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也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意味著寶寶又長大了,可是長牙的過程中,寶寶難免會煩躁不安,該如何應對才能和寶寶一起安全開心地渡過長牙期?有的寶寶長牙早,有的寶寶長牙晚,這究竟又是怎麼回事兒?
一、寶寶幾個月長牙
在寶寶還是一個小胚胎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了牙胚,然後等到了特定的時候,乳牙就會長出來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長牙”。
一般寶寶都是在6-7個月的時候開始陸續長出牙齒,因為性別、遺傳、氣候、營養、疾病等的影響,有些寶寶在4個月大的時候就會長牙,但是有些寶寶要到1歲左右才開始長牙,這都是正常情況,但是如果在1周歲以後寶寶還未長牙,那麼就需要去醫院做檢查,找出原因。
對大部分嬰兒來說,門牙最先萌出。平均出牙數量=出生後月齡-6。 嬰兒出牙並不按照時間平均長出。有時1~2個月一顆牙都沒長,有時幾天內可出3~4顆牙。
嬰兒出牙過程不僅指牙齒萌出前後的時期。出牙的徵象通常從出生後幾周或幾個月內即已開始,一般嬰兒出生後2~3個月就可表現出相應的徵象了,直至牙齒完全萌出為止。只有20顆牙齒全部萌出,出牙過程才算結束。
孩子出牙的時間早晚與“缺鈣”等微量營養素缺乏無關。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出牙晚或出牙慢而緊張。3歲時絕大多數孩子能夠出滿20顆牙。每個孩子的出牙過程非常個體化,這與遺傳有很大關係,比較會發現孩子的出牙時間與父母當年出牙有類似之處。
二、寶寶長牙的症狀
寶寶從開始長第一顆乳牙到乳牙全部出齊,大約需要2年的時間,基本上是隔幾個月就長出幾顆牙,寶寶長牙有什麼表現?寶寶出乳牙容易發生以下情況:
1.流口水
寶寶長牙前2個月左右,大多數寶寶就會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內抓撓。爸爸媽媽如果仔細查看寶寶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齦發白或稍有充血紅腫,觸摸牙齦時有牙尖樣硬物感。
2.輕微的咳嗽
寶寶長牙過程會分泌出較多的唾液,過多的唾液會使寶寶出現反胃或咳嗽的現象。只要不是感冒或過敏,就不必擔心。
3.啃咬
寶寶長牙最大的特點,就是啃咬東西。咬自己的手,咬媽媽的乳☆禁☆頭,可以說,只要看見什麼東西,就拿來放到嘴裡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來減輕牙床下長牙的壓力。
4.疼痛
疼痛和不舒服,是寶寶長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的原因,是因為牙床發炎,而發炎是柔軟的牙床纖維對付逼近的牙齒唯一的辦法,尤其是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最不舒服
5.易怒
當齒尖愈來愈逼近牙床頂端,發炎的情形愈嚴重,不斷的疼痛使寶寶變得易怒和煩躁。
6.拒絕進食
長牙的寶寶在餵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因為很想把個東西塞進嘴巴而顯得急欲吸奶,而一旦開始吸奶又會因吸吮而使牙床疼痛,於是就拒絕進食。
7.不眠
寶寶不只是在白天長牙,晚上也一樣在長。寶寶常會因牙不舒服而夜裡睡不踏實甚至煩躁。這種情形多發生在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
8.體溫升高
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9.屁股疼痛
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經注意到,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並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8.牙床出血
有時候,長牙會造成牙床內出血,形成一個瘀青色的肉瘤。一般冷敷可以降低疼痛並加速內出血吸收消失。
10.拉耳朵、摩擦臉頰
寶寶長牙,常常拉自己的耳朵,這是因為,牙床的疼痛可能沿著神經傳到耳朵及顎部,尤其是長臼齒時,所以寶寶會出現抓耳朵或摸臉頰的舉動。不過要注意的是,當寶寶耳朵受到感染時,也會有用力拉耳朵的現象。
三、寶寶長牙護理
1.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出牙是不知不覺自然萌出的,偶爾會伴有局部發紅、癢癢、流口水等等,這些都是自然生理現象,媽媽們不需要過分緊張。
2.當晚上睡覺時,寶寶卻因為長牙而不安躁動、甚至哭鬧,這時候,需要安撫奶嘴來幫忙。矽膠的材質口感舒適,讓寶寶很舒服;一些夜用的安撫奶嘴在黑暗中還會發光,能更好地轉移寶寶的注意力,但是不要常用,戒不掉。
3.在寶寶長牙時,牙齦往往會很痛。給寶寶一些磨牙的工具能有效地舒緩這種不舒服的感覺。除了磨牙棒之類的硬餅乾,也可以給寶寶挑選一些可愛的磨牙環。卡通動物的造型、鮮豔的色彩寶寶都會很喜歡。
4.當然,媽媽可以更加細心一點,依據寶寶的年齡挑選相應的牙膠款式,要知道3個月大和6個月的寶寶牙齒的生長情況不同,所需要的壓力級別也不同!
5.比如已經開始長出後牙的寶寶,長牙的疼痛感會更強,給他們的磨牙環可以是凝膠型,先放在冰箱中冷卻,再讓寶寶使用,讓冷卻壓力撫慰寶寶。
6.如果寶寶到6-7個月還沒有長出牙齒,媽媽們也不需要過分擔心,因為寶寶出牙的早晚和寶寶的體質、營養等因素都有關係。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給寶寶抽血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測,根據檢查結果適當補充所缺的元素就可以了。
7.當然,母乳的鈣質必須充足哦,不然寶寶長牙有影響的。
四、寶寶出牙順序
1.中切牙:下頜6個月;上頜7個半月
2.側切牙:下頜7個月;上頜9個月
3.第一乳磨牙:下頜12個月;上頜14個月
4.犬牙:下頜16個月;上頜18個月
5.第二乳磨牙:下頜20個月;上頜2歲
本文已獲作者熊媽的自然堂授權轉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或複製,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