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供給側改革成為三月的熱議話題,而處在房地產下流的木門企業也一直在受這些變化的影響。在中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情況之下木門企業也如雨後春筍,百家爭鳴。當然有市場機遇,卻也帶來更多的行業競爭,大中小木門企業的壓力也是日趨增強,矛盾就越來越激烈,如何保證自身的發展和盈利成了現下最為嚴峻的問題。
在行業政策上,政府沒有多加控制,你能辦什麼就辦什麼企業,微型企業可以不登記,也可以不收稅費,待發展到一定規模再辦理相關手續。這雖然降低了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阻力,但也為市場留下了日後規劃整合的隱患。
木門行業由暴利向微利過渡行業門檻低、投資要求不高,家庭作坊式企業遍地開花,各地五金生產線掘地而起。市場的過度膨脹引發了品牌間的無序競爭。為了搶佔市場份額,企業間互相壓價,薄利多銷成了唯一手段。業內人士表示,惡性競爭致使企業的銷售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木門企業和經銷商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微利時代。
對於一些品牌,正處於改革的風口浪尖之上,如何合理的把控改革力度與改革時間成為企業是否成功轉型的重要環節。為了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木門企業一定要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設,讓競爭更加呈現良性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