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臥竹先生
前些天,有人問了個問題:國產手機為什麼3500以上不好賣? 面對這個問題,其實頗有感慨。
認真的說,這個價格只是因為所在區域消費所導致而產生的,說得具體點,那就是因為個人消費觀念是否認同罷了。
就像有的人身高一米七,用智能體重秤測試體重,明明只有90斤,按道理偏瘦了,可是她依然不滿足,還要減肥。而有的人,體重100多斤,減肥3斤,她會很驚喜瘦了。
這個道理告訴我們,消費門檻這事兒,並不是單單價格確定了,而是多方因素導致的。
記得曾經有句話很流行:3千是國產手機一個門檻。當然,我忘記這句話是誰說的了。(反正不是小編我說的 ^_^||)
那麼,為何三千是個門檻呢?小布丁筆者認為,這也是有些根據的,看看收入就知道,初入社會,不少剛就業大學生收入大概在2K-3K,也就是說三千多元基本上已經算是一個月工資了。由此推斷,年輕一族消費起來有些壓力,畢竟要吃飯。(收入資料來源:身邊親朋好友尋訪粗略得知,不具備官方資料代表性~~)
可是,當手機價格可以爬升到3500元,國產手機就面臨大品牌競爭,比如蘋果、三星,這些國外知名手機牌子的中端產品還是存在很強競爭力的。
當年國產手機在運營商扶持下,與國外大牌子競爭,其最主要扶持因素就跟價錢定位有關,運營商給予補貼,促使價格降了下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當然,現在玩法跟當初不一樣了。一般來說,一部手機若是定在1999元,對於工薪一族來說,其實蠻可以接受的,這也是為何小米賣得火的原因之一。
至於OPPO、VIVO、華為等手機廠商為何可以屢次推出三千五以上手機,很大程度上歸咎於他們線下營業的利潤因素。
若是定價太低,拋開人力、物力成本支出,加上代理商需要的銷售分成,根本無法達成盈利,這也是不科學的。
當然,定價是否可以3500元,我認為要看品牌建設,品牌建設過程中贏得口碑,擁有持續不斷的回頭客,這個定價自然很輕鬆。
聲明:本文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