊球頻率比較高的時候,重心移動的(還原)速度比較快的時候,左腳需要有個制動力,快速還原,使這個運動突然停止。你的左腳的支撐力(支撐重力和制動力)和支撐重力的感覺是一樣的。所以說,重心的轉換和發力的大小,頻率的快慢都有關係。不僅僅看你的重心是不是偏到左腳。有時候重心並不偏到左腳(兩腳站位比較大的時候),很快就還原了。這時候左腳的支撐力和重心壓在左腳是一樣的。這是兩個問題。

重心本身是沒有方向的

還有一個問題比較難理解。本來我是想對這個重心定義詳細講一下,後來感覺到沒有必要。只講個大概意思。重心本身是沒有方向的。我畫了一張圖。這兩個圓相當於人的兩個腳。這兩個腳的輪廓連線相成一個在地面上的面積,我畫成陰影部分。這個面積就叫物體的支撐面。

當重心移動的時候,重心的重力線的垂線不能超出陰影面積。如果超出陰影面積,身體就失去平衡,兩個腳就必須動。我們通常講重心迎前,腳向前跨,這就說明重心方向是朝前的,重心垂線超出了陰影部分,所以左腳向前跨出,或者右腳向前跨出。這是物體平衡的基本定理。我們在揮拍過程中間,加速啟動時重心比較低,壓在右腳。揮拍完以後到了左腳,垂線基本在左腳。重心從一點到另一點,這就是重心運動方向,運動路徑。這個(重心)運動的速度是有方向性的。

在揮拍過程中,如果我的左腳蹬地,整個身體移動,重心移動(軌跡)基本上是直線。身體有擺動,它是一個曲線,一個平面曲線。是兩個重心垂線組成的平面中的曲線。實際上我們打球,希望含胸收腹,重心下沉(前傾),轉腰,身體轉動。這時候重心運動曲線應該像一個(空間)螺旋線。我誇張一點,畫的大一點。應該是這麼一條曲線。這是重心移動的曲線。

如果動作能作出這種曲線的話,動作看起來就比較協調。既有往上,又有擺動,整個身體還有這樣的旋轉。這個重心轉換就比較自如一點。如果單單強調蹬地,或者是擺動,沒有身體前傾,上肢轉動,這樣作出來不是很協調。具體的一些解釋,我在乒乓球運動分析裡講過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重心運動的曲線為什麼是螺旋線呢?

為什麼重心運動的曲線是個螺旋線呢?這個跟揮拍啟動時拍子走的曲線近似。上次的視頻講了,拍子的運動軌跡是個圓臺外表面上的一根曲線。重心運動的軌跡的(切線)方向和揮拍軌跡的(切線)方向盡可能一致。這個對揮拍啟動比較合適的,匹配的。

剛才講了重心運動的軌跡是直線還是曲線,這個沒有多大意思,而且沒辦法證明。本來想把它刪去,但是比較麻煩,所以把它保留在這裡。喜歡研究的網友可以研究一下。

重心轉移其實很簡單,動作規範很重要

重心這個詞彙,在乒乓球文章中間和教學中間用的比較多。有一些比較容易理解,比如重心轉移,重心前傾,重心在前腳掌,而且比較容易做到。有的比較難理解,比如說用重心打球,用重心控制弧線,用重心壓弧線。對初學者,對這些不要過分考慮,深究。因為重心的運動都是由你的(肢體)運動所決定的。關注你自己的動作是否規範,你的動作規範了,練習時間長了就會有這個體會。

另外我想講一下自己的觀點。對初學者來講,在學習正手攻球的時候,不管你是做動作還是上臺練習,正手攻球只要注意重心轉移就可以了。重心轉移很簡單,動作規範,身體搖一搖,晃一晃,重心前傾轉轉腰,重心都從右腳轉到左腳。不要太注重蹬地的力量。前面我們說了,蹬地力量的大小,對重心轉移是有影響的。如果你發力,可以考慮蹬地,拉弧圈考慮的更多一點。我看了不少學員正手攻球和徒手動作,感覺到蹬地(重心轉移)做的都不是很好。有點做作的成分在裡面,不是很自然。首先動作規範,身體搖一搖擺一擺都可以產生重心轉移。這個供大家參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